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教育精神 做有情懷的老師 教育幫扶在行動

在對口結對幫扶禾黃村貧困戶中,有一群年輕的老師,他們的幫扶工作突出教育特色,在扶智上狠下功夫,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應。

重拾教育精神 做有情怀的老师 教育帮扶在行动

給貧困學生髮放文具

今年以來,大福完小老師共計為禾黃村貧困學生送去了總價值3000元的學習用品和體育器材,還免費開設形式多樣、活潑有趣的興趣班,這些活動不僅增添了貧困學子的生活樂趣,還帶給他們知識。此外,他們還積極參與村級社會治理,4月份,完小與禾黃村委共同牽頭組織“小手牽大手,共創鄉風文明”的遊行宣傳活動,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陳規陋習和歪風邪氣,為該村的鄉風文明建設營造了良好氛圍。

重拾教育精神 做有情怀的老师 教育帮扶在行动

豐富多彩的興趣班

這些行為不由得讓人想起了興起於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鄉村建設運動,當時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中國的問題主要在農村,實質是文化教育問題,改造鄉村即是改造教育。梁漱溟先生認為一點點的建設,無非是一點一滴的教育,教育即鄉村建設。雖然因為種種歷史原因,這場運動以失敗告終,但依然給人無限啟迪和遐想。

重拾教育精神 做有情怀的老师 教育帮扶在行动

小手牽大手,共建美麗鄉村

駐村幫扶隊員黃紅老師說:“行動多多少少受到先輩們的啟發,我們是重拾先輩們的精神,繼續前行,不同的是,在全民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新時代,我們走得更加堅定、自信,道路更廣闊。”

幫扶隊長龔元秋認為,精準扶貧工作,教師大有可為,要做有情懷的老師,自覺回應社會關切,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把課堂搬到鄉土大地上,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教育所獨有的力量!

重拾教育精神 做有情怀的老师 教育帮扶在行动

撰稿丨聶英棟

關注家鄉發展 支持家鄉建設

安化縣大福鎮人民政府運營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