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源發展規劃六大新看點

2018年7月12日,英國政府就“英國與歐盟未來關係”發表白皮書,是迄今為止英國政府對脫歐立場進行的最系統和清晰的闡述,顯示脫歐進程發展到了新階段。白皮書的公佈,是否意味著英國政壇在爭論不休兩年後終於在脫歐問題上達成共識?白皮書的立場能否為歐盟所接受、能否為達成脫歐協議鋪平道路?在脫歐過程中,英國能否有效防控經濟風險?

英國脫歐戰略是否已經明確

自2016年6月英國脫歐公投起,甚至在公投之前,英國民眾以及政界就針對是否脫歐、脫歐是弊大還是利大爭論不休。“留歐派”認為歐盟大市場對英國經濟至關重要,脫離歐盟得不償失;“脫歐派”堅持要收回國家主權,不願再服從歐盟各項規定與管理。即便公投結束後,兩派的分歧也未能彌合,因而“二次公投”的聲音不絕於耳。在首相特里莎·梅明確表示不會舉行“二次公投”的情況下,就如何脫歐,英國又形成了“軟脫歐派”和“硬脫歐派”。前者主張儘可能留在歐盟單一大市場中,為此願意付出繼續遵守歐盟部分規定的代價;後者強調要完全退出歐盟,全部收回國家主權,然後重新締結與歐盟的關係。兩派各有各的民意基礎,在議會和政府也各有代言人,由於分歧明顯、實力相當,脫歐公投兩年後,英國仍然沒有清晰的談判立場。

此次白皮書的公佈比預期時間晚了幾個月,也讓各方充滿期待。白皮書公佈後,雖然首相特里莎·梅表示政府內部“立場一致”,但英國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脫歐事務大臣大衛·戴維斯及其副手史蒂夫·貝克相繼辭職,顯示出各方意見很不一致。白皮書長達近百頁,核心內容強調英國與歐盟的經貿聯繫,主張成立“貨物自由貿易區”,被認為更多代表了“軟脫歐派”的立場,因而引起了約翰遜和戴維斯這些“硬脫歐派”的不滿和抵制。在白皮書公佈後,為了能使其在議會通過,特里莎·梅又全盤接受了“硬脫歐派”議員提出的修改意見,可見特里莎·梅也是艱難地在兩派之間尋找妥協方案。由於特里莎·梅此前曾提出“威脅”,如果保守黨議員堅持反對白皮書,可能導致大選提前,所以“硬脫歐派”提出的修改案變動有限,主要內容得以保持。也可以說,白皮書是在首相威脅提前大選的高壓下才勉強獲得議會通過的,立場上的分歧並未真正得到彌合。

除“硬脫歐派”的不同意見外,一些“軟脫歐派”也有擔憂和疑慮。根據白皮書,為避免愛爾蘭與北愛爾蘭之間出現硬邊界(即設有海關征稅、邊境口岸、檢查站、檢驗檢疫等實體邊界基礎設施,配備邊防力量,有實體邊界標識的狀態),英國計劃在貨物貿易方面與歐盟“保持現狀”,也就是留在單一大市場。但在服務貿易方面,英國則需要與歐盟重新談判,預計將會面臨一定的進入壁壘。而服務貿易佔英國GDP的79%,尤其是倫敦的金融業,對上述問題倍感憂慮。雖然此次白皮書已經通過,未來英國與歐盟簽署的脫歐協議,還需要英國議會表決,到時各方不同意見又將彙集在一起,能否通過也是未知數。正如愛爾蘭總理利奧·瓦拉德卡所言,“英國政府對任何形式的脫歐方案都難形成明顯的多數支持”。

能否為脫歐協議鋪平道路

英國脫歐公投已經過去兩年多,距離2019年3月底英國正式脫離歐盟的期限也越來越近,脫歐談判進展卻如此緩慢,主要原因在於英國始終拿不出清晰的談判立場。此次白皮書出臺後,英國方面也希望這能成為脫歐協議的基礎。但這可能是英國單方面的想法,從歐盟的角度看,脫歐白皮書和脫歐協議是兩回事。

白皮書發佈後,歐盟脫歐談判首席代表巴尼耶公開表示,需要時間對白皮書的內容進行評估,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實現性。這可能是比較委婉的表態。從白皮書的內容和歐盟其他官員透露出的信息看,這份白皮書很難得到歐盟方面的認可和積極反饋。有歐盟高級官員表示,“白皮書不會成為雙方談判的基礎”。

比如,在談判棘手的愛爾蘭邊界問題上,歐委會官員在閱讀白皮書後認為,英國仍然沒有給出具體的解決辦法。英國不想愛爾蘭和北愛爾蘭之間建立硬邊界,要求不能把北愛爾蘭單獨劃在歐盟的關稅同盟之中,如果這樣的話就意味著“分裂英國”。按照英國的要求,如果要把北愛爾蘭留在關稅同盟,解決辦法只能是把整個英國都划進來,然後由英國代徵進入歐盟商品的關稅。歐盟顯然不願意輕易給英國關稅同盟的待遇,更不願把徵收關稅的權力交給英國。另外,英國在白皮書中只表達了自己的訴求,但對於歐盟關心的人員自由流動問題,卻沒給說法。

歐盟委員會已經要求成員國、歐盟居民以及企業,為2019年3月底的“無協議脫歐”做好準備。事實上,2017年秋天,歐委會就成立了一個“準備工作組”,對歐盟的現有法律進行評估,看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以緩衝“無協議脫歐”的衝擊。從時間上看,英歐雙方需要在今年10月的歐盟峰會前達成脫歐協議,才有足夠時間給歐洲議會和英國議會審批。歐委會則認為,對到期前達成協議“沒有任何把握”。

當然,此前在英國和歐盟談判過程中,雙方還達成了一個“過渡期”的協議。協議指出,在2019年3月底至2020年12月底的這段時間,英國雖不是歐盟成員國,但與歐盟的各項關係保持不變,意味著人員、資金、商品等仍可自由流動,英國也繼續遵守歐盟的各項規定。但上述意向僅僅是一個“君子協定”,沒有任何法律保障;從理論上,任何一方都可以不遵守這個協議。如果到時談判失敗導致雙方矛盾激化,“過渡期”協議也存在被廢除的可能。

英國能否避免經濟大幅下滑

關於脫歐談判,除了時間緊迫外,英國日益嚴峻的經濟形勢也在給政府增添壓力。2018年以來,英國多次下調經濟增長預期,預計今年僅能增長1.4%,明顯低於2016年和2017年的1.9%和1.8%。從GDP結構上看,導致經濟增速下滑的直接原因是投資和消費都出現疲軟。數據顯示,英國私人消費增速從2017年第一季度的2.5%,下降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0.8%;同期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從4.5%下降至1.4%。同時,受脫歐公投以後英鎊貶值和石油價格反彈等因素影響,英國2017年平均通脹率是2.6%,預計2018年平均水平約為2.4%,遠遠高於2016年1%的水平。這說明脫歐進程的不確定性已經對實體經濟產生了影響。

如果未來一段時間談判仍然進展緩慢,甚至出現上面討論的“無協議脫歐”情況,英國經濟進一步下滑的風險會繼續上升。歐盟英國脫歐首席談判官巴尼耶曾警告,如果離開歐盟關稅同盟和單一市場,英國將會面臨不可避免的貿易壁壘。英國劍橋計量經濟學會2018年1月公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在未達成脫歐貿易協定的情況下脫歐,英國到2030年將流失近50萬個就業崗位,以及近500億英鎊(約合4441.55億元人民幣)的投資,英國經濟產出相比留在歐盟中下降3%左右。

在經濟下滑的形勢下,英國的經濟政策也面臨新的挑戰。

在財政政策上,金融危機後,英國雖然未發生債務危機,為迴避金融風險,也大規模削減公共開支,降低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但是,持續多年的緊縮政策在社會層面也引起了一定的爭議。英國財政研究所警告稱,由於英國政府削減福利支出,2021年前,英國將新增40萬貧困兒童。英國紅十字會也認為,財政支出削減和公眾對公共服務的高需求,導致英國的醫療系統正面臨“人道主義危機”。此外,反對黨也藉機對保守黨政府發難。工黨領袖科爾賓將去年格倫費爾公寓火災歸咎於政府削減預算,認為“當你把當地政府預算削減了40%的時候,我們在安全上會付出代價”。

在貨幣政策方面,金融危機後,英國通過寬鬆的貨幣政策維持經濟穩定,2008年起將基準利率從5.25%一直降到2016年的0.25%。2009年3月,英國央行還出臺了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但在2017年11月2日的貨幣政策會議上,英國央行宣佈加息,將基準利率從0.25%提高至0.5%,為金融危機後英國央行首次加息。但在經濟出現明顯下滑的形勢下,英國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步伐也被打亂。今年初,該國央行曾暗示繼續加息,但截至目前尚未採取進一步行動。

總的來看,自白皮書公佈後,脫歐進程進入了新的階段,但未來的談判恐怕會更加艱難,甚至存在“無協議脫歐”的風險。英國經濟將來或許會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