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不接班,是因爲兒時遭放逐?

富二代不接班,是因為兒時遭放逐?

“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麼大,有沒有我的家?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餘的……”

富二代不接班,是因為兒時遭放逐?

這是一首有歲月的歌,聽得懂的人,都是知道《孽債》這部電視劇,並多少了解當年的知青往事的。

富二代不接班,是因為兒時遭放逐?

劇情上海知青插隊西雙版納,在那塊土地上相愛、結婚、生育……後來知青可以返鄉,但是必須是單身。5天,西雙版納離婚3000對,知青們紛紛撇下當地的伴侶和孩子,重回上海。十餘年後,這些知青的孩子跑到上海尋找生身父母。而此時,回城知青早已重組了家庭,骨肉兒女的出現使他們面臨了選擇的兩難境地,並在各自家庭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小的時候不明白,西雙版納那麼美麗,且上海知青都已經成家育兒了,為什麼他們還是希望回上海而不是在雲南落地生根。

面對那麼淳樸的5個孩子,為什麼他們的親生父母沒有熱烈地擁抱歡迎,驚喜交加,反而露出了尷尬的表情,躲避的眼神。

曾經做過的事,愛過的人,留下的孩子,怎麼僅僅因為時空的轉化,就能被他們從記憶深處抹去,甚至當被重新翻出來的時候,會認為那是對他們現在生活的阻擋呢……

長大後,知道那是歷史和一代人開的玩笑,也知道世界不能簡單的非黑即白——感情與理智、農村和城市、放棄與索取,並沒有一個所謂的正確答案。每個十字路口,如果魚與熊掌勢必不可兼得,那麼,選了一項,另一項就肯定有遺憾。這,也許才是真實的人生,也正是此劇能夠征服觀眾的原因。

雖然現在提及西雙版納,我們很多人首先浮現的點是熱帶雨林、佛教聖地、吃貨天堂等,但肯定還有一撥人,是知道西雙版納這塊美麗的土地上,是有那麼一段封塵的記憶的。聽說現在有些導遊還會勸說上海遊客,千萬別在西雙版納說自己是上海人。

而且,那段歷史真的已經過去了嗎?40年前,上海知青面對個人的事業前程,做了拋妻棄子的選擇,那現在呢?很多人說,現在的父母都視子女如珍寶,絕不可能再出現那樣的情形。

那留守兒童是怎麼回事?你可能說父母為了賺錢沒有辦法。但對留守兒童來說,他們最直觀的感受還是父母放逐了他們。

千萬不要以為只有窮人家的孩子有這樣的“心理創傷”,現在被熱議的富二代,你覺得他們身上難道沒有這類問題?

中國目前的企業家,大多是改革開放後站起來的。所以很多現在的富二代,並不是直接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在他們的孩提時期,他們的家庭其實也挺普通。然後父母全情投入創業去了,留給他們的陪伴時間越來越少。再後來,父母的事業有起色了,既是為了富二代得到更好的教育,也是各種不能明說的對沖需求,富二代被父母送到國外學習去了。雖然他們吃穿住用不愁,但和父母一年見不了一兩次,更沒太多的交流的事實下,何嘗不是一種放逐呢。

富二代在國外呆了好幾年,好不容易融入國外的圈子後,父母的召喚令來了——我們老了,你快回來接班吧。君不見,這兩年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都是,中國企業家的接班潮即將來臨,但是,富二代願意接班的比例遠遠低於父輩希望子女接班的比例。

更有研究披露,中國近70%的企業有傳承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父母不放手或沒法放手,子女不接班或沒能力接班。

褚時健,89歲,還在創業一線。李嘉誠,89歲,還在投資一線。王永慶,94歲,過世在了去見客戶的飛機上。邵逸夫,104歲,過世在了辦公桌上……

那子女為什麼不願意接班呢?

父輩的產業往往是傳統產業,“白天當老闆,晚上睡地板”,行業辛苦卻沒有足夠的回報。在國外浸淫多年的子女壓根看不上這些落後的行業,辛苦的所得,心嚮往之的是互聯網、金融、諮詢、手遊、消費升級等高大上的行業。所以他們就是不肯接班,寧願在父輩的支持下去獨立創業。

不想被父母預設人生軌跡,不想活在富二代的光環之下,想有獨立的經濟自由和人生自由。所以就是不接班,離父輩遠遠的,去從事自己感興趣的職業。

本來也不是那麼牴觸接班,但父輩遲遲不願放手,導致子女慢慢失去興趣。“我才不要當提線人偶”。

雖然專家學者歸納的不接班理由裡,沒有“子女長期不與父輩在一起,所以情感有所疏離”這一項,但一些父輩與子女之間,這是一個客觀存在但卻不能言說的感情債。同時,富二代還在國內少朋友、少圈子,普通孩子建立友情最重要的高中和大學期間,富二代正在國外努力融入新圈子。結果,造成了富二代在國外是插班生,和國外同學隔了一層,在國內又友人徹底斷檔。

所以當輿論都在譴責富二代不靠譜、瞎折騰的時候,是不是有人,尤其是創業一代本身,來想想這個問題。“當時你們在事業和孩子之間,選擇了誰?30年前你的選擇已經是事業,30年後你還要因為事業再傷害孩子一次嗎?”一定程度上強迫子女接班就是又一次將事業凌駕於子女之上。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中國人民還有一種全世界獨有的症狀——現在的很多富二代是全球唯一一代獨生子女。多子女還有的選擇,選擇更優秀的或者擇意願強的,現在就一個孩子,一點挪騰的空間都沒有。同時,中國不像西方發達國家那樣有傳承的豐富經驗,更沒有出現過類似洛克菲勒家族、羅斯柴爾德家族這樣傳承多年的成功案例,所以現在一切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一方面是明年,改革開放40年了,勢必一大波企業面對傳承問題。另一方面,現在的富二代和父輩也存在著和《孽債》一般,時代賦予他們的獨特問題。所以可以想見的是,接下來的幾年,傳承問題一定會被熱議,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也在等待著出爐。

在這樣特殊的時代背景一下,在西雙版納回憶一下知青的故事,想想創一代和二代之間的感情債,傳承路,就顯得尤其有深意。

富二代不接班,是因為兒時遭放逐?

2018年11月16日至19日, 2018年恆天財富題為“不止於前,不止所見”榮耀年會將在西雙版納盛大召開。屆時,我們不但將帶您重溫40多年前的那段歷史,以期以史為鑑,同時,我們也邀請了多位在財富管理行業有豐富經驗的重磅嘉賓,一起來探討高淨值人群財富傳承的解決方案。

我們在,西雙版納,等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