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作家白先勇,在故鄉廣西與台灣之間飄浮著的情結

臺灣的著名作家白先勇,每逢出席公眾場合總是笑盈滿面,輕聲細語的言談舉止中,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儒雅之氣。要不是經過他的自我介紹,看著白先勇精神抖擻的外表,真想不到他竟是一位年邁八十多歲的老人。

臺灣作家白先勇,在故鄉廣西與臺灣之間飄浮著的情結

白先勇是很多人所知道的,但是對他的瞭解都不是很高,從他的付費閱讀知識“細說紅樓夢”在網上熱賣,從中說明了白先勇受到歡迎的程度十分高。

臺灣作家白先勇,在故鄉廣西與臺灣之間飄浮著的情結

白先勇出生於廣西桂林,是民國時期軍政人物白崇禧的兒子。白崇禧這個人號稱“小諸葛”,軍事才華出眾堪稱天才,他的思想邏輯精深而巧妙,個人風格十分的明顯,一直以來受到很多軍事著作的借鑑與推崇。

當年的白崇禧在主政廣西期間把廣西治理得有聲有色,民國以來他的故事在廣西地區流傳為一段佳話。

臺灣作家白先勇,在故鄉廣西與臺灣之間飄浮著的情結

白先勇因為小時候體弱多病,一度患上了肺結核,正巧碰上抗戰家庭住址輾轉搬遷全國各地,在病痛的折磨和奔波的避難中,命運的坎坷使白先勇變得孤寂憂傷,這種性格隨後影響了他的一生。

白先勇高中時開始寫作小說,大學期間受到西方現代文學思潮的影響,在傳統文學功底的基礎上對西方文學風格進行模仿,創作了比傳銷文學更為通俗易懂,而且具有內涵可讀性的現代文學。

臺灣作家白先勇,在故鄉廣西與臺灣之間飄浮著的情結

白先勇被人們稱之為現代文學小說的開山鼻祖,更為人驚歎的是一個二十歲的他,卻能寫出了五十歲人的心境情感。

他的小說作品“臺北人”裡,對離開故土的新臺北人思鄉之情描述得深情憂傷,讀者看後入情三分,有一種切膚的身同感受。

臺灣作家白先勇,在故鄉廣西與臺灣之間飄浮著的情結

白先勇的作品有別於金庸的虛幻多彩,古龍的激情空洞,寫著的都是貼切真實生活的情感,有喜也有悲,往往可以激起與讀者的心靈相通引發共鳴。

白先勇是個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對崑曲,紅樓夢充滿熱情,對於這些將要消失的傳統文化,白先勇極力的去創新改進,使其更迎合年輕人的喜愛,人到晚年也沒閒著。

臺灣作家白先勇,在故鄉廣西與臺灣之間飄浮著的情結

父親是他心目中的大英雄角色,他一直試圖用文字的方式重新剖析白崇禧,改變人們以往對白崇禧的一些偏見和誤解。

臺灣作家白先勇,在故鄉廣西與臺灣之間飄浮著的情結

出生桂林的白先勇,身上有著廣西難以磨滅的印跡,雖然身在臺灣卻常常提起廣西的過往,感覺廣西的近代史在他腦海裡留下強大的篇幅。

臺灣作家白先勇,在故鄉廣西與臺灣之間飄浮著的情結

他始終以廣西人自居,以廣西人為豪,多次回到桂林尋根重找歸屬感受,吃上一碗原汁原味的桂林米粉幸福滿滿,巡轉於廣西各地做宣傳文化演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