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再次替轟20發言,遲遲未面世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隨著殲-20、運-20、直-20的相繼面世及服役,中國空軍確確實實全面進入了“20時代”。軍迷和媒體在高興之餘也不禁發出疑問:早有傳聞的轟-20為何遲遲沒有確切消息流出?雖然網絡上經常有“轟-20最遲XXX首飛”“轟-20XXX時服役”等傳言,但各大媒體關於轟-20的消息還是隻能靠猜。

美媒再次替轟20發言,遲遲未面世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何時揭露神秘面紗?

轟-20的研發進度屬於高級機密,連國內媒體都鮮少窺得一二,美媒體卻不止一次圍繞轟-20進行了“靈魂發言”。要知道,除了已服役的轟-6K,外媒的重點關注對象其實是尚未面世的遠程戰略隱身轟炸機轟-20。比起我國官方媒體的低調,美媒體給轟-20畫過的“大餅”可著實不少。先是對轟-20的性能參數進行多次分析推測,後是對其首飛時間“言之鑿鑿”,更有甚者宣稱轟-20性能必定超越B-2A。而這一次,美媒體稱轟-20很大可能在未來十年內投入使用,它的部署將為中國打造集海陸空三位一體的完整核反擊體系。

美媒再次替轟20發言,遲遲未面世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B-2A:我不是想超過就能超過的

先不論美媒對轟-20的誇讚是否誇大其詞,就說它口中轟-20的首飛時間一拖再拖,到現在也沒有關於研製進度的確切消息流出。眼看著幾個20“四缺一”,越來越多人開始不解,早被證實的轟-20為何來得如此之慢?

美媒再次替轟20發言,遲遲未面世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去年曝光的傳說中的轟-20衛星圖

其實原因說簡單也很簡單,就是轟-20的研發難度大,要攻破的技術難關不少。轟-20這種噸位大、航程遠的隱身戰略轟炸機,是中國軍工尚未涉及過的領域。雖然有殲-20的隱身技術和運-20的大型軍機技術做鋪墊,但轟-20作為一款大型飛翼式轟炸機,對機體結構強度、整體隱身能力、機載電子設備、內置旋轉掛架佈置等方面的要求都很嚴格,沒有足夠的經驗支撐就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是急不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