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竹竿,數米絲線,還記得兒時在溪頭池邊垂釣的快樂日子嗎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每次讀到這首詩,不禁莞爾,這幾乎就是我童年時期釣魚的寫照啊。這樣的情景,相信有不少朋友都和我一樣親身經歷過,那些在鄉間無憂無慮快樂玩耍的日子真是值得懷念啊!

我記得兒時釣魚的時節,大多在夏天。北方氣候偏幹,春天溪水池塘化冰後水量寥寥,魚兒自然也不怎麼活動。一到夏天,氣溫升高,雨水也豐沛起來,各種魚兒這時候就開始活躍起來,這才是適合釣魚的時節。

那時候的漁具全是我們自己做的,以現在的眼光看來,簡陋的不忍直視。一根高過頭的細竹竿,在頂梢上纏一段母親縫衣服的絲線,線的下方綁一小段白色的秫秸或者鵝毛做浮漂,然後在線的末端栓上一個小小的魚鉤。 這個魚鉤是母親用縫衣針做的,用鉗子捏住針鼻,在蠟燭的焰火中燒紅,然後迅速的彎成鉤,就做成了一個簡易的釣鉤。

有了漁具,我便開始找魚餌,小時候我和玩伴們用的最多的就是蚯蚓,再沒有比這更好的魚餌了。蚯蚓十分的容易尋找,只要在比較肥沃的泥土中隨便剷起一塊土,裡面便有好幾條。我們把抓來的蚯蚓放在玻璃瓶裡,然後扛著魚竿提個小桶,結伴來到小溪旁或者池塘邊。

一支竹竿,數米絲線,還記得兒時在溪頭池邊垂釣的快樂日子嗎

小魚

那時候的水不存在汙染,魚兒很多,而且很容易釣到。溪水裡一般是那些行動敏捷,遊動迅速的魚,比如馬口、白條之類的,或者是一些兇猛貪吃的蝦虎魚、麥穗魚,這是我們最喜歡的釣魚場所。小時候釣魚根本就沒有那麼多講究,甚至都不在乎能釣多少,只要有這個過程就很高興。那會我們發現,在洪水退後水流湍急的地方,很容易釣到那些遊的飛快搶食兇猛的魚,將魚鉤魚線拋到激流上方順水而下,會有一群魚追逐魚鉤搶著吃蚯蚓,這個時候,只要看到魚漂猛地沉入水中,然後急速扯起魚線,十有八九就釣到了。

當你提起魚線,看到像銀刀一般的魚兒在線的一端掙扎甩動,心裡不知有多麼的喜悅與興奮!多數時候我們會將魚兒收回,但是縫衣針做的釣鉤有一個缺陷,那就是沒有倒鉤。有時候魚兒掙扎的厲害,在收起的過程中,力氣大的魚兒活蹦亂跳,經常會脫鉤,只見銀光一閃,魚兒又跌回水中,飛速的逃走了。然而有些魚兒是真不長記性,脫鉤後還是忍不住誘惑,依舊來搶食帶魚鉤的蚯蚓,它也不可能每次都好運,依然有被我們釣到的時候。

一支竹竿,數米絲線,還記得兒時在溪頭池邊垂釣的快樂日子嗎

馬口

至於池塘水灣等地方,有時候我們也會去釣魚,不過真的不如洪水退後水流湍急的溪水中釣魚來的刺激與緊張,池塘釣魚更像是一種博弈和耐心的比拼。兒時的我們很少能安靜的坐下來釣魚,等多日不下雨了,溪流的水減少了,我們才會到池塘邊釣魚。

一支竹竿,數米絲線,還記得兒時在溪頭池邊垂釣的快樂日子嗎

泥鰍

在池塘中的魚,大多比較安靜,不太熱鬧。它們膽子很小,謹慎而又挑剔,通常是鯽魚、鰟鮍魚多一點,然後會有泥鰍。然而,池塘裡還有一群匪徒一般的小魚,它們搶食也十分的張狂,甚至肆無忌憚,不管是什麼魚餌,來者不拒,這些傢伙一種是麥穗魚,另一種就是刀鰍。

麥穗魚一般是結成一群活動,可以說它們是池塘裡的潑皮無賴,幾乎是無所不食,無所不搶,一點米渣掉下去,它們會搶破頭,丟片菜葉進去,它們也會爭搶,當然,葷腥是它們的最愛。我曾經一次帶的蚯蚓不多,在池塘中遇到了一群麥穗魚,結果蚯蚓被搶吃光了,我只好找了幾隻田螺捏碎,掛在鉤子上繼續釣,它們依舊瘋狂搶食,最後,我居然釣了一小盆麥穗魚!

一支竹竿,數米絲線,還記得兒時在溪頭池邊垂釣的快樂日子嗎

麥穗魚

刀鰍我小時候十分的討厭這個傢伙,因為這個魚有點邪惡,長長的身子看起來像泥鰍,背後居然是一排長而硬的刺,還有那尖尖的嘴巴,看起來讓人十分的不舒服。這個魚咬鉤也是十分的兇猛,直接上去就是一口,拖了就跑,等你拉回來的時候,發現是一個比刀子還要鋒利的傢伙在線上亂扭,好不容易弄下來,才發現鉤子被它吞進了肚子中!要弄出魚鉤,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弄死它再拿出來,不然讓它背後的刺給你手上來一下子,有你好受的!

一支竹竿,數米絲線,還記得兒時在溪頭池邊垂釣的快樂日子嗎

刀鰍

如今不在家鄉久矣,聽說老家的小河居然乾涸了,那些伴隨著我度過童年的小魚們,我怕是再難見到它們了,一聲嘆息!

我是一樹白花,寫一些記錄鄉村生活的小文章,喜歡的朋友請關注我,感謝朋友們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