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春晚是全球華人的,主持人爲什麼只選央視的?

央視春晚是全球華人的,主持人為什麼只選央視的?

2018年狗年央視春晚主持人陣容,正式公佈了。主會場5人,康輝、朱迅、任魯豫、李思思、尼格買提,另有4個分會場8人。

央視春晚始於1979年,從1983年正式開始成為全國人民的除夕“年夜飯”,主持人隊伍一直保持穩定風格,簡直是鐵打的主持人、流水的演出節目。

所以,趙忠祥、倪萍的時候,年年看到的都是他們,雖然觀眾也不知道誰還能替代他們,但是也不免要喊看膩了。

央視春晚是全球華人的,主持人為什麼只選央視的?

畢竟長江東流去,趙忠祥、倪萍總算退休了,朱軍、周濤、李詠、董卿替換了上來,結果一來又是持續“霸屏”,觀眾又看厭了。

怎麼辦呢,央視裡面的主持人再挑挑啊,繼續換。實在沒人換,就固定幾個主持人,其他輪著來,或者隔一兩年再來,這就不會年年都是同幾張面孔了嘛。

央視春晚是全球華人的,主持人為什麼只選央視的?

主持人一定程度上是晚會的門面,主持人陣容的安排,也真是讓央視傷腦筋了。

觀眾口味也是越來越難滿足了。2018年終於把連續主持21年的朱軍換下了,跟他搭檔13年的董卿也不露面了,結果又有觀眾嫌棄新面孔了,覺得董卿在多好啊!

想起宋丹丹和趙本山在小品裡那句經典臺詞:我十分想念趙忠祥!觀眾一面抱怨都是老面孔,一面又很懷舊覺得新不如舊,央視春晚左右都不是。

央視春晚是全球華人的,主持人為什麼只選央視的?

翻看從1983年開始的央視春晚主持人,獨戲人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最初幾屆春晚,主持人並不都是央視的,甚至不是主持人,比如馬季、姜昆是說相聲的,劉曉慶是演員,還有香港、臺灣、新加坡一起登臺的。

後來春晚越辦越大規模,主持人的選擇範圍卻越來越小了,基本限在央視內部。除了2000年破天荒地出現20人主持陣容,融入了不少文藝界人士;2014年馮小剛擔任總導演,引入了張國立主持。

央視春晚是全球華人的,主持人為什麼只選央視的?

溫故而知新。回看央視春晚歷年主持人,大概很多人會有一個念頭:為什麼主持人一定要在央視內部選呢?為什麼主持人不能是其他行業的呢?

央視春晚走到現在,雖然觀眾流失嚴重,但依然是全球華人除夕夜不可或缺的“大餐”。互聯網早就把世界拉平了,春晚主持人的選擇為什麼不能拉大範圍搞個海選呢?

央視春晚是全球華人的,主持人為什麼只選央視的?

譬如演員、導演張國立,為央視非常出色地主持了《國家寶藏》,這回春晚也將客串主持特色環節“國寶迴歸”;相聲演員郭德綱,有著主持多個綜藝節目的豐富經驗……

在流量當道的今天,有著諸多粉絲的他們,是不是也可以考慮上央視春晚主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