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獎牌被偷,菲爾茲獎更應該被關注的是那些數學奇才

巴西時間上午8月1日上午10時,在里約熱內盧舉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ICM)上,本屆菲爾茲獎正式公佈。

比起獎牌被偷,菲爾茲獎更應該被關注的是那些數學奇才

今年,共有4名數學家摘得這一數學界最高榮譽,他們分別是:劍橋大學教授Caucher Birkar(40歲)、波恩大學教授Peter Scholze(31歲)、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Alessio Figalli(34歲)和斯坦福大學教授Akshay Venkatesh(37歲)。

比起獎牌被偷,菲爾茲獎更應該被關注的是那些數學奇才

而讓人唏噓的是,其中一名數學家Caucher Birkar的獎牌在拿到手後半小時就被人偷走。

比起獎牌被偷,菲爾茲獎更應該被關注的是那些數學奇才

提起國際上的大獎,可能很多人會說,電影界奧斯卡、文學界諾貝爾,但很少人知道數學界也有一個世界級的大獎——菲爾茲獎

菲爾茲獎是以已故的加拿大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菲爾茲命名的,從1936年起開始頒發,至今已是國際上最高的數學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的獎品是一枚金質獎章和15000加拿大元,就獎金數目來說與諾貝爾獎金相比微不足道。

該會議每四年舉行一次,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被譽為數學界的“奧林匹克盛會”。而在每一屆國際數學家大會的開幕式上,都會由國際數學聯合會領導人宣佈該屆的菲爾茲獎得主。

比起獎牌被偷,菲爾茲獎更應該被關注的是那些數學奇才

為什麼菲爾茲獎會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呢?主要原因有三:

①由數學界的國際權威學術團體——國際數學聯合會主持;

②要求獲獎者對數學做出卓越貢獻,必須在該年元旦前未滿四十歲;

③每四年一次,每次頒發2-4名,因此獲獎的機會比諾貝爾獎還要少;

比起獎牌被偷,菲爾茲獎更應該被關注的是那些數學奇才

截止2017年,共有2位華人數學家曾獲得過該獎項,分別是1982年獲獎的數學家丘成桐和2006年獲獎的數學家陶哲軒。

· 丘成桐

丘成桐是公認的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

他的工作深刻變革並極大擴展了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幾何中的作用,影響遍及拓撲學、代數幾何、表示理論、廣義相對論等眾多數學和物理領域。

· 陶哲軒

陶哲軒被數學界公認為是調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組合數學、解析數論、算術數論等接近10個重要數學研究領域裡的大師級年輕高手,被譽為“數學界莫扎特”。

比起獎牌被偷,菲爾茲獎更應該被關注的是那些數學奇才

在今年眾多的菲爾茲獎競爭者中,有一位名叫張偉的華人數學家。不是這個張偉:

比起獎牌被偷,菲爾茲獎更應該被關注的是那些數學奇才

是這個張偉:

比起獎牌被偷,菲爾茲獎更應該被關注的是那些數學奇才

(右一為張偉)

張偉出生在大竹縣農村,2000年他從成都七中畢業保送到北京大學數學系,34歲時被哥倫比亞大學破格聘為數學系終身教授。

張偉的主要貢獻是為L函數的泰勒展開的高階項提供了幾何解釋,被認為是過去30年數論領域中,最令人興奮的突破之一。

張偉在29歲時曾獲得過拉馬努金獎,35歲時獲得晨興數學金獎,當下的他已然成為了國際數學界一顆閃耀的學術之星。

雖然此次張偉此次沒有獲得菲爾茲獎,但他在數學界做出的貢獻,足夠讓世人為他點贊。

比起獎牌被偷,菲爾茲獎更應該被關注的是那些數學奇才

一個天才的培養,離不開從小的知識學習。讓孩子從小打好數學基礎,培養數學思維,不僅是提高成績,更重要是培養孩子的思維邏輯,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為孩子的未來打基礎,就來報名我們的暑期一次課吧!用120分鐘,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數學思維。

特邀作者

愛智康初數老師:何良江

【師說】:教師的真正本領,不在於他是否會講述知識,而在於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愛智康初數老師:陳柏立

【師說】:“賞識”,有助於學生學習成功;“抱怨”,肯定會導致學生學習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