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過去了,「四大名旦」還是濃濃的上海味道

這麼多年過去了,“四大名旦”還是濃濃的上海味道

沈家阿婆是1945年出生的,

那一年,

上海灘開出一爿點心店,

叫王家厙(念she)。

這麼多年過去了,“四大名旦”還是濃濃的上海味道

香鮮滷多的

鮮肉生煎

鮮嫩味美的蝦肉餛飩

酥香可口的豆沙酥餅

香脆松透的兩面黃

王家厙靠這“四大名旦”

在上海灘立穩了腳跟。

這麼多年過去了,“四大名旦”還是濃濃的上海味道

從沈家阿婆記事起,

姆媽每天早上拎了只鋼盅鍋子,

到王家厙買早點心。

這麼多年過去了,“四大名旦”還是濃濃的上海味道

一早醒過來是一天之中最開心的辰光,

生煎、餛飩、酥餅輪番上,

過生日的時候,

一盤又香又脆的兩面黃

就會放在眼前,

那是怎麼吃都不會厭的。

這麼多年過去了,“四大名旦”還是濃濃的上海味道

16歲那年,

沈家阿婆隨著家人定居美國。

聽說此後,

“王家厙”也改名叫了“王家沙”。

每天早上面包機“叮”的一聲,

烘熱的麵包片跳出來的那一刻,

沈家阿婆腦海裡浮現的畫面卻是,

王家沙的師傅嫻熟地轉著做生煎的鐵鍋,

生煎底部的皮子差一點就焦黃了,

那個香氣已經不可抑制地冒出來。

這麼多年過去了,“四大名旦”還是濃濃的上海味道

還有那蝦肉餛飩、豆沙酥餅、兩面黃,

想想,

都是天大的滿足。

這麼多年過去了,“四大名旦”還是濃濃的上海味道

2002年,

沈家阿婆去香港辦事。

那年,

王家沙在香港開了第一家店。

她聽聞後,

辦完事兒馬上就衝了過去。

你好啊,

老朋友,

我們又見面了。

勺子舀起蝦肉餛飩的時候,

她激動得手都有些抖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四大名旦”還是濃濃的上海味道

但是人總是有一些小貪心的,

沈家阿婆總覺得,

這頓飯少了點什麼。

對,

是鄉愁。

幾十年沒回上海了,

她不會忘記,

從小住在石門路威海路附近。

什麼都擋不住一顆執著的心,

沈家阿婆帶著孫子回來了。

石門路威海路,

已經變得完全不認識了。

唯有這招牌,

讓人陷入了沉思。

這麼多年過去了,“四大名旦”還是濃濃的上海味道

阿孃!阿拉吃點啥?

ABC孫子是會講上海話的,

他很想了解奶奶帶他來這裡的目的。

師傅啊,來一兩生煎、一碗蝦肉餛飩、

一客豆沙酥餅、一份兩面黃。

師傅見她點了這麼多,

有點吃驚。

要格,要格,

幾十年沒吃過了。

沈家阿婆確信地說道。

這麼多年過去了,“四大名旦”還是濃濃的上海味道

生煎升級了,

鮮肉的變成了蟹粉的,

嘬一口白嫩湯汁,

還是那麼鮮濃。

這麼多年過去了,“四大名旦”還是濃濃的上海味道

蝦肉餛飩餡兒裡的蝦肉是現剝的,

咬一口都是無比的鮮彈。

突然,姆媽的話繞回了耳邊。

慢點吃,小姑娘格吃相,

以後要嫁不出去的。

這麼多年過去了,“四大名旦”還是濃濃的上海味道

豆沙酥餅的餡兒沒有以前甜了,

也沒有以前油,

但是細細品味之下,

齒頰之間有股淡淡的玫瑰香氣。

這麼多年過去了,“四大名旦”還是濃濃的上海味道

兩面黃還是讓人徹底臣服的,

麵條吸足了澆頭的滷汁,

相互交錯影響,

有種若即若離的爽快。

窗外,車水馬龍,

沈家阿婆很想和孫子說說自己小時候的事情。

但是從何說起呢?

漂泊半生的歲月,

被“四大名旦”一一勾起,

溫熱的眼淚已經不聽使喚地流了下來。

她在心底默默地說了一句——

姆媽,我回來了!

王家沙

南京西路店:靜安區南京西路805號

南京西路二店:靜安區南京西路1890號

同樂坊店:靜安區西康路796號

萬航店:靜安區萬航渡路673號

北京西路店:靜安區北京西路1533號

除了“四大名旦”

王家沙還有蟹粉小籠、蟹粉湯糰、蟹粉鍋貼、蛋黃肉鬆八寶飯、蘿蔔絲酥餅、馬蘭頭青團、鬆糕、榨菜鮮肉月餅、素月餅、雞蝦肉生煎、棗粒包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