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生前孝順遠勝生後萬次掃墓,別讓年邁的父母爲我們大動干戈

朗誦:清風

朗誦:生前孝順遠勝生後萬次掃墓,別讓年邁的父母為我們大動干戈

01

昨晚,被一個暖心的短片戳中淚點。

短片裡,來外公家過春節的外孫想要看喜歡的動畫片,女婿說我們回家了再看,外公家沒有網絡,孩子便追問什麼時候回家。

女兒也舉著手機到處找信號好的地方,媽媽問她幹什麼,她說在網上買東西,可是咱家沒網絡信號太差。

這一幕慕被老人看在眼裡、聽在耳裡,記在心裡。女兒一家離開後,老人便四處打聽什麼網絡看動畫片不卡還能買東西,為此在營業廳遭遇了不少白眼。

但為了女兒一家能在下次春節回來時順利用上網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老人不厭其煩,一遍遍跑、一次次問。還用一個專門小本記錄了網絡安裝使用的步驟。

這個本里還記錄著女兒一家回來時隨口一說的那些話。

看完忍不了淚眼朦朧。父母就是這樣,總是千萬百計想要滿足我們的願望,即使是他們不曾瞭解的、陌生的、一無所知的,他們也會想盡辦法去幫我們實現。

可是,一年到頭,我們卻只在他們身邊呆那麼屈指可數的幾天,還要抱怨父母家這裡不好,那裡不方便。

朗誦:生前孝順遠勝生後萬次掃墓,別讓年邁的父母為我們大動干戈

02

看完短片,不由想起朋友小劉曾說過那件讓我唏噓不已的事情。

小劉生了二胎,每天用雞蛋給孩子做輔食,有一天早上她無意中說了一句:託人買的這土雞蛋,說是正宗的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

說完她就去忙別的了,可是到了晚上爸爸卻突如其來的出現在眼前,手裡還提著兩籃子土雞蛋,那雞蛋用米一層一層的墊著,沒有一個破損。

媽媽說是早上打電話給爸爸後,他就立馬挨家挨戶到村裡的各家去買,幸好搭上了來長沙的最後一趟車。

小劉責怪父親為什麼坐這麼晚的車來,還不打電話讓她去接,父親卻笑呵呵地解釋:買雞蛋耽誤時間了,不過幸好趕上明天早上給二寶做蒸雞蛋了。父親還寬慰她,女婿出差不在家,二寶小晚上離不了娘,我這麼大個人那還用得上接啊。

小劉聽完,紅著眼睛哽咽地再說不出一句話來。她的老家離長沙可是有4個多小時的路程啊。從接到電話到現在也不過6個多小時而已,這得多趕啊。

看著父親穿著厚厚棉襖的佝僂背影,小劉腦子裡閃現著年邁的他在寒冷的北風裡一家一家地上門去買雞蛋,一路上既小心翼翼又急急匆匆地拎著雞蛋前行的蹣跚畫面,她忍不住眼淚嘩嘩直流。

為了不讓父母看見,她躲進了衛生間裡蒙著嘴哭了好一陣。

我們不經意的唸叨,隨口而出的吐槽,卻是父母眼裡最大、最緊要、最急迫的事。

朗誦:生前孝順遠勝生後萬次掃墓,別讓年邁的父母為我們大動干戈

03

之前,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初冬的夜晚,兒子回到農村老家,他告訴父母只能在家呆一夜,第二天天不亮就要出發。

臨睡前,兒子有些遺憾地對母親說:“媽,這次太匆忙,等下次有空,我一定在家多待幾天陪陪您,還要吃小時候您親手包的韭菜餃子,那個味道太好了,我一直都想著呢。”

兒子說完就睡下了,母親卻去把已經入睡了的父親叫醒,囑咐他去鄰居家問問看誰家有韭菜,割點來給兒子包頓餃子。她還叮囑老頭子動作輕點,別吵醒兒子。

父親披衣起床,在寒冷的冬夜裡一家一家去敲鄰居的門,直到敲了十多家才找到種有韭菜的人家,而那時已經深夜11點多。那晚,兩位老人一夜沒睡,割來韭菜後和麵包餃子,一直忙到凌晨三點多。

後來,兩人商量著索性不睡了,給兒子燒壺熱水刷牙洗臉。早晨5點半,兒子在鬧鐘的鈴聲裡起床,面前已是父母給他準備的熱氣騰騰的洗臉水和剛出鍋的韭菜餃子。

那位兒子說,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就那麼隨口一說,60多歲的父母竟然當真了,還為了那韭菜餃子一夜未眠。兒子吃著滾燙的餃子,想哭,想打自己一頓。

在這個世界上還會有誰像父母這樣如此在乎我們和深愛我們呢?這份愛,從我們被孕育的那天開始,便無怨無悔,無休無止,無聲無息。

朗誦:生前孝順遠勝生後萬次掃墓,別讓年邁的父母為我們大動干戈

04

許多人以為回到家大包小包,禮包紅包,才是對父母最大的愛和孝敬。

殊不知,對父母最大的孝敬是有空多陪陪他們,耐心地聽他們說那些家長裡短,好好地回答那些在你看來毫無必要甚至還有些可笑的提問和關心。

如果愛父母,就不要在他們面前唸叨、抱怨和吐槽。因為,你的每一句隨口說說,就是父母的大動干戈。

共勉!

安芮嫻,用文藝的筆觸記錄光陰的女子。關注安芮嫻,更多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