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就能知道,几位名家《歪批三国》的不同 您听的出来么?

《歪批三国》是一段版本众多、传播较广的传统相声,节目的内容相声爱好者们应该都耳熟能详,就是通过"歪批歪讲"三国里的故事或者典故,以达到幽默的效果。

这段节目比较有影响的有刘宝瑞(郭全宝)版、侯宝林(郭全宝)版、苏文茂(朱相臣)版、郭德纲(李菁)版四个版本。虽然几个版本都是从"三"上面开始做文章: "三妻"、"三不明"或者"三个数学家",但是在具体演绎上有很大的不同。

刘宝瑞先生的《歪批三国》,保持着怹一贯"戏说"的风格。整段相声略具文雅之气,对小节骨眼劲头尺寸极佳。

不过由于宝瑞老的嗓音的缺陷,逗哏比单口较弱,使这版《歪批三国》的光芒彻底被怹的单口节目掩盖。

轻轻松松就能知道,几位名家《歪批三国》的不同 您听的出来么?

刘宝瑞

宝瑞老的《歪批》一开始就 论述《三国》中"谁的本领最大",巧妙地将《三国》中的人物进行有趣的类比,最后由捧哏"出乎意料"地得出结论:"你的能耐最大”,抖出包袱。

最后以"无事生非(吴氏生飞)"为底,曲解"张飞的姥姥姓吴,吴家老太太生的张飞",这是典型的是相声艺人式的调侃和玩笑,显示出了刘宝瑞先生《歪批三国》的娱乐性。


老侯大师的版本突出的则是教育性,例如用"刘备摔子"来揭露刘备的虚伪。

甚至直接将毛宗岗的批注写进了相声里。比如"刘安杀妻",直接作为了节目的底: "(前略)刘安得此金,又可娶一妻矣!但恐无人肯嫁之耳。何也?恐其又当作野味请客也。"

轻轻松松就能知道,几位名家《歪批三国》的不同 您听的出来么?

侯宝林 郭全宝

老侯大师的《歪批》,属于典型的早期京派风格,并没有塑造人物。通过学者的姿态点评三国里的人物。

可是就和许多行家说的那样,老侯大师并没有仔细琢磨这段节目,属于"师父怎么教,徒弟怎么演",所以没有"侯氏"的特色,较之苏文茂先生的《歪批》也显得略有不如。


《歪批三国》是茂老把杆儿的节目之一,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比如"三位数学家"、“赵云老迈年糕”等包袱,之前没别人使过。

再加上茂老特有的文人气质,使活儿更加贴身,塑造的"假秀才"、"伪文人"的人物形象,所谓"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一般人学不了,学着也不像。

轻轻松松就能知道,几位名家《歪批三国》的不同 您听的出来么?

苏文茂 朱相臣

所以青年演员使《歪批》,学老侯大师的多,学茂老的少。

另外,能够成为《歪批三国》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版本,朱相臣先生的功劳不可抹。

“什么?您七岁就看三国?乖!乖!”

“看来我这眼睛一时半会是闭不上了……”

相臣老略带讥讽的演绎与茂老的"假秀才"气质相得益彰,比茂老与马志存先生合作的要高。


如果说茂老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那么郭德纲老师的《歪批三国》就是"正儿八经的胡说八道"。没有讽刺的意思,郭老师早期的作品中不懂装懂、硬充行家、大话连篇的人物形象屡见不鲜,而且多有经典。

轻轻松松就能知道,几位名家《歪批三国》的不同 您听的出来么?

郭德纲 李菁

其中《歪批三国》和《西征梦》尤为显著。

"关羽也是猴啊,汉寿亭(猴)。"

"日月穿梭催人老, 太阳佛三道金光把人熬…………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这样让人意料不到的歪包袱,虽然不合理,但是与整段节目乱入的风格一致,主线也完整紧凑,更加接近年轻人的口味,所以受到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年轻人的喜爱,所缺的只是一番韵味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