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大的臥底:潛伏敵國三十餘年,奪取大權,立志恢復故主基業

姜維,字伯約,曹魏帝國最後的忠臣,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看姜維的人生軌跡,就有幾個疑點:

疑點之一:諸葛亮大軍壓境之際,姜維投降了諸葛亮,而事後,姜維之母居然一點事都沒有,也就是說,曹魏大將軍曹真沒有動姜維之母,這是疑點之一。

疑點之二:姜維之母后來寫信給姜維,勸其復歸魏國,姜維當即決然回道:“良田千傾,不在一畝(母),但有遠志,不復當歸”,試問一個兒子,為何對自己親生母親如何絕情?這是疑點之二。

疑點之三:諸葛亮臨死前,為何對姜維沒有任何安排,只叫蔣琬,費禕接替自己,而半字不言姜維?

疑點之四:為何費禕之死,很多人懷疑是姜維所指示?

疑點之五:姜維為何瘋狂攻魏?

疑點之六:蜀國滅亡後,姜維與鍾會聯合起兵,此時他們復興的不是蜀漢,而是曹魏。

三國最大的臥底:潛伏敵國三十餘年,奪取大權,立志恢復故主基業

姜維

結合上述六個疑點,如果我們這樣來看待姜維的一生,是不是就會比較順當了?

事情起源是曹魏大將軍曹真,深有韜略,一直有滅蜀之意,但苦於諸葛亮也是當世奇才,正面下手實難滅之,因此曹真苦思冥想之後,終於有了主意,他苦心物色了一位智勇雙全,忠肝義膽的小將,此人便是姜維,姜伯約。

曹真對姜維說道,你此去蜀國,目的就是在蜀國出人頭地,最終做到蜀國軍隊的頭目,接著你就帶領蜀軍前來投降大魏,從而讓蜀國不戰自滅,這就是你的任務!你的老母我會替你照顧一生一世,你放心吧。

姜維從小家貧,一直受曹真照顧,一直覺得無以為報,於是遂一口答應,表示將用一生誓死完成任務,即便受盡七苦八難也在所不惜!不久之後,諸葛亮大軍北伐,曹真當即指使天水太守馬遵拋棄姜維,姜維也以自己被拋棄為理由順利騙取了諸葛亮的信任,成功打入蜀漢內部。

三國最大的臥底:潛伏敵國三十餘年,奪取大權,立志恢復故主基業

姜維

姜維投降後,曹真實現了諾言,對姜維之母百般照顧,姜維之母過意不去,遂寫信求姜維迴歸魏國,姜維知道一旦此時心軟,事情必然敗露,於是就用絕情決意的語言回覆了母親,從而進一步騙取了蜀漢諸臣的信任。

然而,諸葛亮畢竟是聰明絕頂之人,姜維縱然智勇雙全,也難逃諸葛亮的法眼,諸葛亮通過種種蛛絲馬跡察覺出了姜維可能是魏國的臥底,但愛惜人才的諸葛亮決定對此不給予挑明,諸葛亮臨死前,暗中囑咐蔣琬費禕,一定不能給予姜維大權,給他的軍隊每次最多隻能有1萬人,把姜維當做一個打工仔來使喚就行了,千萬不可給予其大權!

於是之後,在蔣琬和費禕執政時期,姜維始終得不到統帥大軍的機會,姜維對此惱恨之極,卻又沒有辦法,而249年,司馬懿殺死曹真之子曹爽,竊取魏國的消息傳來,更令姜維痛不欲生,大將軍曹真多年前已經去世,如今他全家慘遭殺害,魏國也被竊取,魏國姓了司馬,他就算能帶著蜀國大軍投降魏國,又有什麼用?那不是反而便宜了司馬家?到底該怎麼辦?

痛定思痛後,姜維決定不辜負曹真大將軍的囑託,接下來要用盡一切手段當上蜀漢大將軍,但做大將軍以後的目標就要改變了,不是投降魏國,而是全力攻魏,因為只有攻下洛陽,斬殺司馬氏全族,才能復興曹魏,讓曹家人重新登基,如此才對得起曹真的在天之靈。

於是姜維接下來用計刺殺了費禕,終於取得了大將軍之位,統領了蜀漢全軍,接下來姜維就開始了瘋狂的北伐之路,但可惜運氣不好,雖然一再勝利,卻始終不能攻克洛陽,無法誅殺司馬氏復興曹魏。

三國最大的臥底:潛伏敵國三十餘年,奪取大權,立志恢復故主基業

姜維

後來,司馬昭大舉伐蜀,姜維誓死抵抗之後,還是無法阻止蜀漢滅亡,蜀漢滅亡對於姜維來說自然沒什麼可惜的,但是失去了最後一個伐魏基地,就無法實現復興曹魏的大業了。

此時的姜維已經60多歲了,到了該退休的年齡了,但是他依然沒有忘記幾十年曹真的囑託,即便滿頭白髮,百病纏身,他依然決定了,橫下心來,為曹魏做最後一搏,只為了幾十年前的誓言!

精心設計受,姜維聯合了野心勃勃的鐘會,發佈了討伐司馬昭的詔令,於是,曹魏帝國在蜀漢終於再次得到了復興。

可惜,天不遂人願,由於計劃不密,很快就遭到了司馬氏黨羽的反撲,姜維奮力殺死數人後,終於精疲力盡,身受重傷,姜維長嘆一聲,感嘆道吾一聲終不負大魏也,遂自殺身亡,一代忠義戰神,就此隕落。

三國最大的臥底:潛伏敵國三十餘年,奪取大權,立志恢復故主基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