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後冤,清朝人爲她淚漣漣

  曾經在遵化洗湯泉浴的,還有一位著名的遼國皇后蕭氏,就是蕭觀音,她是遼道宗的皇后。但是她的出名,不是因為她有著像前朝太后蕭燕燕一樣的雄才大略,而是因為她無端被人誣陷,含冤而死。

  明末清初大詩人尤侗,在來到遵化湯泉觀看了蕭後梳妝樓以後,寫下了《遼後洗妝樓》一詩,表達了對這位美人皇后的深切同情,灑下了同情的眼淚:“蕭娘美可憐,十香銜冤死。誰歌赤鳳來,朝陽殉燕子。樓下春風吹,淚滿胭脂水。”

  遼道宗懿德皇后蕭觀音,是遼樞密使蕭惠之女,蕭氏世代為皇后家族。從遺留下來的文字中,可以看出蕭觀音善於寫詩,文采極佳,為遼道宗的“紅顏知己”。但是最終她卻遭受朝中奸臣讒害,惹得遼道宗皇帝耶律洪基下旨逼迫皇后自縊,死時僅三十六歲。蕭觀音死後,遼道宗甚至憤怒下令,脫去她的衣服,赤身用藁席包裹送回孃家安葬。

遼後冤,清朝人為她淚漣漣

懿德皇后蕭觀音  圖片採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從尤侗詩中所用典故里,我們可以看到事情大致梗概。

遼後冤,清朝人為她淚漣漣

清初詩人尤侗畫像  圖片採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十香”,皇后蕭觀音被人誘騙,抄寫了據說是宋朝皇后寫的《十香詩》,於是奸臣拿這個手跡作為依據,來誣陷皇后,向皇帝進讒言,致使她銜冤而死。

  “赤鳳”,是漢朝宮奴,漢成帝皇后趙飛燕在宮內與他通姦。趙飛燕在未入宮之前,就有淫亂行為。入宮以後受到成帝寵愛,但不改水性楊花的舊習。《趙飛燕外傳》記載:“趙飛燕私通的宮奴赤鳳這個人,身體健壯並且會輕功,能飛簷走壁,不但與趙飛燕通姦,而且還與同在宮中的皇后妹妹趙合德有染。後來,人們常用“赤鳳”來比喻情夫。

  “朝陽殉燕子”:用唐朝時典故。唐朝張愔,字建封,徐州守帥。關盼盼是當時的名妓,她貌美如花,很有才情。張建封對她十分愛慕,於是以重禮聘娶關盼盼為妾。張愔死後,眾姬妾見大樹已倒,紛紛改嫁離去,只有關盼盼在燕子樓為張建封守節。張愔生前,白居易曾給關盼盼寫詩,後來看望守節的關盼盼。盼盼寫詩表達自己守節的志向,白居易和詩三首。其第三首說:“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墳上來;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說的是,今年春天有客人從洛陽回來,看望張建封的墳冢,回來後和我說,張建封墳畔的楊樹都已經粗得可以做樑柱了,可嘆他寵愛的紅粉佳人卻沒有人去陪伴他!看出白居易詩中的含義,是在諷諭自己。關盼盼覺得十分傷心,遂跳下燕子樓自殺,以身殉張愔。“朝陽”是朝陽宮的簡稱,也就是指正宮皇后蕭觀音。此句說:“做為朝陽正宮皇后的蕭觀音,在別人的逼迫之下,也只能像關盼盼一樣自殺殉情了!”

遼後冤,清朝人為她淚漣漣

懿德皇后蕭觀音  圖片採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淚滿胭脂水”,唐玄宗時宮中粉黛多去華清池洗浴,臉上的胭脂染紅了洗浴用過的溫泉水。尤侗詩裡所說的“胭脂水”自然也是指湯泉水了。洗妝樓下春風盪漾,但是不見了往日風華絕代的蕭觀音皇后,水溝裡流注的,是那些同情皇后的人們淌下的哀傷淚水。

  這位被屈含冤而死的皇后,博得了後來不少文人的同情,不但尤侗作詩為她鳴不平,與尤侗同時的清代詞人納蘭性德,也作詞悼念:“六宮佳麗誰曾見,層臺尚臨芳渚。一鏡空瀠,鴛鴦拂破白萍去;看胭脂亭西,幾堆塵土,只有花鈴,綰風深夜語。”詞中的“胭脂亭”,應該與尤侗詩中所指為一地,也是指湯泉蕭後梳妝樓。

遼後冤,清朝人為她淚漣漣

清初詞人納蘭性德像  圖片採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那麼,遼道宗為什麼要逼迫自己的皇后自殺呢?其中緣由,留待下篇詳細敘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