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雖窮,但城市未必就更好,致湛江農村孩子手裡的「噼啵槍」

導讀:農村雖窮,但城市未必就更好,致湛江農村孩子手裡的“噼啵槍”

喜歡旅遊的人,走的地方多了,眼界會變廣,一對比就能看出自己老家的不足之處,比如太俗、落後等等。也正是如此,很多人反而會更加懷念家鄉,因為這是難得的“真”,與外面的花花世界不一樣的“真”。這份“真”是珍貴的,就好比,童真。有個湛江的讀者就跟我分享了他童年最愛玩的“噼啵槍”。

農村雖窮,但城市未必就更好,致湛江農村孩子手裡的“噼啵槍”

遂溪縣是廣東湛江市的一個縣,位於雷州半島北部,擁有漫長的海岸線。遂溪還是著名的甜鄉,甘蔗林滿山偏野,另外還產香蕉、菠蘿、火龍果等多種甜美水果。就經濟而言,遂溪縣算是一個比較落後的縣。只不過,“窮”是限制不了農村孩子的樂趣的。

農村雖窮,但城市未必就更好,致湛江農村孩子手裡的“噼啵槍”

在遂溪農村,孩子們總是想方設法尋找樂趣,當地有一種孩童非常喜歡玩的玩具,叫“噼啵槍”。“噼啵”是個象聲詞,因為這玩具槍發射子彈時,會發出“噼”或“啵”的聲音。“噼啵槍”是用竹子製作的,非常簡單,有點像給氣球打氣用的手動打氣筒,原理也差不多。

農村雖窮,但城市未必就更好,致湛江農村孩子手裡的“噼啵槍”

先是砍回一段新鮮的竹子,不需要太粗,直徑如五毛錢硬幣大小即可。這樣方便拿,而且竹子裡面的孔不會過大。將竹子截出一節小竹筒來,另外在竹節一端留三四釐米截下來,再在竹節上塞緊一根大小合適的竹枝。竹節就是握手,竹節上的竹枝看起來就像是一把擊劍。

農村雖窮,但城市未必就更好,致湛江農村孩子手裡的“噼啵槍”

將小“擊劍”的劍尖插進小竹筒的孔裡去,可以做活塞運動,看起來就像噴農藥的噴筒。這樣“噼啵槍”就造成了,那根帶竹節的小竹枝在小竹筒裡推動,起到活塞的作用,能將竹筒中的空氣壓縮(竹枝插進竹筒後,不能超出竹筒,要比竹筒短兩釐米)。為了提高活塞的緊密性,小孩子會吐一口口水在石頭上,垂直用小竹枝用力戳它,好令“劍尖”起絨起毛。

農村雖窮,但城市未必就更好,致湛江農村孩子手裡的“噼啵槍”

“噼啵槍”的子彈是“噼啵籽”,這算是一種野果子,長得跟BB彈差不多大小,清明時節正開始成熟。“噼啵籽”樹野外很多,屬於匍匐生長的植物,每一條枝條上都長滿了“噼啵籽”。青色的“噼啵籽”非常的酸,即使等變紅了依然很酸,只有等變成黑色才會有點甜味。

農村雖窮,但城市未必就更好,致湛江農村孩子手裡的“噼啵槍”

“噼啵籽”只有在青色時才適合做子彈,變紅了果皮就會容易糊爛,不能用了。在打“噼啵槍”時,先將一顆比槍膛(竹筒孔)稍大的“噼啵籽”壓進去,用竹枝將這顆“噼啵籽”推到竹筒的另一端去。接著再塞進一顆“噼啵籽”,握緊竹節好用竹枝往裡面快速一捅,因為竹筒的前面有第一顆“噼啵籽”堵著,後面推過來的“噼啵籽”就會將整個竹筒中的空氣壓縮,“啵”的一聲將第一顆“噼啵籽”射出去十米八米遠。

農村雖窮,但城市未必就更好,致湛江農村孩子手裡的“噼啵槍”

這樣一來,第二顆“噼啵籽”就代替被射出去的“噼啵籽”,停留在槍頭的位置,只需要再塞進一顆新的“噼啵籽”就又可以打一槍了。高手可以加一個竹筒,將這單發槍改成“機關槍”,可以自動上彈。在沒有“噼啵籽”的時節,也可以用紙巾弄溼搓小糰子來代替“噼啵籽”,一樣可以玩得很過癮。

農村雖窮,但城市未必就更好,致湛江農村孩子手裡的“噼啵槍”

這些鄉下的土玩具是城裡的孩子沒見過的,鄉下的孩子的快樂也是城裡孩子沒體會的。所以從某個方面來看,城市就未必好過農村。各位看官,誰玩過“噼啵槍”的請舉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