「人文」萬盛東林煤礦支援抗戰運煤的那些事兒~

渠化綦河之築壩記

「人文」萬盛東林煤礦支援抗戰運煤的那些事兒~

作者退休於南桐礦業公司,系區地方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

2013年2月28日,《萬盛報》“萬盛月末”第七版以整版篇幅登載了筆者《解放前東林煤礦的煤焦運輸》一文,文中筆者用父親留下的已70餘年的一套15張 (應有18張,差了3張)照片(現已捐贈萬盛博物館)和父親在照片背後的文字說明,較為詳細地解讀了東林煤礦支援抗戰、運送煤焦至蒲河運務處的全過程。

這組照片只反映煤焦水運至東林礦業公司萬盛煤礦蒲河運務處的情況,而在蒲河運務處重新裝船直下綦江,再入川江,直抵大渡口的重鋼則仍有漫漫水路。這些煤焦又是如何運到重慶的呢?綦江航道比蒲河寬、水量大,但灘多水險,船隻難行。

《綦江縣誌》載:“尤其在蓋石洞、羊蹄洞和蒲河魯峽洞三處,木船必須盤駁轉載,始能通航。”這3個洞像門檻一樣,阻礙著水運。所以,必須整治方能暢通無阻。父親留下的照片中最後一張(編號18)的說明是這樣的:“綦河閘壩(大勝閘壩)導淮委員會渠化綦河之計劃已完成閘壩11座,惜未全部竣工,以致每年尚有數月阻礙船運,頗為憾事。”

為什麼要“渠化綦河”?什麼叫“渠化”?為什麼只完成了11座閘壩,還有幾座沒有完成?均不得而知,筆者總想弄個明白。直至2017年5月,父親的世交李森世伯從浙江省東陽市寄來一張“綦河閘壩位置圖”(該圖應該是1945年左右繪製的)後,又勾起筆者對這段歷史的好奇。之後參考了《綦江縣誌》和萬州陶靈在《重慶晚報》上的文章《戰時綦河築壩記》,才算基本弄清了渠化綦河的緣由和箇中細節。

1. 為什麼要渠化綦河

綦河,亦稱綦江、綦江河。此綦江(水)非彼綦江(縣),故擬用綦河為宜,以示區別。

“渠化”一詞,字典、辭典裡查均無詞條。電腦百度搜索,則有:“渠化是通過導流島與路面標線相結合的方式,以分隔或控制衝突的車流,使之進人一定的線路,從而滿足平面交叉的基本要求。”這與河流風馬牛不相及也。可為什麼要稱之為“渠化”呢?其含義是什麼呢?問了許多人均不得而知。為此筆者專門致信遠在浙江東陽現已97歲的李世伯,他回信說也不知道。後來筆者又百度搜索“渠化工程”,顯示“渠化工程是在天然河流上建攔河閘壩和船閘壅高上游河段水位,增加通航水深,以改善航行條件的航道治理工程措施”,這似乎可以解釋得通渠化綦河。由此筆者大膽推測,“渠化綦河”的“渠化”或許是“渠化工程”的簡稱。

那個時候為什麼要渠化綦河?這項工作為什麼那麼重要、刻不容緩?1938年3月,蔣介石把遠在安徽蚌埠的導淮委員會(導淮委員會於1929年7月1日在南京正式成立,蔣介石兼任委員長)調來四川綦江縣(今重慶市綦江區)這個小地方整治蒲河、綦河航道,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因為它關係著抗戰的勝敗,而其目的就是要將萬盛的煤焦和綦江土臺的鐵礦石運到重慶發電、鍊鋼。相對大片淪陷的國土來說,重慶還算得上一塊“淨土”,有了煤和鐵,就可造槍造炮。

「人文」萬盛東林煤礦支援抗戰運煤的那些事兒~

綦江閘壩位置圖

抗日戰爭爆發後,漢陽鋼鐵廠被迫遷往重慶大渡口,鋼鐵廠所需煤炭和鐵礦石,正好綦江和萬盛都有,但當時沒有鐵路通達綦江,川湘公路雖於1937年通車,但汽車很少,即使有也是從重慶往前線運送作戰物資,因此,只能靠水運。而萬盛至綦江的蒲河、綦河,水位低,險灘多,坡陡流, 船隻難行。綦河流經綦江和江津後匯入川江,重慶境內通航河道133公里,就有險灘127處,平均1公里1處,僅能下行載重4~5噸的小木船,日行20公里,航程7~8日。險灘中尤以羊蹄洞、蓋石洞最為險要,像門檻一樣,船隻無法通過,只能靠人工轉運至灘下分段航行。這與父親的第15張照片之說明“小船由兩(河口)站抵魯(峽峒)後,須改裝板車運往蒲河站”,第16張照片之說明“魯峽峒長1公里,不能行航,故用板車從公路上運送過峒以達蒲河站”所描述的情形如出一轍。倘若如此效率,遑論抗戰?為此,必須整治綦河,使船隻航行暢通無阻。

2. 渠化綦河工程

1938年3月,導淮委員會開始組織大批水利人員全面勘測綦河流域的地質、險灘、航道等,陸續建成4個水文站、15處水位站、2處雨量站、1處測候站。李世伯說他那時擔任東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萬盛煤礦運輸股股長,也參與了這項工作(綦河閘壩位置圖上蓋有4枚他的印章)。至1939年12月,蒲河上的石板灘、大場灘、桃花灘3座閘壩建成通航。1940年3月,綦河上的蓋石洞、羊蹄洞2座閘壩完工。5 座閘壩分別取名大智、大仁、大勇、大信、大嚴,乃閘壩因抗戰而築,取前方將士“智、仁、勇、信、嚴”之武德之意也。閘壩受到當時黨政要人的高度重視,1939年9月15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視察大仁閘壩。1940年1月,國民政府經濟部長翁文灝由陳果夫陪同到綦視察。

5座閘壩建成後,導淮委員會計劃在綦河上再建 20座閘壩,提高水位,保持最小水深2米以上,可使30噸的木船和航行川江的汽輪在蓋石洞以下暢通無阻。但之後由於物價飛漲、工款不敷,加之抗戰勝利後,導淮委員會回遷安徽,而那時國民政府已有修築鐵路的意向,所以最後只修築了石溪口、花石子、剪刀口、橋溪口、車灘、五岔6座閘壩。這6座閘壩於1940年1月開始設計,7月全面施工。1942年3 月,石溪口、花石子2座閘壩完工。1945年3月,剪刀口、橋溪口、車灘、五岔4 座閘壩完工。6座閘壩工程總量91750立方米。20座閘壩的名字原計劃按馮玉祥將軍的撰詞——“中華常勝利,民族慶復興。道德本忠義,公理在和平”來取,但是計劃沒有變化快,最終只用了6個字,即大中(石溪口)、大華(花石子)、大常(剪刀口)、大勝(橋溪口)、大利(車灘)、大民 (五岔)。

綦河主航道和支流經過築壩,分別渠化了 80公里和16公里,河水加深,淹沒了險灘,航行條件大大改善,全年可通航 10~30噸木船。蓋石至五岔之間的通航時間,從上下行全程12~14日變成僅需4日半,航行時間大大縮短。運輸船隻也從1938年的1600只增加到1944年的2600只,年貨運量從4.8萬噸增至30萬噸。

自1938年至1945年的7年間,導淮委員會渠化綦河共完成11座閘壩,印證了父親在第18張照片背面的說明。1956年,經重慶市人民委員會批准,將這11座閘壩重新更名或保留,以紀念為抗戰做出貢獻,艱苦築壩的人們。

【注】綦河11座閘壩:

大智(石板灘)閘壩——三江閘壩

大仁(大場灘)閘壩——石角閘壩

大勇(桃花灘)閘壩——桃花灘閘壩(保留原名)

大信(蓋石洞)閘壩——蓋石洞閘壩(保留原名)

大嚴(羊蹄洞)閘壩——羊蹄洞閘壩(保留原名)

大中(石溪口)閘壩——石溪口閘壩(保留原名)

大華(花石子)閘壩一一橋河閘壩

大常(剪刀口)閘壩——綦江閘壩

大勝(橋溪口)閘壩——橋溪口閘壩(保留原名)

大利(車灘)閘壩——車灘閘壩(保留原名)

大民(五岔)閘壩——五福閘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