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城隍是如何保護百姓的?城隍神的故事

上海城隍霍光的故事

很早以前,有一年大旱,上海金山一帶的農田幹得開裂,田裡的禾苗都快要枯死了。農民們急得心裡像著了火似的,整天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卻也拿不出辦法來,只得唉聲嘆氣:“唉!要是能把黃浦江的水引到這裡,就可以用水車裡的水澆田了。”

各地城隍是如何保護百姓的?城隍神的故事

“說得到輕巧,開這麼大一條河,得幹多少年呀!”正在這時,“霍”地站出來一位虎背熊腰的黑臉大漢,他說:“把這件事交給我吧,我保管一夜工夫就開好。”

“一夜工夫?”大家都簡直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人甚至還忍不住笑了出來。但是也沒有別的辦法,就隨他去吧。

第二天早晨,農民們奔到田裡一看,啊呀!果然,一條清澈的河流從黃浦江分出來,灌溉了幾千畝良田。

各地城隍是如何保護百姓的?城隍神的故事

這時候,大家才知道那黑臉大漢原來是漢朝大將軍霍光

顯靈。他帶領子子孫孫開河灌田,解救了這場災難。於是,人們就修築了城隍廟,鑄造了霍光將軍的神像供在大殿。而那條河則被稱為新開河。

居庸關都城隍的故事

明萬曆年間,即15 7 3年—16 1 9年期間,中國出了一位民族英雄名叫孫祖壽。他的先祖孫賢曾跟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打天下,因此從小敬仰祖宗,尊崇城隍徐達。因為他身材高大魁梧,相貌英俊,崇尚節義,人們都以“彬雅”美稱他。

1604年,孫祖壽求祭於居庸關都城隍,夜夢中舉,結果考中武進士,擔任保鎮固關的守備。他不忘祖上和城隍教誨,訓練軍隊,開辦學校,讓城中子弟都來上學。並制定鄉規民約,明確提出孝敬長輩、兄弟友愛、鄰里和睦相處等具體要求,並監督執行,使風俗民情漸漸淨化。

各地城隍是如何保護百姓的?城隍神的故事

四方百姓得到消息,紛紛要求到居庸關定居,孫祖壽捐出自己的薪俸,蓋了380間房子讓他們居住。孫祖壽為官清正廉潔,自律甚嚴,對自己的兒子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孫祖壽初到居庸關,忽染重病,妻子張氏割下手臂上的肉為其療疾。

後來孫祖壽病癒了,其妻卻死了,孫祖壽為紀念其妻,終身不再接近婦人。後來孫祖壽在與清軍的激戰中不幸被流矢射入前額,壯烈殉國。

朝廷為之震驚、哀悼,賜其“廉威忠勇”四個字,詔命府、州為其立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