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骄傲,我曾经战斗在南疆线上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

祖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

你来自农村,

我来自城里,

我们都是莱西人民的子弟。

1976年2月26日,

我们胸戴大红花,

眼眶里充盈着泪花,

告别亲人和那个她,

伴着欢送的锣鼓声和掌声,

向莱西城水集进发。

军帽头上戴,

挎包身上背,

绿色的军装映着我开花的年岁。

虽然没有戴上大学校徽,

我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

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

一辈子也不会懊悔!

我骄傲,我曾经战斗在南疆线上

2月28日下午,

我们在莱西站乘上军列,

承载着家乡父老乡亲的嘱托,

向我们向往的“大熔炉”出发。

一路向西,再向西,

走过中原大地,

穿过河西走廊和沙漠戈壁,

经过七天七夜跋涉

终于到达天上北麓新训驻地。

经过两个月训练好学习,

我们完成了角色转变,

在“五、一”劳动节,

我们戴上了领章帽徽,

成为一名铁道兵战士。

我们个个兴奋无比。

我爱领章红日夜放光辉,

我爱军装绿染得山河翠;

我是光荣的铁道兵,

我爱我的称呼美。

1976年5月5日,

我们被分配到各分队,

直接投入到了火热的

南疆铁路建设中去。

我骄傲,我曾经战斗在南疆线上

从阿拉沟的10公里处,

到海拔3600米的奎先达坂下,

在90多公里的新线上

我们摆开战场安下家。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

风餐露宿,栉风沐雨。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无私奉献,劳动为荣。

汗水融化天山千年雪,

风枪打通一路万重山。

到1978年10月,

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和静段

修建施工任务基本完成。

1979年3开始,

我们又转战和静、焉耆等地,

将铁路修过孔雀河直达库尔勒。

1979年8月铺轨至库尔勒西站,

随后开始边试运营,

边完善铁路配套工程。

到1982年底,

南疆线(吐库段)交付 。

1983年6月,

南疆铁路正式营运。

我骄傲,我曾经战斗在南疆线上

在南疆铁路建设中,

我们铁道兵战友们,

一起打隧道架桥梁,

一起爬天山越大坂,

一起打风枪挥铁铲,

一起顶酷暑斗严寒,

一起追求精益求精,

一起奋斗流血流汗。

同劳动,同学习;

同训练,同休息;

同吃一锅饭,

同举一杆旗。

互相帮助,生死相依。

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我骄傲,我曾经战斗在南疆线上

因伤病残和服满役,

从1978年开始,

一些战友陆续退出现役。

1979年2月,

南线战事紧,

经报名挑选,

有近五分之一的战友,

调入驻疆兄弟部队。

1983年3月,

铁道兵战友陆续撤出南疆线,

到8月底前全部转入山西,

在开始修建同蒲铁路复线。

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百万,

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决定:

撤销铁道兵建制,

取消番号并入铁道部。

1984年1月1日,

是铁道兵官兵最难忘的日子。

在千里同蒲铁路复线工地上,

以团机关及各营为单位集结,

举行了隆重的仪式,

我们戴着领章帽徽,

向军旗行最后一个军礼。

然后战友们默默地脱下军帽,

摘下帽徽和领章。

顿时,

在场全体战友抱成一团,

哭声响成一片。

我骄傲,我曾经战斗在南疆线上

从此,

铁道兵由军转工,

不再沿用部队番号、代号,

并入铁道部。

我们虽然脱下了军装,

但我们的战友军魂不散,

继续发扬艰苦创业,

不怕牺牲无私奉献,

志在四方的“铁道兵精神”,

和着《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旋律,

一路高歌,

为祖国的铁路现代化建设,

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我骄傲,我曾经战斗在南疆线上

铭记叶元帅题词:

逢山凿路,

遇水架桥,

铁道兵前无险阻;

风餐露宿,

沐雨栉风,

铁道兵前无困难。

劳动光荣,

当铁道兵光荣。

凡当过铁道兵的人,

永远忘不了“铁道兵精神”,

忘不了艰苦创业的那段岁月,

忘不了《铁道兵志在四方》的兵歌,

忘不了浓浓的战友情。

我骄傲,

我自豪,

我曾经是铁道兵。

我骄傲,我曾经战斗在南疆线上

背上(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

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

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

又闻(哪个)江南稻花香。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

这悠扬激荡的歌声,

永远在耳边回响!

我骄傲,我曾经战斗在南疆线上

(感谢战友提供老照片)

作者李勋修(奎先达坂西),山东莱西市人,1976年2月入伍,曾在原铁道兵5师和新疆军区某陆军师服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