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17天!東塔路片區冶金新村成爲首個徵收補償協議生效的地塊

“熱烈祝賀冶金新村地塊提前生效!”昨天下午1點50分,隨著冶金新村地塊被徵收人楊嘉輝簽約,冶金新村地塊成為東塔路片區首個徵收補償協議生效的地塊。這也意味著該地塊的居民只要辦理好相關手續,就能夠領取徵收補償款。

冶金新村地塊補償協議提前生效,與該地塊居民強烈的改善意願密不可分。該地塊位於東塔路片區最東面,這裡共有五棟房屋,均建造於1965年左右,歷經50多年風雨,房屋早已破舊不堪,居住在這兒的居民迫切希望通過這次房屋徵收改善居住環境。

昨天上午10點20分,記者來到冶金新村地塊,見到幾戶居民坐在入口處一弄堂納涼。“上午已經有兩戶簽約了,現在比例是94.8%,只要再籤一戶協議就能生效。”聽到工作人員帶來的這個消息,幾名居民圍在一起,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居民代表陳嘉隆今年62歲,是冶金廠的老職工,在這裡住了幾十年。他告訴記者,不少居民已經搬離了這裡,大部分房屋現在都是出租或空關。這裡的房屋在建造時就沒有獨立的衛生設施,雖然一些居民在後期搭建了獨立衛生設施,但有的居民到現在仍倒著馬桶。

由於該地塊地勢低窪,一到下雨天就淹水。“前兩天一場暴雨,這裡積水都有50公分了,這麼高。”陳嘉隆用手指著小腿比劃道。

“我是1975年搬到這裡的,一直住到現在,這裡環境太差了,都想改善。”一邊的居民楊昱時補充說道:“每次下大雨,公共廁所就會倒灌,太陽一曬,這氣味別提多難聞了。”

餘阿婆今年90多歲,是第一批搬進冶金新村的居民,和老伴在這裡住了53年,生育3名子女,均已退休。她告訴記者,大兒子已經給他們老夫妻訂好了新房,並預付了定金。大兒子住在三樓,他們夫妻住二樓,方便照顧。現在定金款已經付好,就等著補償款付尾款。

記者瞭解到,除了冶金新村地塊進展迅速外,民豐四村的簽約進度也在不斷攀升,而許安村地塊和民豐新村地塊簽約進度相對較慢。

在走訪中記者發現,還未簽約的居民也有自己的顧慮。一方面,距離簽約期限截止日還有一段時間,有部分居民仍在觀望;另一方面是對能否買到合適的房子仍有顧慮。

市徵收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居民的顧慮可以理解,但是徵收工作的原則和政策具有嚴肅性,不管是早簽約還是晚簽約,補償的標準都不會有所調整。而一旦超過簽約截止期,簽約率仍達不到95%地塊,房屋徵收決定效力就會終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