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微信羣謠言屢禁不止,爲什麼我們的長輩總是能輕易上套?

我自認為我的父母是從來不會跟風轉發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畢竟在他們那個年代的人當中算是有著比較好的教育背景的。而且近些年對微信、淘寶、頭條新聞等認知度都比較高。

直到那天我爸給我發了一條他從我的家人大群看到的消息,我覺得似乎自己託大了。

朋友圈、微信群謠言屢禁不止,為什麼我們的長輩總是能輕易上套?

我趕緊查了一下,似乎......小恆星......嗯......不太對。

朋友圈、微信群謠言屢禁不止,為什麼我們的長輩總是能輕易上套?

朋友圈、微信群謠言屢禁不止,為什麼我們的長輩總是能輕易上套?

這些謠言可以說輕鬆就做到了統治言論,引導認知,比多少網絡營銷啊公關啊做的牛的不是一星半點。歸納來說這些謠言究竟是怎麼樣“爆紅”而且屢禁不止的呢?又怎麼能夠讓長輩輕易上套?

第一,藉助傳統觀念最具備信息傳播公信力的名號。謠言的末尾總是後綴“中央電視臺XX頻道”“北京協和醫院某大夫XXX”“XX廣播電視臺反覆報道”等,別小看這一句話。我們的父輩生長的大背景就是在喇叭廣播的渲染下,再到春晚之所以取悅國民靠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中央電視臺,在一代人心裡,自己逾越不了的大概也就是最權威的信息發佈平臺了。

而這些謠言巧妙運用到這個心理,總是能依託這些看似公信力十足的頻道平臺廣為告知。大家轉載了覺得自己是在做有益的傳播,所以轉發也水到渠成。

朋友圈、微信群謠言屢禁不止,為什麼我們的長輩總是能輕易上套?

第二,謠言具有吸引健康關注的“魅力”。不管是一些有害食物,還是火星恆信輻射之類的傳言,說到底都是跟人的健康息息相關的,因此中老年人互相轉發,希望藉此能稍微避免一些妨害,讓身體稍微好一點點,也不是什麼壞事。

但是涉及重大傳播危害造成社會公眾恐慌、造成受害者直接利益損失的,可千萬不能想都不想就轉了。

第三,是我們最不能拒絕的一點,就是我們的父輩確實老了。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噴湧帶給他們的衝擊遠比我們要大,大到在很多領域他們不知曉的不瞭解的更多了,看到一些信息能證明自己還沒有落伍,或者想給更多年齡相仿的親人朋友看到,轉發也不足為奇。

朋友圈、微信群謠言屢禁不止,為什麼我們的長輩總是能輕易上套?

其實轉發還有很多心理,比如獵奇比如逗樂比如對兒女的孝順問題感同身受等等,但總而言之,我們希望他們能在不違法的範圍內獲得更多開心。

​因為你還沒老,所以你不懂他們的世界。

所以我們接受父輩的朋友圈和群裡的熱鬧,但是請尊重和提醒他們不要因此上當受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