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說說土耳其的前世今生……

2015年,俄羅斯一架蘇-24戰機被土耳其軍方擊落,2016年土耳其爆發政變,恐怖襲擊……近來又里拉崩盤,土耳其一直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今天生活e號角就帶大家瞭解下土耳其的前世今生。

土耳其共和國位於亞洲西部,地跨歐、亞兩洲,東北至俄羅斯,東抵伊朗,東南與伊拉克、敘利亞接壤,西與西北和希臘、保加利亞相鄰,西及西南臨愛琴海和地中海,北瀕黑海。其地理位置極為重要,處在歐亞十字路口,常以“咽喉”喻之。

據信,土耳其人的祖先是突厥人,說到突厥汗國那可就和中國歷史有剪不斷、理還亂的淵源,堪稱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共同的隔壁老王。

公元6世紀初,突厥從阿爾泰山南麓興盛並建立汗國。隋開皇二年(582年),突厥南侵,但被隋軍擊敗,隨後在隋文帝挑撥分化及軍事打擊下,突厥分裂東、西突厥兩部,說好一起走下去的突厥就這樣被大隋生生拆散。更可嘆的是在隨後的公元7世紀,唐先後擊敗東、西突厥,並把東突厥摟在懷裡,西突厥的一支只好西遷,開始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西遷的突厥人來到了小亞細亞(順帶一提,差不多同時還有一個人也在向著西方出發,他就是玄奘),並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建立了塞爾柱帝國、羅姆蘇丹國等一系列政權,並皈依了伊斯蘭教。

【地中海就是後花園】一個叫奧斯曼一世的牛人馬上就要登上歷史舞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帝國悄然在小亞細亞半島上發展壯大。自奧斯曼一世以後的各位帝國君主,都在竭盡自己所能發展帝國的力量,用兵小亞細亞、東南歐等地,甚至逐漸蠶食拜占庭帝國的領土。此時的拜占庭帝國剛剛從被天主教兄弟背後捅一刀(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在威尼斯人的慫恿下,轉而攻打君士坦丁堡,在搶劫和破壞後血腥屠城三天)的陰霾中走出來,國家羸弱不堪,原先的大片國土已丟失殆盡,僅剩王城附近的一小片區域(不禁讓人想起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的命運)。

奧斯曼帝國在經過九任君主的開疆拓土,傳到第十代君主蘇萊曼一世時,達到全盛。蘇萊曼一世繼續向外擴張,先後6次出征匈牙利,圍攻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數次遠征伊朗,奪取巴格達。奧斯曼軍事封建帝國極盛時,領土北面從奧地利邊界直至俄國境內,西界非洲摩洛哥,東迄亞洲高加索和波斯灣,南境一直伸入非洲內地,囊括今歐、亞、非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土地,領土面積約600萬平方公里。


四面楚歌,說說土耳其的前世今生……​(全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知道,美國的國土面積是900多萬平方公里,但其地理位置優越,所謂“東西兩大洋,南北無強敵”。反觀當時的奧斯曼帝國,很難想象,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十字路口,四鄰虎視眈眈,仍能擁有6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當年國力確實可見一斑。

四面楚歌,說說土耳其的前世今生……​(蘇萊曼一世、美豔妖后洛克塞拉娜、紅鬍子海盜巴巴羅薩·海雷丁,圖片來自網絡)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蘇萊曼一世後的200多年間,奧斯曼帝國漸趨衰落。生活e號角總結的關鍵詞是:專制統治下民怨沸騰、對外戰爭失利、西方列強入侵。多麼熟悉的關鍵字,初中近代史講清晚期時都會提到的,屈辱總是相似的,只不過奧斯曼帝國遭受屈辱的比大清要早幾十年。在這期間,不得不提的是十次俄土戰爭,你沒看錯是十次,俄土之間的戰爭斷斷續續前後共長達241年,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較大規模的戰爭。具體的戰爭情況就不贅述了,小夥伴們只要能體會這兩個國家歷史上的仇恨就好,就能為這兩個國家當今的表現找到歷史的原因。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形成了以英、法、俄為首的三國協約和以德、意、奧匈為首的三國同盟。奧斯曼帝國本著“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原則”同德國秘密締結同盟條約,加入同盟國。1918年10月,奧斯曼帝國戰敗投降,協約國開始瓜分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壽終正寢。


四面楚歌,說說土耳其的前世今生……​(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圖片來自網絡)

【新土耳其】一戰選錯邊就要被列強瓜分殆盡,坐等亡國嗎?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土克將軍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他領導土耳其人民開展反對帝國主義和奧斯曼封建王朝的民族解放鬥爭。土軍擊潰入侵的希臘軍,取得了獨立戰爭的最後勝利。1923年7月土耳其與英、法、德、日等國簽訂《洛桑條約》,從而獲得了民族獨立和領土完整。

四面楚歌,說說土耳其的前世今生……​(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土克,圖片來自網絡)

獨立戰爭勝利後,凱末爾立即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廢除蘇丹制、成立土耳其共和國、廢除哈里發制、實行政教分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土耳其保持“中立”,直到1945年2月才參加同盟國一方。戰後,土耳其將外交重心放在西方,得到與美國和歐洲國家的支持,成為北約成員國並希望加入歐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