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5000聽障兒童發聲,3小時公益平台助力「愛的分貝」更加響亮

馬雲說:“公益不僅僅是給予,更重要的是參與,是一點一滴的行動。”

愛的分貝

成立於2012年的公益機構「愛的分貝」,隸屬於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是由李修平、郎永淳、張泉靈、季小軍、姚雪松、馬洪濤、王娟等眾多播音員主持人共同發起的一項針對貧困聽障兒童進行救助的公益項目。

多年來,他們持續關注聽障兒童,為貧困聽障兒童家庭提供專業化、一站式救助和服務。

為5000聽障兒童發聲,3小時公益平臺助力“愛的分貝”更加響亮

​2017年9月,首屆95公益週期間,阿里巴巴正式對外發布了3小時公益平臺。“人人3小時”的公益理念,從阿里內部員工,正式推向全社會。在過去的一年中,平臺匯聚了近千家公益組織,吸引了超過千萬的愛心公眾,累計超過了180多萬次愛心行動。

為5000聽障兒童發聲,3小時公益平臺助力“愛的分貝”更加響亮

​​作為首批入駐3小時公益平臺的機構,「愛的分貝」通過互聯網賦能,吸引了一大批優秀的線下志願者匯聚到關愛聽障兒童的公益事業中來。

可愛的志願者們​

志願者韓東華

韓東華是一位工程師,前幾天看到電視上介紹庫布齊沙漠改造後的場景,更堅定了繼續做公益的決心,“我在螞蟻森林裡養大了一棵樹,現在第二棵樹正在茁壯成長。”這也是阿里巴巴公益向大眾傳遞的理念,做公益不一定只是捐錢捐物,還有其他更多的方式可以參與進來,比如通過步行減少碳排放,比如作為志願者去幫助他人。

為5000聽障兒童發聲,3小時公益平臺助力“愛的分貝”更加響亮

▲ 左為韓東華

今年6月,韓東華在3小時公益平臺上不經意地看到愛的分貝正在招募志願者,便立刻報了名。“也許是因為自己去年剛剛當上了爸爸,對孩子有了特別的愛,看到還有那麼多聽力有障礙的孩子需要關愛,覺得自己必須做點什麼。”

事實上,時間往前倒推20年,當時還在上大學的韓東華就已經是一個熱衷於公益的年輕人了。他和朋友組過一個樂隊,隔三差五就會去周邊的鄉村小學演出,“小孩子們想聽什麼我們就唱什麼”。

這一次,當他跟隨愛的分貝來到鄭州的一所學校時,才突然意識到,那裡的孩子根本沒有機會聽他唱歌,“他們都是聽覺有障礙的孩子,需要接受治療和訓練,志願者要做的,就是給這些孩子整理和發放認知包,裡面有卡片和一些繪畫用的蠟筆,所有人都很安靜,那一刻我似乎感受到了這些孩子真實的內心世界,很安靜,卻很無助。”

為5000聽障兒童發聲,3小時公益平臺助力“愛的分貝”更加響亮

​原定一天的志願服務結束後,韓東華又臨時追加了一天,他說志願服務對自己而言不過是舉手之勞,但對這些孩子來說,可能意味著更多。

馬雲曾經說過一句話,“做公益是人這一生最大的福報。”志願者韓東華通過做公益,真切地感受到了這種福報,“我會更愛我的家人和我的孩子”。

志願者王一帆

「愛的分貝」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有將近2000萬聽障患者,其中,約20萬患者不足7歲,每年還會有超過3萬聽障新生兒。其中,0-7歲是聽障兒童最佳的治療階段,如果7歲前能夠植入人工耳蝸或佩戴助聽器,並進行有效的語言康復訓練,90%以上的聽障兒童能和聽力健全的孩子一樣進入學校學習。

這些需要幫助的家庭散落在全國各地,特別是貧困地區,公益機構需要有一大批志願者能夠承擔起實地走訪並獲取信息的任務。

王一帆便是從事這項工作的優秀志願者之一。

為5000聽障兒童發聲,3小時公益平臺助力“愛的分貝”更加響亮

▲ 右一為王一帆

​在昆明當記者14年,在遇到「愛的分貝」之前,王一帆始終覺得公益與自己無關。“後來因為職業原因,採訪過一些公益機構和公益活動,特別是今年,我負責所在媒體承辦的網絡公益活動項目,讓我深度接觸到一些公益機構和公益人。”

那段時間,作為一個正在做公益宣傳的資深“剁手黨”,王一帆在淘寶上看到3小時公益平臺時,便習慣性地點了進去。“當時愛的分貝正在平臺上招募志願者,我一看有昆明,就毫不猶豫報名了。”

“我之所以很願意去幫助這些孩子,因為我也是母親,而且孩子的年齡與他們相仿,同理心讓我有了每次走訪的最大動力。”作為志願者,王一帆需要實地走訪申請救助兒童的家庭,按照「愛的分貝」提出的志願者走訪要求,詳盡瞭解孩子及其家庭情況,然後後填寫信息驗證表,以及實地拍照。

為5000聽障兒童發聲,3小時公益平臺助力“愛的分貝”更加響亮

​記者的職業素養讓她在實地調查中游刃有餘,“我儘可能真實、客觀、清晰地反映孩子及其家庭的情況,為後期專家評審提供最好的評價資料,以便後續流程的高效運作。”從今年4月份起,通過王一帆整理後申報的三個孩子中,已經有兩個通過了評審等待救助,“這讓我很欣慰”。

王一帆說,每次走訪,她都會帶上一件小禮物給孩子,一套書、一個玩偶或者一盒糖。小小的禮物,能讓孩子們感受到來自陌生人的善意。“當然,如果孩子願意,我會去抱抱他們,陪他們玩,這也是來自一個母親的愛,公益讓我更加懂得感恩與珍惜,感恩我有一個健康的孩子,珍惜我愛的人,以及現在的生活。”

“愛的分貝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公益項目,作為志願者參與其中,能夠感受其規範透明的運作,讓我這個公益觀察者,有機會成為公益的參與者,對公益領域有了更直觀和深刻的瞭解,希望有更多的人理解、支持和參與公益。”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截止到2018年8月10日,「愛的分貝」已資助人工耳蝸手術601例,資助康復訓練1732例,累計幫助5000多名聽障兒童家庭。目前,愛的分貝所提供的救助並非單一項目,而是一整套的專業體系,包括從聽障兒童的人工耳蝸手術、康復訓練、場景認知,到家長訓練、機構賦能、政策倡導、社區聽力知識普及等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一直都是「愛的分貝」堅持的理念。

為5000聽障兒童發聲,3小時公益平臺助力“愛的分貝”更加響亮

​「愛的分貝」聯合發起人是一大批國內知名的主播,初衷就是讓這一批以聲音為職業的主播群體,和先天聽不見聲音的貧困孩子走到一起,用主播的專業優勢來做公益,同時由此產生的巨大反差,也更容易引起整個社會對聽障兒童群體的關注。

志願者作為公益組織在一線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直都是機構非常重視的一環。

“愛的分貝與3小時公益平臺現在的協作主要放在志願走訪方面,比如參與365認知包項目的發放、走訪申請資助的家庭等等,都是通過3小時公益平臺進行志願者招募的,平臺在這方面給予了強大的支持,通過‘人人3小時’,廣大志願者可以深入項目,融入志願團隊,項目也能更清晰透明化,也可以讓公眾更加了解愛的分貝。”「愛的分貝」工作人員說。

如今,除了在平臺上招募一線志願者之外,「愛的分貝」也逐漸把365認知學習中心的志願者招募工作放到了平臺上,這些志願者將協助機構工作人員對接具體的項目。

3小時公益平臺

據悉,3小時公益平臺上線至今,除了和阿里集團內部各個業務部門開展了緊密合作外,也和團中央、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等政府部門達成戰略合作,與恩派、明德等公益機構開展多種合作。

目前,加入平臺的公益機構、社會團體、志願者已經遍佈全國,平臺上除了可以參與線下志願服務活動外,還有互聯網公益、公益捐贈、公益傳播、“益起來”行為公益等多種參與公益的方式供公眾選擇。

小提示

如果您也想為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做一點事情,您可以在手機淘寶首頁搜索框輸入“人人3小時”,一起來參與公益志願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