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上戶口成難事,家庭住址派出所不敢寫,最後是如何解決的?

溥儀戶口本中的人口登記卡片,一共應該有五個版本,網上流傳的第一個版本沒有找到,後四個版本都有實物照片(後附)。

關於第一個版本,各種回憶錄和演義都已經描寫的活靈活現,說戶口登記人員關於溥儀的學歷不敢亂下筆,只好寫成了私塾,還把塾字寫錯,寫成了“私書”,“無業”寫成了“無葉”。連錯誤都描繪了出來,看上去像是真實的。這一版本應該是1959年12月溥儀特赦後,回到北京所辦理的第一次戶口登記業務。

溥儀的私塾條件是全中國比較頂級的,老師有徐世昌、陳寶琛、世續等人,老師的才華權且不論,看名字,世續且昌,那是相當吉利的,後來的外教——蘇格蘭人莊士敦,牛津大學碩士畢業,回英國後擔任了倫敦大學教授,從他這邊來看,說溥儀至少是大學本科,應該也沒毛病。

溥儀上戶口成難事,家庭住址派出所不敢寫,最後是如何解決的?

回京三個月後的1960年3月,溥儀被安排進了北京植物園,上圖是他所辦理的戶口登記業務中的人口登記卡片,登記日期是1960年8月,可以看到文化程度一欄已經改為初中,看來溥儀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爭取;籍貫一欄,只填寫了北京,沒填寫城區、公社,看來工作人員與溥儀都有些拿捏不準;婚姻狀況寫了離婚,沒毛病,除了死去的婉容和譚玉玲,文繡和李玉琴跟他都是離婚,文繡死於53年,當時的溥儀可能不會知道她的音訊,李玉琴是57年跟他離的婚;戶主姓名與戶主關係填寫的“李淑賢之夫”墨色和筆跡不同,是後補的;住所地址填寫的是前井衚衕6號,現在已經改名為小井衚衕,正是溥儀五妹韞馨的住處;職業那一欄有點意思,寫的是北京植物園,不X勞動,是個“做”字嗎?是溥儀跟登記人員強調這個工作屬性不需要從事勞動?還是相反?溥儀在北京植物園的工作,應該是半日勞動、半日學習。

溥儀上戶口成難事,家庭住址派出所不敢寫,最後是如何解決的?

1961年3月,在總理的安排下,同批釋放的幾個人包括溥儀,一同進入了政協擔任文史專員,溥儀再次進行了戶口登記。這張照片上的登記日期,隱約可辨為1961年3月7日,結合“何時何地遷入本址”一欄中的“1961年3月,由北京植物園”可印證;“現住址”改為趙登禹路32號,當年是順承郡王府,後來被張大帥佔據過,溥儀那時候改為政協的辦公場所,溥儀就是在這裡上班辦公;文化程度那一欄有改動,被劃掉的部分依稀可辨為“高中”二字,被改為初中,看來溥儀專員跟登記人員曾有激烈交鋒;成分一欄空白,寫“地主”肯定對不起溥儀以前的“成分”,寫“皇帝”......乾脆就不寫了吧!

溥儀上戶口成難事,家庭住址派出所不敢寫,最後是如何解決的?

這張照片上的人口登記卡片日期為1961年9月1日,其它內容比較簡單,地址已經改為觀音寺甲2號,此處應為工作人員筆誤,實際為東觀音寺甲22號,這處新地址現在是東冠英衚衕40號,是當年溥儀與李淑賢的婚房,1961年6月1日,溥儀和新婚妻子李淑賢(以前有過兩次婚姻經歷)搬至此處。

溥儀上戶口成難事,家庭住址派出所不敢寫,最後是如何解決的?

這張照片上的人口登記卡片日期為1965年9月7日,就是在當天,溥儀的戶口從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遷入東觀音寺甲22號;婚姻狀況登記為“有配偶”,搞不清為什麼不是“已婚”;何時何地遷入本市一欄,填寫的是“59年9月由撫順戰犯管理所”,這個時間是發佈特赦的時間,但實際上一直到12月,戰犯管理所才召開特赦大會;成分一欄,毫無例外,一直留空。

關於成分的困擾,溥儀一直難以面對,晚年去看病時,有次醫院窗口要求他報一下成分,不報不給登記,愣是把溥儀逼的沒辦法,又不敢亂報,想回政協單位問清楚,單位又下班了,最後只好回到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