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去世六年了,利比亞的羣衆後悔了嗎?

卡扎菲去世六年了,利比亞的群眾後悔了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國際社會承認的日本領土包括日本列島、朝鮮半島。

二戰結束後六年,如果有人問朝鮮人“日本戰敗了,你作為一個戰前日本國民,你惋惜嗎?”,你覺得他們會惋惜嗎?

同樣道理,比利亞從根本上講是一個“拼湊”起來的國家,在1912年以前,世界政治版圖上是沒有一個叫“利比亞”的國家的,只有直接歸屬奧斯曼派駐總督管轄的三個省,分別是昔蘭尼加(班加西為中心的東部)、的黎波里塔尼亞(的黎波里為中心的西部)和費贊(南部沙漠地帶)三個省。

這三個省的民眾彼此之間並沒有什麼“民族認同感”。

在奧斯曼土耳其與意大利爭奪這三個省控制權的同時,在昔蘭尼加覺醒了一個類似東漢五斗米道張魯一樣的教團,叫做“塞努西教團”;教團領袖自稱自己是摩洛哥伊德里斯王朝後裔,這就類似於元末大起義裡韓林兒號稱自己是趙宋皇室後裔的套路。塞努西教團慢慢發展,逐漸從昔蘭尼加擴展到了的黎波里塔尼亞和費贊地區,這就是後來利比亞王國的基礎。

但是,有兩點要明確,第一,由於教團本身比較“愚昧”,所以教團在這三個省的發展很有點“農村包圍城市”的意思,因為農村比城市更缺少救濟、醫療,這些教團是可以提供的,而各地區城市居民不怎麼信這個。而的黎波里塔尼亞地區的城鎮化程度相當高,當年就比現在我們城鎮化比例都高。

第二,在北非和阿拉伯地區,“部落”概念是高於“國家”的,雖然昔蘭尼加、黎波里塔尼亞、費贊三個省都有“塞努西教團”活動,但是這三個省本身民眾還是和隔閡的。

這有點像匈牙利、普魯士、法國都信天主教,但是沒人會認為這三個國家應該合併成一個國家。而費贊由於毗鄰沙漠,所以更是以部落為主。

隨著奧斯曼土耳其的戰敗,意大利控制了這三個省,塞努西教團武裝抗爭失敗後,教團領袖,後來的伊德里斯一世逃出昔蘭尼加,被英國人收留。

二戰結束後,伊德里斯一世在英法的支持下,建立了包括昔蘭尼加、的黎波里塔尼亞、費贊三個地區的利比亞王國,但是由於的黎波里塔尼亞、費贊有大量的反對者,伊德里斯一世只能同意在“王國”面前加上“聯邦”兩個字,而且把首都設在的黎波里塔尼亞地區的的黎波里。

那麼伊德里斯一世之後幹了哪些事情呢?

1951年,聯合國宣佈利比亞聯邦王國成立。

1952年,伊德里斯一世就宣佈禁止政黨。

1954年,伊德里斯一世與首相和最高法院發生衝突,他宣佈解散的黎波里地方當局,宣佈緊急狀態。

卡扎菲去世六年了,利比亞的群眾後悔了嗎?

隨後一直到1969年卡扎菲兵變上臺,利比亞三個地區一直不斷爆發各種抗議和遊行。

另外,二戰後隨著阿拉伯主義的傳播,利比亞原本就很淡漠的國家概念更加淡漠,絕大多數利比亞人都先自認為阿拉伯人,再認同某省、某部落、某城市,幾乎沒有利比亞國家概念。

所以,利比亞王國從建立那一天起,分離主義傾向就非常明顯,而且更為要命的是因為阿拉伯主義傳播的關係,導致利比亞有理想的人,要麼是不想要利比亞這個國家,而是想要一個昔蘭尼加國、的黎波里塔尼亞國、費贊國的自由主義者;要麼就是不要利比亞,而要一個大阿拉伯國的民族主義者。

這就是利比亞王國再到後來卡扎菲的利比亞最尷尬的地方:利比亞沒有利比亞民族主義者,只有阿拉伯主義下的民族主義者。

卡扎菲上臺後更改國名、從爭取突尼斯、埃及合邦的阿拉伯主義到附和坦桑尼亞、肯尼亞等國提出的泛非主義,希望非洲一體化的這一系列行動,其實根本目的都是想塑造屬於利比亞國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然而他的這一切努力都失敗了,這些舉措不但沒有塑造出利比亞民族,反而削弱了比利亞人國家認同。

他搞突尼斯、埃及合邦,利比亞國內阿拉伯主義者固然高興了,但是反對阿拉伯主義,認同非洲本位的人感到受到侮辱和壓迫。

而他轉向泛非主義,又使得利比亞國內阿拉伯民族主義者感到了背叛和傷害。

最後,卡扎菲折騰了一圈,似乎自己也洩氣認命了,他不再尋求能夠建立起利比亞民族共識,建立真正的民族國家,而是利用宗教,搞教團統治,本質上講,卡扎菲統治後期利比亞已經不是“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意義上的國家,而是更接近中世紀卡意義上的貴族私人領地。

所以,回到這個問題,利比亞從建國那一天起就沒有建立起真正的利比亞民族認同,又何來利比亞群眾後悔一說?

卡扎菲去世六年了,利比亞的群眾後悔了嗎?

以昔蘭尼加地區為例,雖然昔蘭尼加地區是伊德里斯一世“根據地”,但是由於伊德里斯一世為了平衡三省關係,刻意把利比亞首都設立在的黎波里,使得昔蘭尼加民眾心懷不滿;而卡扎菲上臺後,又利用石油資源收買三個省民眾,但是利比亞絕大部分石油是在昔蘭尼加地區,卡扎菲這種行為又被昔蘭尼加民眾認為是“壓榨我們來討好的黎波里”,分離傾向非常嚴重。

卡扎菲死後沒多久,昔蘭尼加地區就在2012年宣佈“自治”,並且宣佈成立自己的石油公司來統籌管理昔蘭尼加的石油,把利比亞石油公司排除在外。

這直接導致了利比亞地區東西兩方對峙。

其實的黎波里塔尼亞地區未必有多喜歡昔蘭尼加,但是誰讓昔蘭尼加地區下面埋著石油儲量非洲第一呢。

如果拿“卡扎菲去世六年了,利比亞的群眾後悔了嗎? ”這個問題去問昔蘭尼加人,昔蘭尼加人肯定會認為,卡扎菲,人不錯啊,就是死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