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收入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到底還是窮人多

居民收入構成主要包括:工資和薪金收入(即勞動報酬收入),獎金和福利收入、財產性收入以及轉移性收入。對絕大多數人來講,工資是最為主要的收入來源,故可以用工資收入來大致衡量國民財富狀況。

從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收入來看,1978-2017年的年均增速為13.08%,低於全國公共財政收入13.76%的平均增速;再看全國公共財政收入與全國職工工資總額各自佔GDP的比重,自改革開放以來,除了上世紀90年代個別年份外,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均長期高於職工工資總額的佔比,且1998-2010年期間,二者差距逐年拉大,近些年才有所緩和。2017年,兩個比重分別為20.87%和15.7%(參見圖3)。

順便提一句,另有研究表明,全國範圍內約90%的職工只擁有工資總額的不到50%,而其他約10%的高管或壟斷行業職工,卻瓜分了超過一半的工資。這樣對於90%的人來說,他們的工資總額佔GDP的比重與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相比,自然更加懸殊。

到底還是窮人多。

老百姓的收入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到底還是窮人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