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收到絕交信怎麼辦?這些套路讓TA成爲宇宙最受歡迎寶寶~

孩子收到絕交信怎麼辦?這些套路讓TA成為宇宙最受歡迎寶寶~

小塾同學最近看到幾封

「熊孩子的絕交信」

笑出淚花了有木有!

“我考上大學,我結婚……你也不用來祝賀”

(現在的孩子想的真遠啊~)

孩子收到絕交信怎麼辦?這些套路讓TA成為宇宙最受歡迎寶寶~

“你忘記這個世(界)有我

我忘記這個世(界)有你”

(這文風,瓊瑤奶奶關門弟子無誤!)

孩子收到絕交信怎麼辦?這些套路讓TA成為宇宙最受歡迎寶寶~

同伴關係對孩子很重要!

這些文字雖然幼稚,但孩子的感受是真切的。

有一份研究顯示,相比父母而言,小孩子其實更願意和朋友分享快樂、尋求幫助和相互保守秘密,因為友誼是兒童情感支持的重要來源!

其實呢,大多數人從3歲左右開始,就不再像以前那樣愛黏在媽媽身邊了,而是更喜歡找同伴玩,融入小夥伴的團體之中。

孩子能從同伴那裡獲得更多社會交往技能。

孩子從你那裡得到東西是很容易的,而要從小朋友那裡得到東西就不大容易了。正是這種差異,促使孩子學會理解彼此的觀點,互相協商、妥協和合作,發展出能適應社會的行為模式,從家庭走向社會。

同伴關係的建立過程

許多父母會以為,孩子一進入學校,就自然學會和同伴交往。其實不是這樣的。有社交的環境並不一定就有社交行為。

在學校,孩子需要主動去跟別的小朋友產生連接,才能建立起關係來。

這種連接方式,可能是分享食物、玩具等。可是,慢慢地孩子就會發現,通過分享物品的方式,得到的朋友是短暫的:沒東西給你,你就不和我做朋友了~>_

而到4歲時,孩子和某某能做好朋友是因為:我們都喜歡騎單車,我們都喜歡玩過家家……

孩子們建立了心理上的連接:志趣相投,相互理解和喜歡。這個時候,真正和諧的同伴關係就建立起來了。

如果孩子在交友方面遇到問題,爸爸媽媽不要覺得是小事情。

積極的同伴關係都植根於家庭,要幫助孩子結交同伴,爸爸媽媽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教會孩子與同伴打交道

1

為孩子創造社交氛圍

現代生活節奏快,鄰里之間無暇來往,孩子建立同伴關係的機會就少了很多。所以,爸爸媽媽要主動為孩子創造社交氛圍。

● 要多帶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 主動和別人打招呼;

● 買了新書、新玩具,過生日……提醒孩子邀請鄰居家的孩子或同學到家裡玩。

孩子與夥伴玩耍的時候,家長在一旁照看就行,不要過多地主動介入他們的交往過程中,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就好。

如果孩子把家裡弄髒弄亂了或出現一些小矛盾,也不要當面指責他們,更不要禁止他們在家裡活動,這些都會妨礙孩子建立友誼,以後再邀請,小夥伴們就不願意來了。

2

鼓勵孩子接觸不同的群體

天性相似的孩子往往會相互吸引,所以爸爸媽媽可以鼓勵孩子接觸有交集的朋友,來自學校的、來自興趣班的、來自社區的等等。

注意了,孩子交友,取決於孩子的需求,而不是父母的需求,如果孩子不能和家長非常認可的小朋友玩到一塊,那也不必非要把他們湊到一起。

另一方面,彼此差異較大的孩子也能夠建立較為親密的關係,學到更多東西。

● 比如,和同齡孩子交往,他們可以學會與同伴溝通合作的技能。

● 與比自己大的孩子交往,他們可以掌握更多的交往技能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 與比自己小的孩子交往,他們就會變成大哥哥大姐姐,學會照顧別人。

孩子在和別人相處時,常常發生以物易物的行為,這時候,爸爸媽媽們不要用成人的價值觀去判斷值不值,也不必在意“吃虧”或是“佔便宜”。

你的評價會影響孩子的判斷,一個時刻擔心會不會被騙,總是計算值不值的孩子,怎麼會敞開心扉去與他人交際呢?

3

從小培養孩子的社交技能

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使用社交技能。

比如:

● 提示孩子餐前擺放碗筷,餐後擦桌子;

● 父母上下班的時候懂得送別和迎接;

● 家裡來了客人,學會打招呼;

● 想參加某個遊戲時,教他問“我可以和你玩嗎?”

● 同時讓他觀察,正在遊戲的小朋友需要什麼?

● 啟發他為別人提供東西,從而獲得共同遊戲的機會。

準確來講,3歲並不是孩子社交的開端,而是孩子在3歲以下時獲得的社交能力第一次應用在家庭以外的地方。

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忽視3歲以下對孩子社交能力的教育,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會被寶寶記住並模仿,要注意做好表率哦~

4

幫助孩子解決夥伴間的矛盾

矛盾發生時,爸爸媽媽們不要激化矛盾,應該教會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有的家長會擔心自己的孩子吃虧或者受傷,這是正常心理,但一定不要小題大做。

其次,孩子間的矛盾通常錯不在一方,家長不要武斷判斷誰對誰錯,要對問題充分了解,給他們機會自己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然後再告訴Ta處理方法。

然後,孩子有情緒,要先接納他,安撫好後再引導。

如果遇到對方家長難以溝通、不依不撓,先安撫孩子就格外重要。

因為幼小的孩子分不清是非對錯,會認為是自己闖禍,引起緊張、膽怯的負面情緒,影響到孩子的自信。

如果孩子經常與人發生衝突,請不要定論是孩子道德品行不好,而是要去分析原因,培養他的社交能力。

作為家長,幫助孩子交友的目的不是讓他跟誰玩、不跟誰玩,而是幫助孩子作出判斷,教他如何選擇朋友,如何處理交往中發生的問題,最後才是幫助孩子做出決定。

怎麼樣,這些tips是不是很有用呢?

爸爸媽媽有其他的親子煩惱也可以在文章後留言討論

小塾同學會請專業的老師給您出謀劃策哦!

— END —

i²國際私塾,專注於為

3~12學員提供全外教、國際化的英語學習課程。i²國際私塾聘請具備TEFL、TESOL等國際英語教師證書的歐美專業外教,同步歐美權威課程體系,以全外教4-6人小班教學模式,培養具備5C能力(跨文化溝通力、溝通能力、創造力、批判性思維、合作精神)的國際菁英人才。

目前,i²國際私塾擁有資深外教近1000名,在全國17個城市開辦直營校區88家,已為近5萬家庭提供國際化教育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