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專利申請戰」

據新浪財經報道,在國內,平安、騰訊、華為、阿里、百度、國家電網等企業近年來都在搶佔區塊鏈技術高地,通過數量的對比,公開資料統計顯示,中國平安區塊鏈專利申請達到95件,國家授權6件,其中海外專利申請24件,超過BATJ。

而在五個月前,人民網報道,中國央行區塊鏈專利數量全球居首。

區塊鏈“專利申請戰”

從2009年至今,全球公開的區塊鏈相關的專利家族約3500個,專利申請數超過5000件,中國企業佔一半。在國內,平安、騰訊、華為、阿里、百度、國家電網等企業近年來都在搶佔區塊鏈技術高地,

區塊鏈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共識機制,而巨頭在區塊鏈專利的共識就是區塊鏈是下一個風口,就看自己能不能抓住了。於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區塊鏈專利爭先賽正在打響。無論是BATJ等互聯網巨頭,還是以中國央行。平安為代表的金融巨頭,都在持續發力。

區塊鏈“專利申請戰”

央行:國家出手

根據國內機構發佈的"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前100名)"顯示,3家"央行系"金融機構的全球專利總數達68件,其中,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擁有區塊鏈相關專利33件,排名第三;中國人民銀行印製科學技術研究所擁有相關區塊鏈專利22件,排名第八;中國人民銀行下屬企業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擁有相關區塊鏈專利13件。

區塊鏈“專利申請戰”

騰訊:公益和遊戲

2016年5月,微眾銀行就在深圳參與發起了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金鍊盟。目的是共同開發適用於金融機構的聯盟區塊鏈。2017年4月,騰訊發佈了《騰訊區塊鏈方案白皮書》。同時在4月份騰訊也推出 了區塊鏈落地"公益尋人鏈",第一次實現各大公益平臺的信息共享。騰訊區塊鏈行業解決方案底層完全自主研發,擁有多項核心專利。相較國外區塊鏈技術的引進,騰訊區塊鏈方案在實際應用中將更加安全可控。依託於騰訊的微信支付、QQ錢包、財付通的分佈式系統和海量支付能力、高併發處理能力,以及超過12年的支付賬戶與金融業務經驗,方案在高性能、高安全性、高速接入、高效運營等方面表現出了技術優勢。

8月10日,深圳國貿旋轉餐廳開出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據瞭解,該區塊鏈電子發票是由深圳市稅務局主導、騰訊提供底層技術和能力所打造的。

今年以來,騰訊向商標局申請了"infcoin"、"波幣"、"波丸"、"Qbanking"、"Linkbankin"、"波洞星球"、"波洞星" 等多件和區塊鏈相關的商標;360推出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版權平臺"圖刻";百度早在今年4月就上線了區塊鏈項目"圖騰",並且在7月份申請了多件"圖騰"商標;阿里則從2016年就開始註冊區塊鏈項目相關的商標,在阿里名下的"螞蟻區塊鏈"商標有19件,目前阿里以螞蟻金服名義在全球申請的區塊鏈專利有54件。

區塊鏈“專利申請戰”

阿里巴巴:支付、溯源

在2017年在全球區塊鏈專利排行榜上以54項專利名列第一。早在2016年4月29日時,阿里巴巴就已提交了"螞蟻區塊鏈"的商標申請。之後又陸續註冊了"螞蟻區塊鏈"的各類商標,並於2017年2月提交最後一個商標。其範圍也主要覆蓋在醫療健康等領域。

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曾多次公開表示,螞蟻金服區塊鏈只用來解決有社會價值的實際問題。螞蟻金服區塊鏈此前的落地場景也都是剛需場景:公益善款溯源、保險賠付溯源、商品正品溯源、房屋租賃溯源、跨境匯款等。

6月25日,螞蟻金服宣佈渣打銀行成為其核心夥伴銀行,渣打銀行幫助螞蟻金服推出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跨境匯款服務。渣打銀行將為AlipayHK以及菲律賓持牌電子錢包GCash提供結算服務,幫助兩個電子錢包互相的即使款項轉賬,完成中國香港和菲律賓兩地之間的匯款,這項服務將首發於香港和菲律賓推出。

8月20日,《證券日報》報道,螞蟻金服區塊鏈攜手航天信息,已經在悄然試水區塊鏈醫療電子票據服務,過去兩週,已經有近60萬張醫療電子票據主動發送給患者或被患者掃出。

8月18日,馬雲在在阿里巴巴杭州總部接見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區塊鏈和互聯網在未來20年將重構世界金融系統。

區塊鏈“專利申請戰”

中國平安:低調潛行

5月10日,在"論道陸家嘴·高金論壇"上,中國平安集團總經理任匯川指出,區塊鏈為平安集團四大核心技術之一

因此,平安集團在區塊鏈技術專利申請上領跑國內所有金融科技公司,而相關資料進一步顯示,平安的區塊鏈專利大多掌握在旗下金融科技獨角獸——金融壹賬通手中。

區塊鏈“專利申請戰”

2018年初,中國平安對壹賬鏈產品進行完善,發佈了BaaS(區塊鏈應用解決方案)平臺"壹賬鏈"。壹賬鏈是全球首項區塊鏈可授權共享技術,降低了中小金融機構建立區塊鏈底層服務成本。目前,壹賬鏈已經與平安銀行、渣打銀行、汽車之家、紅星美凱龍等十家機構合作。

2018年2月壹賬通完成6.5億美元首輪融資,投資方主要是IDG、SBI等境外投資者為主,融資完成後壹賬通估值達80億美元,成為中國平安旗下金融科技服務業務的重要平臺。

截至目前,壹賬通業務覆蓋了468家銀行,1890家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建立1.7萬以上的區塊鏈節點,並在醫療、房產行業建立房產交易平臺,區塊鏈已徹底走進到我們的生活。

直到最近,海外媒體的報道讓金融壹賬通在區塊鏈領域的實力展現在聚光燈下。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香港金管局將於9月上線一個區塊鏈支持的貿易融資平臺,將包括匯豐和渣打在內的多家銀行連接起來。平安金融壹賬通成功獲聘為香港貿易融資平臺的技術服務提供商,為該平臺的生產部署提供支持。據瞭解,金融壹賬通在香港金管局項目直面上的競爭對手是包括與埃森哲、R3等在內的世界頂級技術公司。

專利爭奪戰放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上可以說釋放了一個積極的利好,正當幣圈涼涼,投資者不知道未來在哪裡時,中國巨頭企業在區塊鏈專利申請賽道上的你追我趕,讓大家對未來的區塊鏈會更有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