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目標基金「自帶流量」,「買不買、怎麼買」了解一下?

最近,首批14家養老目標基金獲批成為市場焦點。一邊連著養老、一邊連著投資,作為公募基金中的“新丁”,養老目標基金天生“自帶流量”。

那麼,什麼是養老目標基金?如何實現養老目標?投資能否“萬無一失”?將來能享受稅延優惠嗎?

什麼是養老目標基金?啥時能買?

“30歲和50歲的風險承受能力顯然是不一樣的。”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介紹,養老目標基金在美國等市場發展相對成熟,初衷是以“人”為核心,通過合理的投資設計將投資者的生命階段和風險承受能力匹配,盡力將預期收益穩定化。

首批拿到養老目標基金批文的有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南方基金、廣發基金、博時基金等14家公募基金。養老目標基金將採用基金中基金(FOF)形式運作。FOF充當“基金買手”的角色,它並不直接買股票、債券等,而是通過購買其他基金來間接持有。

記者從嘉實基金、華夏基金等了解到,目前相關產品的準備工作正在積極推進,具體發行時間還未確定。騰訊、螞蟻財富和京東金融均表示,正在積極推進首批養老目標基金在各自平臺的銷售對接工作,未來14只養老目標基金髮售時,這些平臺將同步銷售。

養老目標基金“自帶流量”,“買不買、怎麼買”瞭解一下?

養老目標基金有啥“不一樣”?

華夏基金相關負責人分析了養老目標基金的三點“不一樣”:

——目前養老目標基金都是以FOF形式運作,這使得它能更好地進行大類資產配置,同時也再次分散了投資風險。

——動態資產配置策略是一般公募基金所不具備的。以目標日期基金為例,這類產品的投資配置將會隨著投資者年齡增長、風險承受能力下降而日趨“保守”,投資“籃子”裡的股票等權益資產比例會逐漸下降,債券等非權益資產比例逐漸上升。

——養老目標基金應該被視為一種長期投資品種。要實現既定養老目標,需要投資者長期堅持投入。

 哪種養老目標基金適合“我”?

養老目標基金實現養老“目標”的策略主要分兩種:

目標日期策略和目標風險策略。

目標日期基金以投資者退休日期為目標,根據不同生命階段風險承受能力調整投資配置。以華夏基金和嘉實基金獲批產品為例,它們是為2040年前後退休人群“量身打造”。首批產品中還有多隻基金為2035年前後退休的投資者設置。

而目標風險策略則是要在不同時間保持資產組合的風險恆定,投資者可在自身風險允許範圍內,選擇風險等級與自己匹配的目標風險基金。這類產品適合較為清楚自己的風險偏好,有能力選擇與自身風險特徵相匹配產品的投資者。

養老目標基金都將採取封閉期運作,首批產品封閉期有1年、3年和5年。投資者在選擇的過程中也應該結合自身資金情況仔細選擇。

養老目標基金“自帶流量”,“買不買、怎麼買”瞭解一下?

投資能“萬無一失”嗎?

對於養老目標的投資產品,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風險問題。養老目標基金能做到“萬無一失”嗎?業內專家說,按照制度設計,這類基金在公募基金中表現會更加穩健,但並不意味著投資“零風險”。

嘉實基金認為,養老資金最重要的投資屬性在於長期性,相關產品投資者短期面臨投資產品波動和長期投資回報不達預期兩種不確定性,而養老目標基金正是致力於在較長時間維度為投資者提供較為確定的回報。

胡立峰強調,作為肩負“特殊使命”的基金,養老目標基金的銷售更需要把適合的產品給適合的投資者,引導投資者正確理性看待產品的風險收益特性。在營銷推介過程中,應進行充分的風險提示,使投資者充分了解基金投資策略、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基金風險特徵和費率等。

養老目標基金“自帶流量”,“買不買、怎麼買”瞭解一下?

 將來能享受稅延優惠嗎?

個稅遞延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已於今年5月啟動。很多投資者可能會關心,未來投資以養老目標基金為代表的公募基金能夠享受稅延優惠嗎?

財政部等5部門今年4月發佈《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個稅遞延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暫定一年。通知明確,試點結束後,結合有關情況,有序擴大產品範圍,將公募基金等產品納入個人商業養老賬戶投資範圍。

胡立峰分析,目前公募基金納入個人商業養老賬戶的細則還有待出臺,相關產品稅延優惠額度等市場關心的細節還不能確定。

業界認為,養老目標基金進入市場是我國探索養老第三支柱的重要一步,未來會成為A股市場重要的基金品種,漸進式地為市場帶來穩定長期資金,轉變人們的養老投資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