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11塊的洗手液,拼多多連上工廠直接7塊,中間商物流全省了!

近年,德國提出了工業4.0,中國則有中國製造2025,在互聯網大潮席捲全球之時,製造業成為傳統行業中備受關注的焦點,拼多多帶來另一種升級思路。

超市11塊的洗手液,拼多多連上工廠直接7塊,中間商物流全省了!

在江西九江,有兩家小品牌的紙巾生產廠。和中國大多數小廠一樣,它們在過去的十餘年中一直默默的掙扎在殘酷的市場裡。原料和人工成本越來越高,銷售渠道開拓不容易,如果按正常情況,一年忙到頭也只能略有盈餘。

但拼多多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它們的命運。今年4月曾有記者來到當地採訪,當時它們在拼多多上賣出了2.6億包紙巾,高峰期一天能賣20萬單,這讓它們成為紙巾行業裡上升最快的非一線品牌。

類似的案例在拼多多還有很多,大量的新品牌、小品牌,沒有錢去做鉅額廣告的中小微企業,藉助拼多多的社交流量紅利和爆款模式,獲得了在其他平臺上很難有的巨大機會。

在拼多多上,它們和消費者的聯繫,直接簡化成了最簡單的買賣關係,而不再有眾多的中間商、分銷商。甚至於,企業會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生產商品,用大量訂單來彌補單筆的利潤微薄,做到薄利多銷。

超市11塊的洗手液,拼多多連上工廠直接7塊,中間商物流全省了!

這不就是我們說了很多年的C2M(顧客對工廠)嗎?拼多多這種不主要靠運營店鋪、品牌而運營爆品的邏輯,賦予了眾多邊緣企業全新的機會,也為整個中國製造業帶來生機。

拼多多的社交電商模式形成的規模效應。黃崢曾在公眾號裡提到過,如果有一千個人在夏天時想到冬天要買一件某種樣子的羽絨服,他們一起寫了一個聯名訂單給生產廠商,願意按照上一年的價格出 10% 的定金,那很可能就會有工廠願意給他們 30% 的折扣,因為工廠從這樣的訂單裡獲得了一種需求的確定性。

超市11塊的洗手液,拼多多連上工廠直接7塊,中間商物流全省了!

拼多多扮演的角色其實就是幫著去形成和提交聯名訂單的平臺,本質上這是用需求側去推動供給側的效率提升,進而帶來整個商業體系的更高效率。

不止製造業,還有農業。

拼多多的農產品上行模式,讓那些優質產地的農民們找到了更直接、快捷的銷售模式。根據拼多多發佈的扶貧助農年報顯示,去年一年拼多多催生了9億多扶貧訂單,幫助農民賣出183萬噸農貨,可以裝下3萬節火車皮。

超市11塊的洗手液,拼多多連上工廠直接7塊,中間商物流全省了!

今年夏季拼多多創新的多多果園,更是實際解決了不少地方的水果滯銷問題。比如廣西百色的芒果,去年大量積壓一斤賣不到5毛錢,但今年大量供貨給多多果園,6月下旬開始的20多天就賣出300萬斤芒果。

未來,拼多多C2M模式成行,將會為更多小企液機會升級,難怪一眾企業家一致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