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感到恶心时,也是在保护自己

你对什么感到恶心?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当你感到恶心时,也是在保护自己

最近发生的一系列恶事,是不是也让你觉得心力交瘁且恶心至极?

这是一个看似有趣却富有哲思的问题:当你恶心时,其实是在自保。

这是什么逻辑呢?

比如,当你身体里长出了一个十分丑陋且溃烂的伤口,或者突然有很多的苍蝇一起趴在食物上,你下意识的会感到很恶心,还有一种想要逃得远远的反应。

这些很自然的行为,你有很震慑吗?

仿佛生活里面经常出现的情景,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谁也不会觉得这样的体验需要重复,正在这份恶心里面的人,心肺都是难受的。

那么,你想过吗?这样的一个行动,其实是因为你在自我保护。

这是从何说起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恶心呢?你有对于恶心感到暗惊吗?

恶心,作为一种本能反应,还会受到后期的文化影响,通过后期的学习,也会被人教育,什么是好坏的评断。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恶心这一个感觉的呢?

至少,应该是在很多人的交互中,当我们需要学习校准或者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时,因为地域、习性等的差异,会有所学习。

这个思考怎么理解呢?

比如,当你看见街角有人拿着脏兮兮的瓷碗吃东西,或者是有人在垃圾桶里面找吃的,虽然对面的人值得你同情,你也想要发热心去帮助这些可怜的流浪汉。

只是,你向前的脚步会有所迟疑。原因很简单,你也会对于这些现象感到反胃和恶心。难道这就说明你厌恶人吗?

不是的,只是因为你觉得此刻发生的场景里,有不干净的垃圾桶和一个脏的碗。

也就是说,面对不卫生的食物或者环境,会令人生出不舒服的感受。

再说一个因为生活习惯不同而引发的认知差异。比如,外国人对于松花蛋这种我们都觉得很好吃的食物感到恶心。可是,我们觉得没有什么食物是比“臭奶酪”更恶心的了。

当你感到恶心时,也是在保护自己

如此一来,回归到朴实平常的日子里,你在某些事情上对待陌生人和家人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同样是呕吐,如果对方是你不认识的一个人,你会感到恶心也会远远地躲开;不过,要是你家人或要好的朋友在呕吐,你会靠近并为他们担忧,更希望能够照顾好他们。

有时候,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式就是如此不同。

关于恶心原因的解释有许多,不过达尔文《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中阐述的比较有趣。

他说:“一天,我在南美洲火地岛的营地里正在吃腌肉,突然一个本地的土著人不小心用手碰到了腌肉,我立即对正在吃的肉感到恶心作呕。尽管,那位土著人的手并不脏。”

正是土著人的用手一“碰”,达尔文总结出了令人恶心的3个要素:

1、们认为恶心的事物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不同;

2、恶心可以被不同的事物所诱发,比如食物或者人;

3、无论是何种文化背景的人都会产生恶心的情绪。

即使已经有比较清晰的思路,不过达尔文对人为何产生恶心有更多解释。

迄今为止,我们依然会难以解释这一个问题,但是我们是很排斥这种恶心感的。因为当恶心来临时,多多少少的不适感会令你觉得沮丧万分。

当你感到恶心时,也是在保护自己

另有一项研究表明:我们之所以对有些事情感到恶心,诸如景象、声音、气味和口味等,是因为感觉厌恶可令我们避免潜在的危险。

既然好似嗅到了潜在的危险,那么,我们究竟会对哪些事物感到恶心呢?

根据某一个公共组织的测试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

1、不卫生的东西(鼻涕、体臭、肮脏的公寓浴室)

2、性行为(卖淫、滥交)

3、病变或可见的感染迹象

4、不规则或奇怪外表(肥胖、面部毁容、截肢身体部位)

5、动物和害虫(蟑螂、老鼠、虫蛀)

6、腐烂或腐烂的食物

这里的“恶心”其实是充当人体的 “直观的微生物学家”,可以帮助我们追踪环境中的感染源,并促使人们避免感染。”。

在这项研究的相关人士看来:“人类可以将恶心视为免疫系统的行为臂膀。”

对于天花疮,无不为之感到恶心,因为你本能地知道这是不健康的。

对于不正常的混交行为或性习惯感到恶心的女性,就像是现在的“章文”事件,当无数女性受到了他的侵害,施暴者的狡辩也是令许多人感到头痛且恶心至极。

这些被迫做了违背自己身体意愿的女性,其实伤口是非常难以结痂的,将来也有可能产生性厌恶,是不是会影响到后代的身体健康,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对于当事人所受到的难以启齿的伤害,几乎要伴随他们很久。

翻开人类的历史,我们过去在你环境恶劣下,有很长时间与寄生虫打交道,出现一系列的疾病,比如疟疾、吸血虫、鼠疫……等。在医学不发达的年代,这些都足以致命。

直到后来才研究出相应的对策,帮助避免寄生虫。

由此看来,我们会对被寄生虫感染的事物会感到“恶心”,当然也会试着去突破这一问题,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的确,方法可以在生活里面借鉴,可是有些事情发生之后,该怎么帮助他人走出来呢?

比如最近讨论最为热烈的性侵害,不知道你除了恶心,对于事件怎么看待?

沐南墨:我们一起思考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