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律師的齷齪事

美國總統特朗普親信不多,這從他的白宮和內閣官員“走馬燈”似地離任可見一斑。的確,除了女兒女婿,他信得過的人,很少。然而,有一個人,卻的的確確是其“心腹”,這個人就是他“御用”私人律師——科亨。

科亨長期跟從特朗普,直到後者入主白宮。同時,也隨著對特朗普“通俄門”“封口費”等調查的深入,科亨的許多“齷齪事”也次第“浮出水面”,令人們“見識”了幾多黑幕、幾多荒唐。

今年5月25日,烏克蘭政府人士爆料,特朗普律師科亨收受了至少40萬美元,卻沒有替其總統波羅申科辦成事,波羅申科在白宮仍然遭遇了尷尬。這已非科亨第一次遭到類似被指夠“黑”的“投訴”。他替特朗普“擦屁股”,同樣也“齷齪”不堪。

特朗普律師的齷齪事

特朗普律師科亨

收了錢,“幕後渠道”還是不通

烏克蘭方面此時曝出這一“醜聞”,算是“出口惡氣”。

2017年,波羅申科訪美。他急於到訪白宮與特朗普正式會談。然而,烏方對此沒有把握。烏克蘭方面自知,他們曾得罪過特朗普——當初在特朗普競選總統時“押錯了寶”,認為希拉里篤定勝選。在競選激烈的2016年8月,美國《紐約時報》突然爆出時任特朗普競選團隊經理馬納福特收受親俄羅斯的烏克蘭地區黨錢財,幫助俄羅斯謀取利益。馬納福特後來不得不辭去競選經理一職。媒體稱,《紐約時報》爆料所引的文件為烏克蘭國家反腐敗局的調查文件,這一文件的洩露得到了波羅申科的授權。文件洩露究竟是否由烏方操作,現在已成“羅生門”,但不管怎麼說,這被特朗普團隊認為是“不友好”的舉動。

現在形勢鉅變,波羅申科需要就烏克蘭和克里米亞問題得到美國支持。雖然波羅申科早早放風,他將先於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特朗普,但是,媒體當時報道,白宮反應冷淡。

波羅申科一心想要在白宮與特朗普會談,除了與俄羅斯搶時間,自然還在於彌補美國總統選舉中發生的不快。然而,英國廣播公司5月23日援引烏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烏克蘭在美使館和在美登記的烏克蘭遊說團體當時都沒有辦法爭取到比合影更多的正式接待。波羅申科於是要求建立一條幕後渠道,希望有人能從中作伐。

波羅申科前助手領受了這一“幕後渠道”任務,得到了一名忠心耿耿的烏克蘭議員的幫忙。那名議員藉助在紐約州一家猶太人慈善團體的關係,聯繫上了科亨。

媒體稱,兩名消息人士證實了上述牽線細節,但對科亨所收錢款的金額說法有所出入,一人說科亨收了40萬美元,另一人認定為60萬美元。烏克蘭情報官員也說,科亨在為波羅申科謀劃過程中,得到了特朗普前商業夥伴薩塔爾幫忙。

然而,就在波羅申科2017年6月啟程前往華盛頓時,還不能確定能與特朗普聊多久。果然,白宮的安排,令烏克蘭方面失望。

白宮宣佈,會面形式確定為波羅申科與副總統彭斯會晤,兩人“順訪”白宮,由正在白宮開會的特朗普和時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接待。白宮也不鋪紅毯。

這一安排意味著,波羅申科並非應邀訪問白宮,特朗普因而不用站在波羅申科身旁為兩國關係站臺。事實也是,特朗普當時一直迴避就烏克蘭和克里米亞問題公開表態,而把國務卿和國防部長推向前臺。

沒有對比就沒有失望。就在當年5月,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和時任俄駐美大使基斯利亞克。如今,對一國總統的接待卻如此“低調”,只與特朗普尷尬地多聊了幾分鐘並握了個手,且這一安排甚至是在會面當天早些時候才最終敲定。

烏克蘭方面自然很生氣,認為科亨拿錢卻辦不成事或者不辦事。“波羅申科的身邊人倍感震驚,這一安排竟如此齷齪。”美國法律規定,如果科亨收取了烏克蘭政府資金,應在國內做相應備案,但科亨沒有這樣做。

收了錢,“內幕消息”還是沒有

事實上,烏方對科亨的“評價”與多家證實給過科亨錢財的企業如出一轍。

幾乎與被曝出科亨收受了烏克蘭方面的“利益輸送”同時,瑞士諾華公司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也分別確認,曾向科亨成立的諮詢公司支付了上百萬美元,以期獲得特朗普上任初期的政府內幕消息。

然而,媒體報道,這些企業似乎並未獲得相應回報,反而惹來不少公關麻煩。

這又是怎麼回事?

科亨為更好地開展“業務”,成立了一家名為“精華顧問”的空殼公司,“顧問”也,說白了,就是利用自己是特朗普私人律師的“近水樓臺”幹收人錢財替人“做媒”的活。科亨的生意之所以“紅火”,除了他的特殊身份,還“得益”於特朗普善變的脾氣,這導致國外政府和巨頭企業都急於摸清特朗普的“底細”,即特朗普的行事喜好及其政府的政策走向。

於是,科亨如魚得水。

但是,特朗普又自詡是絕頂聰明且十分強勢的人,別人不太容易套得了他的近乎。烏克蘭政府走科亨的“後門”,沒有成功,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科亨根本沒在特朗普那裡“說話”。這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科亨沒有“職業”道德,純粹是“收錢不幹事”;還有一種是科亨終究“人微言輕”,在特朗普面前說不上話。當然,也有可能是“說上了話”,但特朗普(特朗普政府)要表現得沒有被“遊說”和“影響”。

於是,這些“盼望著盼望著”的巨頭便充了回“冤大頭”。

5月18日,諾華髮表聲明說,曾在2017年2月與科亨的精華顧問公司簽署為期1年的合同,每月支付後者10萬美元,換取特朗普政府醫保政策諮詢。聲明說,雙方僅會面一次,之後諾華決定“不再跟進”。公司發言人威利說:“回頭看,這必須被視為一個錯誤。”

看得出,這一聲明中,後悔的意味濃烈。

美國一家網絡媒體還披露,諾華很快認定,科亨無法提供預期服務,但還是履行了為期一年的合同。這家網媒還稱,科亨自稱特朗普的“調停人”。按諾華方面的說法,2016年11月特朗普勝選後不久,科亨便“毛遂自薦”式地找上門去,“承諾”能打開新政府“門路”。

“被套路”頗為相似。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也公開確認,2017年年初曾與精華顧問等聯繫,以便更好地瞭解特朗普政府的想法。

韓國航天工業公司是第三家確認花過錢的企業。

付了錢,“花錢消災”還是成災

說來也正是“無巧不成書”,科亨收受烏方和幾家企業的錢款這些“齷齪事”是由美國律師阿韋納蒂曝光的,他披露了科亨的銀行賬戶記錄。

阿韋納蒂是誰?是“豔星”丹尼爾斯的代理律師。此丹尼爾斯又非“等閒之輩”,曾自曝與特朗普“有一腿”。特朗普也算是“未雨綢繆”,在2016年總統選舉前數天由科亨向丹尼爾斯支付了13萬美元的“封口費”。雖然特朗普很長一段時間矢口否認,直到5月2日,他新聘任的律師、紐約前市長朱利安尼“一不小心說漏了嘴”——“科亨甚至沒有問,就把事兒辦了。他做了本職工作”,並說此後特朗普歸還了這筆費用。這樣,特朗普才不得不承認確有其事,但又“甩鍋”給科亨,數日後,還將其“解僱”,不再任私人律師。

算是“切割”。但是,與“封口費”事件是無法“切割”的了。

最近,美國媒體又披露,前英國情報官斯蒂爾稱,特朗普競選團隊前經理馬納福特2016年8月被炒後,便由科亨接手打理特朗普團隊與俄羅斯的關係。當年8月底或9月初,科亨曾前往布拉格密會普京親信,可能包括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即議會上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科薩切夫。這一秘密之行如果被證實,非同小可……科亨自然極力否認,在“推特”上矢口否認:“不管報道多少次,怎麼報道,我都從沒去過布拉格。我在加利福尼亞州,與我的兒子在一起。”現在呢,至少是替特朗普“花錢消災”已被搜出確鑿證據,他收受烏克蘭政府和多家巨頭企業而不辦事或辦不成事,也被證實。

不過,科亨也許只是一隻“麻雀”,自然,解剖這隻“麻雀”,也很能讓人們見識特朗普之“見識”和美國社會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