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千五到五千,月薪不过万我们该庆幸吗?

这是一个比较勉强的假设。

从三千五到五千,月薪不过万我们该庆幸吗?

诚然,我们称之为“伪命题”也毫不为过。

这两天,听到身边的很多人都在谈论幸好工资没有过万。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前两天出了一个和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相关的政策。简单理解为,个税的起征点提高到了5000元/月。如果按年来计算的话,一年是6万块钱。

本来,这一事件的关注点有很多。大家纷纷偏向于谈论自己可以避了多少税?

这是一个什么逻辑呢?

我们先来做一道数学题吧。先不考虑你的社保和公积金,单单从个税来计算你的收入:

比如,你一个月能够拿到8000块钱,之前是3500的起征,也就是说:

(8000-3500)*10%-105=345元;

345元,是你之前一个月需要缴纳的钱;

如今,调整到5000之后,(8000-5000)*3%=90元。

两者对比,现在的你,尽管拿着同样的薪资,但是足足节省了250块钱。

换一个角度看,如果你之前拿的是14K,原先要交(14000-3500)*25%-1005=2495元;

到现在,最多交(14000-5000)*10%-210=690元;

前后对比,现在省了1805元。

从三千五到五千,月薪不过万我们该庆幸吗?

如果你月薪2万元,原先要交2620元个税;改革后个税为1190元,降幅超过50%;

如果你月薪5万元,原先要交10595元个税;改革后个税为8490元,降幅约20%;

可见,薪酬越高,能够节省的钱也就愿多。

根据这一推理,再反过来思考:为什么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之后,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过万,真是开心呢?

不难看出,我们始终会存在一个观念:即便拿到的是最低的钱,只要能够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能够继续生活着,扣少点,就可以了。

我们大部分人都容易安分守己,怎么说呢?

相比于拿上万的月薪,很多人宁肯一个月的个税少扣一些。殊不知,如果你的月薪基数大的话,像是公积金等也会缴纳比较多。

除此之外,从上述数学公式看,如果你拿到的是上万的高薪,对于你能够拿到手的钱也会比万元之下的月薪要多很多的。

从表面看,3500的起征点调高到5000元,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很多万元之下的家庭的开支问题。

假若你在北京,还是外地户口,需要缴纳太多的子女教育费用,还有很多医疗、住房的专项附加扣除等。

当你微薄的月薪无法抵挡住这些开销的冲击时,不得不说,这次的调高对于许多家庭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如何才能够减轻个人的负担呢?

减轻个税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不仅仅能够触及大家的生活窘境,还能够让更多人明确自己职场或者生意目标,能够奔着某一个水平努力。

从三千五到五千,月薪不过万我们该庆幸吗?

个税是有差异性的,同岗还不同薪,何况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做着不同的事情,怎么可能保证得了每个人都平等享受这一权益呢?

有人预测,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全国纳税总额将减少1720亿元。

少了这么多钱,老百姓的生活问题解决了吗?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愿这一项政策的推行,能够减轻困难家庭的税收负担。

当然,更多的年轻人希望自己的月薪可以涨一涨吧。

如果让你选择,你是想要少缴纳个税呢?还是想要上万甚至是更多的薪酬为待遇呢?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谢谢)

沐南墨:我们一起思考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