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山川湖海或囿於廚房與愛

引言:買房或租房說到底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扯不清孰是孰非,類似於早餐你更願意吃豆漿油條還是三明治漢堡。

去往山川湖海或囿於廚房與愛

前段時間有個話題引起熱議:你是選擇早日貸款買房,還是選擇租房一輩子?

以河北滄州為例,2016年秋,天成和園以約8200元/㎡的價格開盤,隨即清盤,滄州房價也逐漸步入萬元時代,8200元/㎡的價格開盤即清盤也成為滄州樓市的一個令人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高新區地產也步入新臺階,到此,高新區中央居住區完成新一次築底佈局。而此後滄州房價一直高居不下,工薪族們拿著三線城市的工資還著一線城市的房貸,每日碌碌奔波,白天困在寫字樓裡日漸麻木,傍晚隨著搖晃的公交車滿載一身疲憊歸家。老闆說下個月給名額調幾個表現優秀的員工去總部,一聽隔了好幾個省在中間離家太遠,咬咬牙打消了念頭放棄這次機會。

現在租房市場的管理也是一片混亂,房屋中介亂收費現象屢次治理仍無法遏制,租客簽完合同在住處見到的場景跟實際描述一致的概率,約等於走到斑馬線的時候正好是綠燈。租客們在公司對刻薄的上司哈腰,回到家向蠻橫的房東的低頭,鬱悶地想點根菸,還被聞不慣煙味的室友趕上陽臺吹冷風去。手上終於有點小積蓄打算改造居住環境買臺空調,又想起現在寄人籬下,不知道在這個十多平米的水泥盒子能住多久,搬家帶不走這麼多東西,只得繼續抱著小電扇入眠。太陽昇起落下,透過玻璃窗都是照在別人的屋子裡。

那先來給雙方都算一筆賬吧:

一、1、買房的收入來源有:

①將房子出租給別人收房租

②房產不斷升值

2、買房付出的成本有:

①按揭的房貸利息

②投入大量資金的機會成本

③持有房屋的成本(物業費、水電費等)

二、1、租房的主要收入有:

①省下來的買房首付款的投資收益

②每月房租低於按揭款部分的投資收益

2、租房付出的成本有:

①房租

那經濟方面買房租房哪個划算?以滄州宏宇臻園13000的均價為例,一套90平方米的三居室,總價1170000,列個數據對比一下:

買房:假定購房者手頭有40萬存款,購房時首付按30%來計算,購房者應繳納35.1萬,並需要辦理商業性貸款81.9萬,還款用30年,支付方式是本額等息,也就是說每個月交房貸4346.65元,才能在三十年後花156.48萬拿下這套房,並且購房者除去生活中的日常開銷之外,每個月至少要保證有5000以上的自由支配金額。

租房:同樣假設租房者手頭有40萬,為了便於計算,將這40萬放進銀行做10次3年的儲蓄,30年後本金和利息共計約合88.38萬;再由房天下網站收集的資料得出,滄州三居室精裝房平均租金2000左右,剩餘支配金額2300按銀行零存整取存款,每年利息414,三十年後即能獲利約12400。那租房者三十年需要繳納租金共720000,能獲得利息收入88.38-40+1.24=49.62萬,換言之租房者30年後就算不懂投資也不去理財也能坐擁可支配資金172.38萬。

那麼如此看來,在同樣收入,擁有同樣初始資本時,購房者花費156.48萬擁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住宅,租房者則積攢了172.38萬資金。房價在30年後如何目前還是個未知數,手頭握著的現金在通貨膨脹下市值怎樣也無法預知。房價增長速度大過折舊速度時,購房作為投資當然是不錯的決定,若房價上漲速度跟不上二手房折舊速度時,租房從經濟上考慮無可置疑是優選;而當房價漲幅變慢,幾乎停滯時,買房租房獲利差別不大,那還是買房划得來,畢竟能住進自己的房子,享受有房的待遇。

當然以上情況只存在於擁有的資金只付得起首付,如果是全款拿下兩三套房眼都不眨的土豪不在這種情況之內。

如果你最近有看過新聞的話就能知道,房價調控的力度越來越大:福建寧德市為房價設置了漲停板,每年漲幅控制在6%以內、二手房也正在去投資化、許多城市開始拒接異地公積金的辦理、4月份各地紛紛開始施行樓房限購、去年更是立法租售同權,也就是說租房者將來能夠同樣擁有購房者的權益。當然每年樓市都在唱衰,可偏偏就是長盛不衰,一二線城市房價高居不下,三四線也不甘落伍,緊隨其後,至於未來樓盤價格會成什麼樣沒人敢打包票。按照過去的走勢來推測,入手一套房必然是越早越好,前十幾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房價永遠只升不跌;如果放眼未來,那麼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賭博。

實際上當前大部分國人都認為只有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才是有個家,哪怕要消磨幾十年的青春去償還貸款,但好歹在城市裡有了棲身之地,才能在歌舞昇平的城市裡回頭看到自己的城池,才能在加班到深夜時知道某處有盞燈為自己開。外面世界風雨交加,至少還有個地方能卸下鎧甲。如果是認真地要經營一個家庭,就絕對不要讓自己依賴於一個不穩定的狀態。

而租房的大多都是到異鄉打拼或者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不需要為了孩子的學區房焦慮,不會為了落戶而失眠,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比起安穩更向往闖蕩。工作不如意就換,房東不喜歡就搬,這個城市容不下自己,那就去別的城市。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孤身一人單槍匹馬當然無所畏懼,所在之處就是家。

感性來看,買房是給安全感投資,是給家庭的保障,愛、家庭、責任感、安全感,這些無法用金錢來衡量,落實了戶口減輕的負擔是在外漂泊的人體會不到的;租房是對自己的投資,是拒絕餘生被束縛在同一個地方,要不斷往更高處攀爬,要未來無限量,清淡或熱烈,渺小與偉大的人生都相同,選擇自由的生活就不擔心被人群淹沒。

曾有人說,一二線城市裡容不下肉體,三四線城市裡安放不下靈魂,那你願意去往山川湖海,又或是囿於廚房與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