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儘量避免農產品賣不出去、減少傷農事件?

農民種植農產品每當看到聽到某些農產品出現過剩賣不出去,特別是某些鮮活農產品爛到地裡、樹上,總是很痛心。搞養殖種植的農民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對農業失去信心。農民該如何正確看待這件事,如何儘量避免出現這類傷農事件呢?

首先,要正確看待這件事情。市場經濟條件下,當市場供應量大於需求量時,就會出現價格低,銷售困難,當市場供應量小於需求量時,就會價格高位運行。比如,前兩年的蒜一畝地收入可達1萬元,今年的蒜不掙錢、白忙和。前兩年豬價高時每頭豬掙800多元,而今年的豬還賠錢呢。這主要是由於市場價格好,農民擴大規模而導致的結果,這事在國外也會出現這種情況,也算正常。

如何儘量避免農產品賣不出去、減少傷農事件?

其次,要儘量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一,任何高效農業必須首先分析市場,一定不能跟風、盲目看別人、看現在的市場行情。至少要分析查找這種農產品的此前五至八年的市場行情,理性分析其規律。因為豬週期大致是四五年,蒜也是好一年差一年穩三年。二,保鮮期短、極易腐爛變質的農產品要慎重發展。三,沒有穩定銷路的農產品要慎重發展。四,市場形勢連續兩年看好的農產品要慎重發展。五,無法進行深加工的農產品要慎重發展。六,單獨一家發展某一品種農產品要慎重。農民一家一戶很難和市場銜接,進行規模發展,抱團發展,有利於降低生產成本,銷售上有穩定長期的合作伙伴,不至於被中間商坑騙。七,特種養殖一定要慎重發展。特種養殖容易出現滯銷,一旦出現,不但賠錢,還要養動物供動物吃。

如何儘量避免農產品賣不出去、減少傷農事件?

其三,可以發展有市場潛力的農產品。一,種植或養殖綠色、特色農產品。綠色農產品目前市場需求旺盛,供不應求。但是要注意有自己的銷路,利用互聯網或者加入合作社等方法銷售。二,通過規模化發展,企業化運作形式。企業化運作有自己的品牌,有專門的銷售隊伍,農業品牌化是未來發展方向,同時農業品牌可以保障食品安全,產品可以追溯。

如何儘量避免農產品賣不出去、減少傷農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