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韶城書香四溢|2018南國書香節韶關分會場開幕側記

一座城市因書香而美麗,因閱讀而充盈,因文化而富有。8月17日,2018南國書香節韶關分會場正式啟動。當人們將每日晨起刷微博、微信“培養”成一種“習慣”的今天,當人們以為傳統出版物早已遠離自己生活的時候,南國書香節來了,攜一縷翰墨之香,引得滿紙菸雲。

本屆南國書香節韶關分會場以青少年為重點,以培養閱讀風尚、營造書香氛圍為主線,圍繞主線,一場“文質彬彬”而又充滿古風古韻的開幕式躍然呈現。

隨心而行 演出文化深意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千百年來家喻戶曉,流傳至今。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形式,便於孩子們輕鬆記憶。同時,將中國傳統文化以及民間教育典故不知不覺灌輸於孩子們的思想習慣之中。在今天開幕式的舞臺上,曾經在課堂中,被同學們搖頭晃腦背誦的《三字經》,加上了配樂,被編成了國學舞蹈。

這一刻,韶城書香四溢|2018南國書香節韶關分會場開幕側記

圖:汾沫町

“老師把國學和排舞結合到一起,讓我們一下子就記住了《三字經》裡的內容。”小演員陳柳吟人如其名,平時在家就非常喜歡閱讀古典詩歌,但自覺背誦詩詞還是有點壓力。自老師將經典與舞蹈結合起來後,讓她收穫了意想不到的背誦效果。

相比幼兒國學舞蹈《三字經》的活潑跳脫,由廣東北江實驗學校同學們帶來的詩歌朗誦《美哉!詩經》則顯得大氣凜然,令人動容。“《詩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積澱了豐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具有不朽的詩史意義。當聽說要在書香節這樣一個文化氣息濃厚的舞臺上表演時,我們第一時間就想起了它。”該節目指導老師李思欣如是說。

身體力行 播撒文化種子

我市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上更提出了推動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目標。書香文脈深深浸潤,翰墨書香縈繞指尖,充盈著每一位閱讀者的人生。

在開幕式上,獲得2018年度韶關市“優秀書香之家”的廖定增、林秀瓊家庭就是我市“書香門第”的一個縮影。林秀瓊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教師,她深知書本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所以她很早就開始培養孩子閱讀。

“我們是從陪讀入手,培養孩的閱讀興趣。我們從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讀書給她聽,等她長大一點,習字之後,我們就改為陪她一起讀書。因為孩子會模仿成人的行為,當她看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安安靜靜在看書時,自然就能靜下心來,將書讀進腦子裡。” 林秀瓊說。

在家庭環境的薰陶下,今年10歲的廖貝貝已經養成了睡前閱讀的好習慣,她表示,自己現在最愛看的就是推理小說,因為讀這類書可以鍛鍊到自己邏輯思維能力。另外,她還告訴記者,自己今天來書香節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幫媽媽給弟弟選幾本幼兒讀物,在弟弟睡前都給他聽。

除了在家裡面閱讀,近一年來,風度書房漸漸成了韶城市民閱讀的一個新選擇。而在這些自助式的書房裡,一直活躍著一群愛讀書、講文明、樂奉獻的志願者,在今天的開幕式上,我市也對他們中的優秀者進行了表彰。湛詠竣是這次韶關市風度書房“十佳志願者”獲獎者中年齡最小的一位。

這一刻,韶城書香四溢|2018南國書香節韶關分會場開幕側記

圖:xueli

今年8歲的他從最初的學校發動,家長帶領,到現在可以自己獨立完成桌椅保潔、圖書歸位,湛詠竣媽媽覺得孩子在風度書房裡不但學習了知識,還“長大了”。

“他一直以來膽子都很小,從不會主動和陌生人溝通。但書房志願者有一項工作就是勸諭在書房裡嬉戲打鬧的讀者。剛開始他是不敢的,後來在其它志願者的鼓勵下,才有了第一次嘗試。”湛詠竣媽媽說。

志願先行 文化催生文明花

除了有來接受表彰的風度書房志願者,記者還看見一群身穿紅色T恤的文化志願者奔走於會場四方。記者看到,單單一個上午,這群志願者就完成了舞臺佈置,場館指引,諮詢解答,為參與活動的市民派發禮品、給獎券蓋章等等一系列指定動作。

這一刻,韶城書香四溢|2018南國書香節韶關分會場開幕側記

圖:劉福賢

據文廣新局工作人員介紹,活動開展前,承辦方通過廣東i志願服務平臺招募、組建了這支由60多位不同領域、不同年齡的熱心人士構成的書香文化志願者服務隊,為市民提供文明引導、活動指引、閱讀指導、創文宣傳等相關服務。他說:“我們今年在5樓展覽區設置了一個總服務區,市民有任何需要都可以前去尋求志願者的幫助。”

我市當前正在深入推進文明創建工作。市委書記莫高義在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上指出,要始終堅持“為民創建、創建為民”理念。文明創建,志願先行,書香文化志願者們是南國書香節上的善美代言人。

文字內容:韶關日報記者 黃俊 薛柏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