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傳習講堂〕習近平論愛國主義

〔巾帼传习讲堂〕习近平论爱国主义

〔巾帼传习讲堂〕习近平论爱国主义

編前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多次講話中強調愛國,不僅號召全國各族人民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更彰顯了總書記個人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擔當。今天,同您一起感受習近平的愛國情懷。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孫中山先生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麼樣愛國”。我們常講,做人要有氣節、要有人格。氣節也好,人格也好,愛國是第一位的。我們是中華兒女,要了解中華民族歷史,秉承中華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時時想到國家,處處想到人民,做到“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心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維繫著華夏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鬥。5000多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經受住無數難以想象的風險和考驗,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同中華民族有深厚持久的愛國主義傳統是密不可分的。

——2015年12月30日,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上的講話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進行的一系列抗爭,就是中華民族覺醒的歷史進程,就是中華民族精神昇華的歷史進程。

——2014年9月3日,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創新始終是鞭策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力量。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做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實踐者、傳播者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兩院院士是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驕傲、民族的光榮。長期以來,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懷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憑藉深厚的學術造詣、寬廣的科學視角,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冊的重大貢獻。祖國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凝結著廣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們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深厚情懷,都是“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恆的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常寫常新的主題。擁有家國情懷的作品,最能感召中華兒女團結奮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位卑未敢忘憂國”“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岳飛的《滿江紅》,方誌敏的《可愛的中國》,等等,都以全部熱情為祖國放歌抒懷。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一批抗日將領,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國民黨軍“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就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以身殉國的傑出代表。正所謂“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我從小就受這四個字影響。四五歲時媽媽買了小人書,給我講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說刺字不疼啊?媽媽說,雖然疼,但岳飛會始終銘記在心。我記到現在。精忠報國,是我一生的目標。

——2014年5月30日,習近平來到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看到孩子們寫的“精忠報國”的感想

在億萬中國人民前行的偉大征程上,廣大留學人員創新正當其時、圓夢適得其勢。廣大留學人員要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統一起來,把自己的夢想融入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壯闊奮鬥之中,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史冊之上。

——2013年10月21日,習近平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週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愛國,要紮根人民,奉獻國家

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廣大人民群眾堅持愛國奉獻,無怨無悔,讓我感到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同時讓我感到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2017年12月31日,習近平發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賀詞

我們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2017年5月25日,習近平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作出的重要指示

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座標。歌唱祖國、禮讚英雄從來都是文藝創作的永恆主題,也是最動人的篇章。我們要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用生動的文學語言和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裝點祖國的秀美河山,描繪中華民族的卓越風華,激發每一箇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

——2016年11月30日,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要結合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廣大青少年中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宣傳教育,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牢牢紮根,讓廣大青少年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讓愛國主義精神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對祖國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們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和發展的重要條件。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堅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中國的命運與世界的命運緊密相關。我們要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結合進來,尊重各國的歷史特點、文化傳統,尊重各國人民選擇的發展道路,善於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增強中華文明生機活力。

要把愛國主義作為文藝創作的主旋律,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廣大留學人員繼承和發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做愛國主義的堅守者和傳播者,秉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理想,始終把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作為努力志向,自覺使個人成功的果實結在愛國主義這棵常青樹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