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之死,導致皇后、太子被殺和整個家族被滅門,教科書上都被砍

衛青(?—前106年),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時期名將,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

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 ,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衛青之死,導致皇后、太子被殺和整個家族被滅門,連教科書上的事蹟都被砍。

衛青之死,導致皇后、太子被殺和整個家族被滅門,教科書上都被砍

衛青家族是漢武帝時代最有權勢的家族,皇后、太子、大將軍、驃騎將軍、丞相都出自其家。但衛氏家族卻下場悽慘,大部分成員最終都被漢武帝殺死。這是為何呢?

因為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最獨裁、最有權力慾的皇帝之一。他殺衛氏家族成員,主要是為了限制外戚權力、加強皇權。漢代從建國起就有外戚干政的傳統。呂后、竇太后等都大量的干預朝政,不亞於後來的武則天、慈禧。漢代皇太后的權力不亞於皇帝。衛氏龐大的外戚集團,立下如此不世之功,牢牢掌控軍權以及朝中政務。已經深深的威脅到了漢武帝的地位。衛青之後,其五人為侯,衛伉、衛不疑、衛登,霍去病及霍嬗。而衛青的姐姐又是皇后,他的妻子還是漢武帝的姐姐。衛氏一族可謂是榮耀直至,力壓劉漢皇族。衛青已死,皇后孃家沒了靠山,這樣就讓一些奸滑的臣子,想方設法扳倒太子劉據,和衛皇后來迎合聖意,然後製造震驚古今的巫蠱冤案。

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為巫蠱咒武帝,與陽石公主通姦,公孫賀父子下獄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武帝寵臣江充奉命查巫蠱案,用酷刑和栽贓迫使人認罪,大臣百姓驚恐之下胡亂指認他人犯罪,數萬人因此而死。

江充與太子劉據有隙,遂趁機陷害太子,並與案道侯韓說、宦官蘇文等四人誣陷太子,太子恐懼,起兵誅殺江充,後遭武帝鎮壓兵敗,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自殺。

衛青之死,導致皇后、太子被殺和整個家族被滅門,教科書上都被砍

江充,武帝后期的最大的權臣,利用“巫蠱之案”陷害太子劉據,導致太子劉據和皇后衛子夫自殺死亡,“巫蠱之案”在江充的推波助瀾之下,波及人數多達數十萬人,由此案死亡的人數多達數萬人。劉據和衛子夫死後,朝臣紛紛上奏,揭露江充的罪行,漢武帝才知道自己被江充騙了,可是江充已經被劉據殺死。漢武帝為了發洩自己的怒火,下令將江充三族不論男女老幼,全部殺死,還燒死了和江充一起告發太子的蘇文。

被父親冤枉而自殺、母親因此自殺、兒女因此被害,劉據的悲慘從他孫子給他的諡號中就可見一斑,如果當時劉據可以從容地應對江充的誣告,最起碼等到漢武帝回來進行調查,也許慘案都不會發生,從後來漢武帝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將冤案平反來看,劉據的死其實很不值,甚至可以說是白死了,但對於劉據可喜的是,經過一番的折騰,漢室江山最終還是回到了劉據一系的手中,至少歷史的進程並沒有因為這起冤案而影響太多。

根據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課本中衛青和霍去病這兩個歷史英雄人物從教科書中被刪除了。同時關於他們和匈奴作戰的事蹟也被忽略。​

衛青之死,導致皇后、太子被殺和整個家族被滅門,教科書上都被砍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秉燭讀春秋)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為了增進世界民族大團結,融合不同的民族。

第二個原因:刪去衛青和霍去病這些英雄人物,是為了淡化民族矛盾。對孩子們少灌輸血腥屠殺,多灌輸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歷史。這些看似有一定道理,那麼這樣做真的就那麼合適嗎?

雖然在強大的民意麵前,很快做出了補救,決定在初中歷史教科書中重新補充衛青、霍去病的相關內容,但在我看來,事情到此其實並不算完。如果沒有大家的據理力爭,“衛青霍去病”的結局遲早會跟“岳飛、文天祥”一樣,也許某一天,在某些人的口中,他們亦將不再是“民族英雄”,而是所謂的破壞民族團結的“屠夫劊子手”。這種結果,光是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慄。無論小學,還是中學統編教材,衛青、霍去病、岳飛、文天祥、黃繼光、雷鋒這些英雄,絕不允許以任何理由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