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魚效應:谷歌回歸倒逼網際網路有序競爭

鯰魚效應:谷歌迴歸倒逼互聯網有序競爭


枯木

鯰魚效應:谷歌迴歸倒逼互聯網有序競爭

瞭解經濟學的都聽說過“鯰魚效應”,源自挪威人喜歡吃活的沙丁魚,然而長途運輸,沙丁魚經常窒息死亡,有一船長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裡放進了一條以魚為食的鯰魚,沙丁魚見了鯰魚就十分緊張,左衝右突,四處躲避,加速遊動,從而保證了沙丁魚缺氧問題,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

鯰魚效應:谷歌迴歸倒逼互聯網有序競爭

關於鯰魚效應,有的學者鑽牛角尖,指出鯰魚屬於淡水魚類,沙丁魚屬於海洋鹹水魚類,不可能出現兩種共存的情形,這點我們不討論,我們只想鯰魚效應給人們什麼啟示,而不是追求表面的瑕疵。

鯰魚效應:谷歌迴歸倒逼互聯網有序競爭

鯰魚效應就是針對死水一潭的生存環境,引入參與者和競爭者,刺激和激活市場,讓原有的企業產生憂患意識,從而讓行業或市場充滿活力。所謂死水一潭的環境,現實中很多,尤其是一些壟斷行業,這些行業的壟斷者,依靠行政資源、資金或者其他優勢,把持或獨佔市場,攫取暴利。壟斷者往往缺乏危機意識和服務意識,這也是俗話講的“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的現象。

鯰魚效應:谷歌迴歸倒逼互聯網有序競爭

針對壟斷,很多國家出臺了反壟斷法進行遏制,其中以美國反壟斷最為嚴厲,早在1890年,美聯邦國會就通過《謝爾曼反托拉斯法》,並且不斷完善,為美國經濟正常運轉起到了強有力的保證作用。美國反壟斷毫不手軟,歷史上著名的兩次最著名、最慘烈的肢解大企業的行為,對那些壟斷企業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一次是1911年,洛克菲勒標準石油公司被肢解為34個獨立石油公司;一次是1984年,AT&T被肢解成8個公司。前幾年微軟就在美國和歐盟頻繁遭到反壟斷調查,差點被拆分,最後接受鉅額罰款了事。

鯰魚效應:谷歌迴歸倒逼互聯網有序競爭

我們國家也在2008年8月1日頒佈了《反壟斷法》,十年來,官方公佈,共查處壟斷協議案件163件,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54件,累計罰款金額超過110億元,成果顯著。著名例子有:2008年禁止可口可樂179億港元收購匯源;2012年,三星等六大國際面板製造商操縱液晶面板價格被罰以3.53億元人民幣經濟制裁;2013年對茅臺和五糧液公司因實施價格壟斷行為,分別依法處以2.47億元、2.02億元的罰款;2014年對日本12家零部件生產商因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被罰款合計12.354億元,也是中國反壟斷調查以來開出的最高金額罰單。

鯰魚效應:谷歌迴歸倒逼互聯網有序競爭

可是我們也看到,反壟斷調查大多針對國際跨國企業調查為多,而國內一些壟斷行業卻進展緩慢。比如對與大多數人息息相關的公共事業,諸如電信、郵政、自來水、電力、煤氣、鐵路、航空等等,要麼是調查遲遲無結果,要麼是就沒有列入調查。比如2011年針對寬帶接入問題,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反壟斷調查,最後是整改了事;

2016年9月就對滴滴和優步合併發壟斷調查,迄今為止仍未向公眾公佈結論;而電力、煤氣、水務、鐵路、航空等並沒有展開調查的消息報道。

鯰魚效應:谷歌迴歸倒逼互聯網有序競爭

反壟斷調查,予以壟斷認定,然後出臺應對措施,要麼進行懲罰,這是針對競爭者較多的市場,要麼予以拆分,這是對完全壟斷的處理,或者引入競爭者,利用“鯰魚效應”激活市場,讓市場進入有序競爭,這幾種方法,第一種罰款只能起到一時作用,壟斷者難免後面還會繼續再犯;第二種,拆分後效果並不明顯,比如一些行政性壟斷行業,經常會合謀漲價;第三種就比較好,從長遠來看,對市場有序競爭最為有效。

鯰魚效應:谷歌迴歸倒逼互聯網有序競爭

鯰魚效應對市場有著很好的激活作用,比如以前的計劃經濟,不少行業僵化官僚,市場經濟引進後,各行各業煥發出了從未有過的活力,我們國家也因此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就拿以前的商業部門來說,各種商業形式的導入,使得以前龐大的的供銷社商店不再是一家壟斷,成為之一;銀行業在引入民間資本以及近些年互聯網支付的衝擊下,不再是那麼高高在上,改變了服務態度,反而轉過來投訴別人壟斷;快遞的迅速繁榮,把以前的郵政打的節節敗退;雖然還有很多壟斷行業比如水電煤運等沒有引入競爭者,但是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人們意識的覺醒,應該不遠。

鯰魚效應:谷歌迴歸倒逼互聯網有序競爭

說了那麼多,我們再看看互聯網搜索領域,近些年關於谷歌迴歸是互聯網的一直是熱門話題,前不久,人民日報海外版發文歡迎谷歌重返內地市場,似乎印證了谷歌應該很快就會迴歸,為此百度李彥宏發表評論“有信心再贏一次”。

鯰魚效應:谷歌迴歸倒逼互聯網有序競爭

在搜索領域,當前是百度一家獨大,截止2018年7月,百度國內市場份額為73.84%,處於壟斷地位(依據《反壟斷法》“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二分之一的”),而就在2010年穀歌退出中國前,百度市場份額也達到63%,谷歌33.2%,應當說,李彥宏說話還是有一定的底氣,可是,市場在變,人們的喜好也在變,用李彥宏的話來說“中國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鯰魚效應:谷歌迴歸倒逼互聯網有序競爭

中國的搜索領域,2000年穀歌推出獨立搜索引擎,百度後來者居上,以瞭解國人習慣和偏好,推出一系列的產品,從而很快佔據市場前列。然而,在谷歌退出以後,百度一家獨大,在沒有強有力的對手下,逐漸迷失了方向,尤其是競價排名頗受非議,遭人詬病,雖然還有其他搜索企業,可是同百度一樣,也是同樣的模式,這也是那些搜索引擎一直無法擴大市場份額的真實原因,大家都按照一個規則去玩,那麼制定規則者必定永遠是領頭羊。

鯰魚效應:谷歌迴歸倒逼互聯網有序競爭

從2010年至今,國內移動互聯網用戶的數量翻了一倍多,從3.03億增長到現在的7.53億,人們對搜索領域的各種弊端深惡痛絕,冀希望有新的氣象出現,從而來個大整頓。當前的搜索領域,可以用“拼夕夕”來評價,那就是隻求金錢,不求質量,因此出現搜索和預期的結果差距太大,並且漠視用戶的搜索體驗,大多屬於被動推送性的,而不是真實結果展示。反觀谷歌,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為“專業”、“學術”、“真實”等字眼,因此,人們對谷歌迴歸充滿了期望。

鯰魚效應:谷歌迴歸倒逼互聯網有序競爭

雖然有的專業人士評價,谷歌迴歸不會專注在搜索領域和百度直接死磕,然而,谷歌的迴歸卻可以對國內搜索市場帶來一場變革,還堅持競價排名或者推送廣告一類的模式,在有選擇和替代品的情況下,肯定會被用戶唾棄,如果還是僵化不改,市場份額的下滑是必然的,說不定,還有可能被市場無情淘汰,因此,包括百度在內,那些搜索引擎都不能小覷。

鯰魚效應:谷歌迴歸倒逼互聯網有序競爭

孟子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果企業沒有憂患意識,一味的驕傲自大,那麼,最終會嚐到失敗的惡果。當然,我們希望國內企業能夠痛定思痛,在谷歌這條“鯰魚”的進入下,能夠再次煥發活力,從而展開有序競爭,給廣大用戶一個嶄新的面貌,這正是我們大家希望看到的。

鯰魚效應:谷歌迴歸倒逼互聯網有序競爭

2018/8/11榆木齋

鯰魚效應:谷歌迴歸倒逼互聯網有序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