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公共政策如何賦能職業女性

又至“三八節”,婦女權益保護自然是這幾天的熱門話題。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如今談及婦女權益保護時,內容應當不止於反家庭暴力之類的傳統方向,更需要政府部門在制定各項公共政策時,既考慮到鼓勵女性充分就業,同時儘量免除她們在家庭方面的後顧之憂。唯有確保職場女性在職業和家庭之間實現兩全,“婦女能頂半邊天”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梁建章:公共政策如何賦能職業女性

梁建章

我們必須承認的一個事實是,女性在就業過程中有時會因為其性別而遭遇歧視性對待,至於其中的關鍵原因,則是女性除了在職場奮鬥之外,往往還需要在家庭生活中承擔更多的責任。尤其在生育子女之後,女性會有很大一部分精力不得不投放至家庭,從而被認為有可能影響到職場表現。

面臨這種局面,有些女性會選擇放棄工作成為家庭婦女,但一旦失去了事業和經濟的支撐,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往往會有所下降,甚至純粹淪為丈夫的附庸。倘若婚姻有變,這些長期遠離職場的女性會隨即成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其權益很難得到真正保護。

反過來看,為了在職場上充分贏得老闆的信任,也有些女性不得不放棄生育子女的機會,以換取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機會。近年來之所以出現那麼多“丁克家庭”,以及全面二孩政策在城市中所獲得的響應不及預期,其實都與職場女性存在的這些顧慮有關。

也就是說,職場女性能否獲得更多來自公共政策的支持,已經不僅僅關係到婦女權益保護的問題,同時也成為中國在推行人口政策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內容。

為此,我們建議未來出臺如下政策:

一、稅收減免。個人所得稅改革也是近期的熱門話題,我們認為,改革的目的不僅僅是降低工薪階層的稅收負擔,更應當將稅收作為一種具有政策導向作用的工具。比如在以家庭為單位申報個人所得稅的基礎上,可以出臺多生育一個子女就進行更多稅收抵扣的政策。這樣對於那些收入水平較高的職場女性來說,完全有機會將因為稅收抵扣而增加的收入,用於聘請保姆來幫忙照顧孩子,從而降低生育子女對於女性事業發展的影響,尤其是避免女性在生育二孩之後不得不成為家庭婦女的情況。

二、靈活辦公。對於職場女性來說,其事業有可能受到影響的時間,不僅僅是休產假的那幾個月。從產前的懷孕期間,一直到產後的哺乳階段,即便她們仍然出現在工作崗位上,也可能面臨比男性以及未生育女性更多的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企業在辦公地點和時間上採取更為靈活的方式。比如攜程就曾嘗試允許員工在家辦公,降低傳統工作時間和固定地點對於員工的約束。而對孕婦以及剛剛產後恢復工作的女性來說,如果某段時間能夠在不降低效率的前提下居家辦公,就可以免去往返家庭與辦公室之間的舟車勞頓。對於這樣一種具有創新性的工作方式,既需要企業積極參與,同時也希望能獲得來自公共政策的鼓勵和引導。

三、幼托服務。完善且成本可負擔的幼托服務,已經成為每一對年輕父母都渴望的需求。對於很多職場女性來說,她們的童年或許就曾在父母單位的託兒所內度過,然而當她們自己為人母的時候,卻發現已經找不到類似的機構,這不僅僅是一種遺憾,更是反映出社會服務領域內的極大欠缺。眾所周知,攜程曾在這方面進行過努力和嘗試,過程中卻遭遇到不小的挫折。但我們始終認為,為更多家庭提供高質量幼托服務這個方向還是正確的。關鍵問題在於,未來是否能夠由政府部門出面建設更多的幼托機構,又或者為企業興建幼托機構提供政策和資源上的支持。只有當幼托服務的供給達到更高數量級之後,目前在這個領域內存在的諸多問題,才有可能以市場化和專業化的方式得到解決,最終提升幼托服務的整體質量。

四、縮短學制。我們之前曾經多次呼籲,希望將現有的中小學階段的12年制縮減為10年制。其中最核心的理念,是希望降低高考應試教育對於青少年學習時間的浪費。而從維護女性權益的角度來說,縮短學制同樣具有積極意義。畢竟目前職場精英普遍需要碩士和博士學位等高學歷門檻。那麼對於一名女性來說,在原有的學制下,拿到碩士學位一般要到25歲之後,博士學位更可能要在28歲以上的年齡才能獲得。再加上國內目前還是普遍習慣於先工作後結婚,這樣一來,很多優秀女性往往是被動地延遲了結婚年齡,而且剛剛畢業就同時承受職場生涯和結婚生子的雙重壓力,還將面臨成為高齡產婦的危險。

如果能夠縮短中小學學制一到兩年,就可以減少教育資源的浪費,也能讓女學霸們提前畢業,從而有更多的時間來平衡家庭和職業發展。

五、單親家庭。首先,我們並不提倡在中國出現更多的單親家庭,包括從子女教育的角度來說,同時獲得來自父親和母親照顧也是更理想的模式。但與此同時,我們又必須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的確正在出現更多的單親家庭。那麼面對現狀,我們需要在政策和觀念上都消除對於這些單親家庭的歧視,避免他們在戶籍登記、入學申報等方面遭遇到額外的困難。實際上,在美國將近有40%的小孩由單親媽媽所生,在一些北歐國家這個比例甚至高達60%。這些小孩並不都是人們想象中的意外生育,很多媽媽都是高收入和受高教育的婦女,她們在對社會保障有所預期的前提下,會主動選擇建立這樣的單親家庭。那麼在中國,如果一位職場女性做出類似的選擇,她和子女的權益應當受到與其他家庭同樣的保障,而不是讓“單親媽媽”成為一個會遭遇到歧視性對待的名詞。

六、跟隨母姓。

子女跟隨父姓,其實是人類農業文明的產物。時至今日,原本由男性佔有優勢的體力勞動職業已不再那麼重要,而女性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和男性同樣甚至更加出色的成績。如果說姓氏傳承對於男性至關重要,那麼也沒理由剝奪女性傳承姓氏的權利,完全可以提倡更多的子女跟隨母姓。實際上,姓氏繼承習俗的平權,可以打破這個社會和家庭觀念上的男女不平等的最後堡壘。如果子女跟隨母姓成為新的習俗,會讓所有女性擁有傳承的動機。更進一步來看,如果男女雙方都希望自己的姓氏獲得傳承,那麼生育兩個子女並且分別跟隨父親和母親的姓氏,可能是最現實的解決方案。這樣一樣,也能鼓勵更多家庭願意生育第二個孩子,從而在增加個體家庭幸福感的同時提升整體的生育率。

綜上所述,在這個屬於所有女性的偉大節日裡,我們衷心期待更多有利於女性地位的公共政策能夠出臺。尤其在稅收和教育等領域內,更是需要推動一系列的改革,才能讓女性實現家庭和事業兩不誤的目標。在新時代中,既要充分釋放每一位職場女性的工作潛能,也要幫助她們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下一代。我們相信這樣一句話:女人強,則中國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