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美麗鄉村煥發振興活力

大山之中,如今的江口縣快場村裡,紅瓦白牆,綠樹掩映,一改過去髒亂差的狀況,煥發出鄉村振興活力。

“去年‘五一’開業的,一年賺了10萬塊。”太平鎮快場村貧困戶張國軍怎麼也沒想到,開辦農家樂,一年就實現脫貧摘帽。

農家也能吃上旅遊飯,得益於農村“五改一化一維”和環境專項整治行動。2017年,江口縣啟動了農村“五改一化一維”和環境整治行動。全縣共整合投入資金3.6億元,集中開展農村垃圾、汙水、廁所專項整治,改變農村“髒亂差”,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提升農村群眾生活品質。

坐落在梵淨山環山公路旁的快場村,曾經村容村貌髒亂差,現在的快場村,藉助農村環境改善行動,大刀闊斧推進“三清三改”,清理生活垃圾、汙泥雜物、亂堆亂放、改農村旱廁、牛欄豬圈、柴棚腳屋。統一規劃新建農民活動中心、農民健身廣場、公共停車場、公廁和垃圾屋,實現中心村莊的美化、亮化和綠化,安排專人收集和清理垃圾,並實行分類處理。

“村莊變美了,外地來旅遊度假的人越來越多了。遊客都說這裡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可羨慕我們了。”村民熊老四笑著介紹,過去靠務農和打零工,一年到頭也就1萬多塊錢收入。現在開農家樂,一年收入頂過去七八年。除了開農家樂,群眾靠賣土特產也賺了個盆滿缽滿。梵淨山村寨沙組貧困戶夏祖德去年靠賣野生獼猴桃、山竹筍,就掙了7000多元,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快場村的變化,是江口縣推進農村環境整治行動、推動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2017年以來,縣裡一體化推進農村危房改造、退宅還耕、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清理陳年垃圾、河塘溝渠、亂堆亂放;拆除旱廁4010個,新建、改建衛生廁所5845個;拆除牛欄豬圈2172間、改建125間;拆除柴棚腳屋1160間、改建150間;拆除危舊房493戶、實施危房改造5525戶。江口縣引入深圳玉禾田公司,對縣域內垃圾清掃、轉運和處理進行一體化運營,實現了城鄉垃圾處理全覆蓋。

江口縣充分利用生態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遊,每一箇中心村都建成鄉村旅遊景點,大力發展農家樂和民宿產業,旅遊經濟方興未艾。近年來,先後湧現出像凱文村、閔孝鎮魚良溪村、怒溪鎮駱象村、民和鎮龍宿村、太平鎮寨抱村、德旺鄉壩梅村等一批鄉村旅遊示範村。2017年,江口縣共接待遊客105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7.17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8400多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