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秦缪公VS由余!没有刀光剑影,只有智慧的光芒

对话:秦缪公VS由余!没有刀光剑影,只有智慧的光芒

一、背景介绍

崤山之战及彭衙之战后,秦晋交恶,戎王为了国家利益,派遣由余(原为晋国贵族,避难到西戎)出使秦国,意图加深秦晋之间的矛盾,于是就出现了秦缪公与由余关于治国之道的辩论。

二、第一回合:对于“宝物”的辩论

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史记·秦本纪》

1、秦缪公抛砖引玉,试探由余。

(1)炫示宫室和积蓄的财宝:这是驴牌的包,那是“去年买了个表”,那个是“带你装B带你飞”的跑车……总之,秦国很有钱,财力雄厚。有点类似企业参观的时候,招待者介绍企业有多少固定资产、账面有多少现金等;也类似土豪的金链子、玉镯子、大金戒指等,恨不得把全部身家都穿戴在身上,好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很有钱。

(2)这一行为也可以看作是藏拙:秦缪公故意表现的像个大老粗,但实际上心思缜密着呢。通过炫耀财富来展示国家实力,威慑西戎,但对于真正的国之重器,则秘而不宣。追问一句,秦国之前那么弱小,现在强大了起来,怎么强大起来的呢?这才是核心秘密武器。

对话:秦缪公VS由余!没有刀光剑影,只有智慧的光芒

秦缪公与由余

2、由余守中带攻。

(1)首先diss秦缪公炫示的财宝,这些都是百姓的血汗,并不值得炫耀。

(2)潜台词是:小人以财物为宝,君子以美德为宝,君主以国家大治为宝,而国家大治最主要的是人才和制度。当着真人,不讲假话。大家都是聪明人,没必要玩那些套路了。

第一个回合结束,秦缪公试探出了由余的水平,由余也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两位高人惺惺相惜,对话的内容进一步深入。

三、第二个回合:对于“古今中外”治国理念的辩论

缪公怪之,问曰:“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由余笑曰:“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及其後世,日以骄淫。阻法度之威,以责督於下,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於上,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於灭宗,皆以此类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 ——《史记·秦本纪》

1、秦缪公的质疑:中原各国借助诗书礼乐和法律处理政务,还不时地出现祸乱呢,现在戎族没有这些,用什么来治理国家,岂不很困难吗?秦缪公的发问,有一种自我优越感,也暗含着对戎夷的轻视。

对话:秦缪公VS由余!没有刀光剑影,只有智慧的光芒

坐而论道

2、由余的笑对:你所引以为傲的“礼乐法度”,恰恰是国家祸乱的根源所在呐!

(1)对中原各国治国理念的分析:用礼乐引导民众正向的行为,领导者以身作则,实现了小治;但是到了后代,君主日益骄奢淫逸,引入法度限制民众的行为下限,对自身的定位为管理者,导致上下互相怨恨。

宗教及企业治理也都有类似的设计,比如宗教中的天堂和地域,企业治理中的奖励与惩罚,看起来很好,但毕竟有迹可循,不如浑然一体的好。

对话:秦缪公VS由余!没有刀光剑影,只有智慧的光芒

领导和管理者的区别

(2)对西戎治国理念的分析:在上位者怀着淳厚的仁德来对待下面的臣民,臣民满怀忠信来侍奉君上,整个国家的政事就像一个人支配自己的身体一样,无须了解什么治理的方法,这才真正是圣人治理国家啊!西戎的治国理念,有道家“无为”的思想,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也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第三重境界(但从后来的历史来看,应该是处于第一重境界),套用一个比较时髦的词汇叫“混沌管理”,“混沌”是与“精准”相对应。

对话:秦缪公VS由余!没有刀光剑影,只有智慧的光芒

四、辩论结果:秦缪公被由余的才华征服!

由余对“古今中外”治国理念的分析研究,其实不只是对春秋之前历史的总结,中国后来近两千年的古代史,都没能逃出这个框架,总结概括起来就是儒家、法家和道家三种治国理念。所谓乱世用法家,治世用儒家,盛世用道家,但更多的情况是内法外儒,即做法家的事,得利;说儒家的话,得名。

至此,秦缪公被由余的才华征服!

点评: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聪明的领导,需要的不是奉承,而是不同的视角和观点。

朋友们是怎么看秦缪公与由余的对话呢?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互动!领导发现人才,应该怎么做?且听下回分解。


本号特点:英雄权谋+厚黑历史+现代商业

欢迎友友们关注、互动及转发,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源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