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工作中感到痛苦時,請思考這3個問題

當你在工作中感到痛苦時,請思考這3個問題

現在的工作很痛苦,怎麼辦?你需要思考這3個問題,用7分鐘,對照自己想一想,告別迷茫。

現在的工作讓我好迷茫啊。事情多得要發瘋,每天都想走人。沒有時間做自己的任何事情,想到上班就很痛苦,覺得人生好沒有意思。怎麼辦?

這是一個小夥伴問我的問題。

其實對於“事情多得要發瘋,每天都想走人”,我非常能理解。

說一下我自己的經歷,“我在做這份工作的時候,真實的感受是持續的痛苦和折磨。”而這份痛苦持續了多久呢?基本上是從到國外工作就開始,然後一直持續了三年。

但是小夥伴在這裡說到的“好迷茫啊……覺得人生好沒有意思”,我基本是沒有過的。

我覺得,關鍵可能在於,有沒有想清楚下面的三個問題。

1

你要的是什麼?

既然這份工作讓你如此痛苦,那你為什麼還沒有離開它呢?

這背後一定有某些需求,而這份工作恰好可以滿足你當下的這些需求。

我自己在經歷那“三年痛苦”的時候,其實是想清楚了的。

這份工作滿足了我的願望,能讓我在剛畢業時就到國外去,而且還是遙遠艱苦的大非洲,這是我想要的一份寶貴歷練。

這份工作給了我相當豐厚的收入,這是我作為一個職場新人非常需要的。

這份工作給了我國際化的大平臺,在其中確實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可以得到成長。

這些就是我想要的,這份工作都滿足了我。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免費的啊。

所以我就常常問自己:為了這些想要的東西,你願不願意用當下的痛苦來換?

答案是,我願意啊。

每次這麼一想,我就釋然多了。

本質上工作就是一份交易,我們付出必要的時間、精力、情感等等,得到自己想要的鍛鍊、金錢、成長——而且痛苦本身也可以推動成長。

所以只要你還沒離開當前的工作,那就一定是你現在還認可這一份交易。你可能覺得痛苦,但你一定也得到了痛苦換來的東西,而且你認為是值得的——否則你就離開了。

可能有的小夥伴會說:不對,我沒有離開,是因為我不知道離開以後去哪裡啊。

你看其實你依然是暫時接受這一份交易:你付出的是痛苦,得到的是安全感。

想清楚工作是自己當下需要的一份交易,想清楚自己為什麼暫時選擇留在痛苦中,其實也就不會那麼痛苦了。因為這只是自己權衡之後的一種選擇而已——無論是不是有意識的。

而且提出這個問題的小夥伴,你其實正處於一種非常難得的階段:當前的工作,可以讓你達到“三倍效率”的成長。

大多數人的工作狀態:工作好辛苦好無聊啊,所以我只做好自己的那點事情就可以了,絕對不要再多做任何的努力和付出,我只是在給公司打工而已。如果不稱之為“磨洋工”的話,這種狀態充其量也就是“無倍數效率”。

然而有這麼一些人,他們知道現在不只是在給公司打工,還是在“給自己打工”。所以他們一邊給公司完成了工作,一邊還不斷努力讓自己得到了經驗積累和成長。這個時候,已經是“雙倍效率”了。

但是在這些基礎上,如果你碰巧遇到了一份相當痛苦的工作;如果你在給公司完成工作的同時,在讓自己得到經驗積累和成長的同時,居然還在經歷著精神層面的磨練與成長。那你其實就是在實現一份工作的“三倍效率”。

這個“倍數效率”的概念,是受啟發於李笑來的《財富自由之路》,我做了一點點延伸。

我經常調侃,經歷了在華為的第一份工作,以後去哪裡都不會覺得痛苦了。這沒有什麼諷刺意味。你經受過的痛苦,尤其是在年輕時經受過的痛苦,往往都會變成自己一生的財富。

當你在工作中感到痛苦時,請思考這3個問題

2

這份痛苦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

我們確實會感到痛苦,但怎麼能有效地減輕這份痛苦呢?

我覺得有一個問題需要想清楚:這份痛苦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

剛才說過,其實我們處在一份工作中,只是付出我們必須付出的東西,得到我們想要得到的東西。

那自然而然會得到一個結論:當這份交易對我們來說已經不值得,當工作給我們的已經不值得我們的付出時,我們隨時可以選擇離開啊。

對我來說這個離開的“臨界點”,就是公司給我的金錢和成長,已經不再值得我所承擔的痛苦,所付出的精力、情感——最重要的,是時間。

當前的工作讓你感到痛苦,但如果你知道這份痛苦只是暫時的,你知道在自己認為必要的時候,就可以自由地選擇離開它,你就會覺得不再有那麼痛苦了。

那為什麼我還是覺得很痛苦?

你真的認為自己可以自由選擇離開一份工作嗎?

額……離開一份工作,要考慮很多因素的啊,家人的看法,薪水,離開的風險……

你看你還是接受了這份交易,而且準備長久地接受這份交易。其實很多人內心深處的聲音,可能是自己要長長久久一輩子地把這份交易持續下去。所以就會感到格外痛苦,因為你真的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出改變。

當你在工作中感到痛苦時,請思考這3個問題

3

工作是不是生命中的所有?

上一個問題是說,縱向來看,當前的工作只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階段。

而現在是說,橫向來看,當前的工作只是我們當下生活的一個部分,而不是全部。

工作幾乎佔去了我所有的時間啊。

但那一定只是“幾乎”。

我在國外時,絕大多數工作日都是在晚上11點後下班。

在工作的第一年,我長了一臉痘痘,被身邊小夥伴笑話說這麼大還長青春痘。其實我自己每天心理壓力都很大,作息嚴重不規律且不可控,本來就睡不夠還經常第二天早上四五點就醒,然後就開始翻來覆去地焦慮——今天的工作怎麼辦?

就這種情況,內分泌能正常才怪。

但是後來呢?後來我開始跑步。晚上的時間不是都被佔了嗎?那我就早上跑。

所以在2015年的時候,我開始6點多起床,然後在院子裡跑步,跑完就覺得心情好多了。

2017年,我改成了健身房器械練習。

你怎麼還能有時間健身?

答案是,大家總要吃飯吧?所以晚飯時間我就不去吃飯,而是去健身,後來公司去健身的小夥伴越來越多。我發現這一小段時間的運動,遠比那一頓晚飯能帶來更多的精力恢復。

那吃飯怎麼辦?

晚上吃夜宵唄。當然,這不是最健康的選擇,但絕對好過選擇常年不運動每天加班到後半夜。

你看還是那句老話,時間擠擠就會有的。如果擠擠就會有,那當前的工作就一定不是你生活的全部。那這份工作的痛苦也就一定無法導致“整個人生”都“沒有意思”。

當然,我知道這個小夥伴也不是真的這麼覺得。

所以一份工作再痛苦,也不要讓它成為你全部生活的痛苦。

即便它真的佔去了你“所有的時間”,你沒有時間早起跑步沒有時間健身。但它永遠都佔不掉你所有的思考時間,你至少可以在內心給自己保留一份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