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租上漲正在懲罰那些不買房的人?

房租上漲正在懲罰那些不買房的人?

房租上漲正在懲罰那些不買房的人?

房租大幅上漲,長租公寓運營商被炮轟,罪魁禍首是他們嗎?

調控大棒下,房價冰封,沒有想到的是房租上漲卻在這個盛夏刺痛人們的神經。

“躲過了高房價,躲不過高房租”、“樓市在用租金暴漲懲罰不買房的人”,這些刺眼的標題確實足夠讓人焦慮。

居大不易,多家研究機構的數據表明,一線城市房租均在7月出現了上漲,其中北京最為突出。

我愛我家集團研究院統計顯示,2018年前7個月,北京租房租賃市場交易總量同比增長14.4%。在價格上,7月份,北京的住房租賃月租金均價為4902元/套,環比6月份上漲2.9%。

月均房租近5000元意味著什麼?要知道,一線城市去年高校畢業生的起薪平均5000元出頭。根據“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水平排行榜”的數據,即使清華、北大這樣頂尖名校的畢業生,平均月薪也就9000出頭。按此計算,在北京僅租房一項就要花掉他們薪酬中的很大一部分。

房租上漲正在懲罰那些不買房的人?

令人意外的是,因為網友在論壇上的一張帖子,長租公寓運營商們被認為是助漲房租的推手,遭遇重大的輿論危機。不僅驚動北京多個管理部門,人民日報也發表評論,表示應嚴控不良中介惡意“炒租”,然而長租公寓運營商們也覺得委屈。

長租公寓被炮轟抬高租金

北京住建委出手約談企業

最近,在水木社區上,一個房東發帖稱,自家天通苑的120平米三居要出租,心理預期價位是7500元/月,自如、蛋殼兩家住房租賃公司詢問後,相互爭搶,最終蛋殼給到10800元/月的價格,付11個月。

房租上漲正在懲罰那些不買房的人?

發帖的房東表示,一家公司的中介當時說,不管另一家出多少,都多加300元。據華夏時報的報道,發帖的房東陳先生表示,自己年輕時候也是租房,覺得年輕人很不容易,所以想把這件事情曝光出來。

該帖子的回覆中,不少網友分享了相同的經歷。

網名叫做解答的網友,在8月3日回覆道:

我家周圍,正常7500到7800一個月,中介現在9500×11個月大規模收。

網名叫做Leonardo的網友,在8月2日回覆道:

2年前我就發現是這個套路,去年過年鄰居的2居出租市場價5k-5.5k,開始自己談可能都願意出5k左右,結果中介直接給8k租3年,他心動了租給他。一個星期之後我就在中介的朋友圈看到他家房子,客廳做了隔斷當3居分租,整租9.5k。

論壇上的帖子經過媒體報道後,迅速成為網絡熱點,長租公寓運營商也被打上“惡意競爭、抬租搶房”、“吸乾年輕人的血”的標籤。

8月17日晚間,北京市住建委發佈消息,北京市住建委聯合市銀監局、市金融局、市稅務局等部門於8月17日集中約談自如、相寓、蛋殼公寓等主要住房租賃企業負責人。管理部門要求住房租賃企業:

不得利用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獲取的資金惡性競爭搶佔房源;不得以高於市場水平的租金或哄抬租金搶佔房源;不得通過提高租金誘導房東提前解除租賃合同等方式搶佔房源。

同時,管理部門對住房租賃企業啟動了聯合專項執法檢查:嚴查不按約定用途使用融資資金的行為;嚴查哄抬租金擾亂市場的行為;嚴查不按規定進行租賃登記備案的行為。一經查實,各部門將從嚴處罰、聯合懲戒。

人民日報8月17日晚間在微博發表評論表示:

房租起起落落,若契合市場邏輯,並無不可。但無良中介興風作浪,惡意哄抬,不僅擾亂租賃秩序,加重租客生活成本,更影響城市宜居度,傷害城市形象。嚴防“炒租”,對相關行為一經查實,即從嚴處罰、聯合懲戒。依法監管,還租賃市場以健康。

然而,長租公寓運營商也感到委屈。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蛋殼方面表示,“此帖中所述事件,我們經過內部調查,發現並沒有這個業主和房源,是虛假信息,屬於典型的造謠中傷,擾亂市場行為。我們也沒有和友商進行價格戰,更不存在惡性競爭。目前,我們正在開展調查取證和公證,並會堅決訴諸法律手段,以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自如則在8月17日發表官方回應表示,事件為不實傳聞,無從考證,從未對該區域給出高於市場普租價格的租金。

“風口”上的長租公寓

搶房源擴大市場份額

然而,從業內人士看來,長租公寓搶房確實是房租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就表示,“很多租賃企業,特別是長租公寓運營商,低價囤積中低端房源,對其進行升級改造;改造完成後,他們將房屋高價出租,賺取租金上漲帶來的差價。”

8月17日,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在電話會議中對媒體表示,當資本大量進入長租公寓以後確實推動了房租上漲。胡景暉直接點名自如、蛋殼等長租公寓運營商以高出市場20%到40%的價格在收房,導致售房成本直接上升,嚴重違背市場規律。

這兩年長租公寓在資本的加持下確實走到“風口”之上。

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租房市場總規模已達到約1.4萬億元。而華菁證券的一份研報數據顯示,有品牌的長租公寓佔整體租賃市場的比重僅為2%。當前我國機構化租房佔整體租賃市場比例僅為個位數的這塊蛋糕中,已經擠入了超過1000家品牌公寓的運營商。

和其他站在“風口”上的產業一樣,要想賺錢就得先燒錢。對於長租公寓運營商來說,瘋狂融資,瘋狂搶佔房源,不惜一切代價搶佔市場份額,爭取房租的定價權,似乎是一個走得通的盈利模式。

張大偉認為,資本大量湧入長租公寓市場,但租賃市場並沒有多少是新增供應量,長租公寓搶佔房源行為就放大了供需緊張現象,這相當於多了一道關口賺取租金差價。

據貝殼研究院統計,截至2018年6月,自如已進駐9大城市,管理房源量達到60萬間。另一個品牌公寓“相寓”官網上也顯示,其業務已覆蓋14座城市,管理房屋達28萬套、60萬間。

自如回應稱,“長租公寓首先不具備影響操作整個租賃市場價格的能力,其次從企業運營機理出發,也不會哄抬租金折損出租率,影響企業及行業的長效發展。長租公寓行業目前佔整個房屋租賃市場的比例不足5%,只有收出房價格合理,甚至保證相對較低的出租價格的情況下,才能保證相對較高的出租率。”

人多粥少

北京面臨巨大租賃缺口

顯然僅用“資本搶房”並不能完全解釋目前房租大漲的情況。

比起長租公寓對租房市場的影響,專家表示,供不應求是房租被推高的重要原因。

貝殼研究院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北京租賃人口共800萬人,目前租賃房源量約為350萬間,面臨著400萬間以上的租賃缺口。供不應求仍為當前北京住房租賃市場的主要矛盾,其實不僅是北京,中國主要一線城市都存在類似的供給問題。

房租上漲正在懲罰那些不買房的人?

季節效應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正值畢業季,租房的需求快速上升,容易帶來租金上漲。另外,最近兩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嚴查違法建築,用於出租的房源減少,也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中信證券研報分析稱,房租上漲的一個原因是,前期高房價向房租的傳導滯後使房租補漲。對比房價和房租的漲幅,過去幾年北上廣深的房價幾乎翻了三倍,而北京2012年8月平均租金60.13元/月/平米,到2018年7月平均租金也僅上升到92.33元/月/平米,上漲幅度僅為53.55%,因此租金上升仍具有一定空間。

房租上漲正在懲罰那些不買房的人?

這也反映出我國房地產市場租金回報率長期偏低。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瀚的分析,截至2017年底,中國一線城市平均租金回報率是1.5%,也就是說當房價不變,當租金不變的情況下,北上深購買房子的人,需要在不到70年之後可以收回成本,但是類比於世界其他國家,即使是租金回報率最低的日本其最近回報率也在2.7%左右,接近中國的兩倍,而像最高的澳大利亞租金回報率甚至接近了中國的三倍達到了4.4%。

江瀚表示,房租與房價的長期背離其實是一個難以為繼的現象,之前由於中國居民買房往往都是為了投資,而不是為了通過收租來實現長期的收益,所以中國房租較低的現象才會長期存在,如今國家已經逐步明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那麼原先的很多炒房黨就會變身為“包租公、包租婆”,從而將房租作為自己重要的收益來源。(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加寬長青橋將升級為雙向10車道

走進長青橋施工現場,打樁機等大型機器隨處可見,機器的轟鳴聲時時入耳。記者看到,工人們熱火朝天地忙活著,這邊兒還在起吊,那邊兒又忙打樁……8月17日,記者走進作為瀋陽東部快速路系統重要節點工程的長青跨渾河橋加寬改造項目現場,看到該橋下部結構及墩身施工接近尾聲,即將開始上部鋼箱梁架設施工,預計九月中旬架設完成,十月底建成通車。

外觀:新橋夾老橋

長青跨渾河橋位於瀋陽市東南部,橋樑由主橋和南北引橋組成,主橋為三孔中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橋樑全長629.348米,寬度為32.5米,設有6個車行道及兩側人行道,目前僅維持橫向兩拱肋中間雙向四車道通行。

長青跨渾河橋加寬改造工程將在原橋兩側分別建設兩座新橋,分別為橋長611.448米,橋面寬14.5米,設計時速為每小時60公里的單向兩車道及5米寬的行人和非機動車混行道。新建橋樑採用多跨變截面連續鋼樑,為了與舊橋景觀協調和減少河道阻水,新建橋樑跨度採用與舊橋相同跨度。同時,新橋建設完成後,市建委將對原長青橋進行維修,確保車輛的正常通行。

“從外觀看,新建的兩座橋和老橋是連在一起的,但三橋未來還是獨立存在的,中間相隔有小的縫隙。”現場技術負責人說。

施工:在地鐵上搭“板凳”

新建和改造完成後,長青橋將由雙向6車道升級為雙向10車道,將成為瀋陽渾河段最寬的跨河橋。

中鐵四局集團瀋陽長青街快速路項目經理張洪濤告訴記者,長青街橋下部結構與地鐵10號線平行,樁基與地鐵結構最近處為3米;最大樁基直徑達2.8米,最深樁基達75米,屬東北地區首例,現已全部順利施工完成,成為東北最大樁徑成功案例。

長青橋下部結構承臺部分採用騎跨式形式,施工難度也非常高。這一方案好比是在地鐵結構上搭建一座“板凳”,板凳騎在地鐵上,大橋的橋墩建在板凳上,是非常複雜、高難度的工序。

未來:將融入環城快速路網

十月份新橋建成通車後,老橋將封閉維修改造,預計明年十月底,老橋完成維修後,長青街才能達到雙向十車道。

據介紹,新建改造後的長青橋將是長青街快速路工程重要一環。長青街快速路北起萬柳塘,沿線走行現狀長青街、長青南街,終點為渾南大道以南銀卡路,地面道路全長約5.4公里。本快速路採用高架橋方案,上部結構主要為鋼混疊合梁,標準段寬為23.5米,雙向6車道。起點處通過兩條匝道實現長青街高架與東一環高架的快速連通。在泉園一路處設置一對平行匝道,共同服務於市區。高架橋由北向南上跨泉園一路、泉園二路、泉園三路、文化東路、方青北路、長青路、文萃路、二環路後減為4車道落地。在與二環交叉處設置3條定向匝道,實現長青街快速路與二環路主要流向的交通轉換,同時對長青街上方二環路面進行拓寬。

同時,長青橋南橋臺至渾南大道為雙向6車道連續高架橋,上跨恆達路、渾南大道後減為雙向4車道落地,與既有地面道路銜接;在南堤路處設置一對連接匝道,與地面交通連接。

屆時,長青街南北高架將通過長青橋連接。(來源:瀋陽日報)

遼寧將圍繞瀋陽打造大東北遊客集散中心

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遼寧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12.5%以上,國家5A級景區等知名旅遊品牌達到8家,全省建設10個旅遊主體功能區,初步建成世界知名生態休閒旅遊目的地。

打造中國冬季休閒度假新高地

《實施意見》提出,遼寧將優化旅遊產業空間佈局。

瀋陽都市旅遊圈要充分發揮瀋陽市作為中心城市的區位和交通優勢,打造大東北遊客集散中心,依託瀋陽經濟區城市群打造北方最佳快旅慢遊大都市旅遊目的地。

遼瀋文化旅遊帶要依託一宮三陵、九門口水上長城、五女山高句麗山城等世界文化遺產資源優勢,打造世界著名文化旅遊目的地。

全省要依託“冰雪+溫泉”以及東北民俗文化資源優勢,持續打造“戲冰雪,泡溫泉,到遼寧過大年”特色品牌,打造中國冬季休閒度假新高地。

傳統鄉村遊向民宿經濟轉型升級

加快發展現代休閒觀光農業,推動傳統農家樂、漁家樂提高服務標準,完善遊玩、購物、住宿等休閒度假功能,實現傳統鄉村旅遊向民宿經濟轉型升級。大力培育郵輪遊艇、汽車房車、戶外裝備、環保廁所、旅遊新型環保建築材料等旅遊製造業,鼓勵推動汽車、家電、食品飲品等與生活關聯度高的工業企業開發工業旅遊。

培育五大城市旅遊目的地品牌

遼寧將持續培育五條精品線路、十大精品景區、十佳避暑勝地等特色旅遊品牌。

支持打造“傳奇盛京、福運瀋陽”“浪漫之都,時尚大連”“中國玉都、養心名城——鞍山”“滿族故里、啟運之地——撫順”“山海福地,錦繡之州——錦州”等城市旅遊目的地品牌。

推進幹線公路連接3A級以上景區

遼寧將推進幹線公路與3A級以上景區連接。推進城市綠道、騎行專線、登山步道、慢行系統、交通驛站等旅遊休閒設施建設。支持在幹線公路和通景區公路沿線按規定增設觀景臺、自駕車營地、房車營地和公路服務區等設施。

此外,在重要旅遊活動場所設置第三衛生間,做到主要旅遊景區、旅遊線路及客運列車、車站等場所廁所數量充足、乾淨衛生、實用免費、管理有效。(來源:瀋陽晚報)

遼寧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需7個工作日內公開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遼寧省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要求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事項應自作出行政決定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確定為依申請公開的,應按相關規定,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覆。《實施方案》要求,重大建設項目在批准和實施過程中,要依法重點公開批准服務信息、批准結果信息、招標投標信息、徵收土地信息、重大設計變更信息、施工有關信息、質量安全監督信息、竣工有關信息等8類信息。(來源:遼瀋晚報)

蘇家屯區多措並舉保百姓便捷出行

8月17日,記者從蘇家屯區交通局瞭解到,該區對全區115公里的道路實施維修改造,項目覆蓋所有涉農街道。預計10月份工程將全部結束。

蘇家屯區自4月份以來,集中開展城市出口路和國省幹道路面衛生環境治理工作,加大管理人員上路巡查頻率以及路面保潔力度和清掃頻率。截至目前,共清理公路沿線垃圾12771立方米,出動機械臺班2929臺次,建立四環路以內公路沿線垃圾日清機制,確保公路沿線兩側溝渠無雜物。

與此同時,區交通行業執法部門共檢查客運、貨運車輛1.2萬餘臺次,處理非法運營貨車、出租車等共計192臺次,整改公交、出租車車容車貌120餘臺次,切實維護市場經營秩序,為全區道路運輸環境提升和百姓安全出行打下堅實基礎。(來源:瀋陽日報)

個稅起徵點能調高嗎?修正變動幅度不會過大

跟每個人的“錢袋子”關係極大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草案本月底將迎來二審。關於個稅修法,大家最關心哪些問題?二審預計會有哪些變化?

焦點一:起徵點5000偏低?

歷次個稅修法,大家最關注的都是起徵點。此次個稅修法草案擬將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同時首次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實行綜合徵稅。

起徵點引起了社會廣泛的討論,甚至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中也是如此。在一些民眾甚至專家看來,起徵點還可以進一步提高。

對此,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曾公開表示,5000元再往上一點是可能的。但不宜一下提到10000元,那樣的話,對銜接以後的稅制改革不利。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雖然納稅人均有提高扣除以達到減稅的意願,但為防止個稅走向邊緣化,還需要為綜合個稅改革留有一定的改革空間。

在她看來,個稅起徵點的調整需要綜合考慮職工收入水平、物價變動水平和居民消費水平。

目前5000元的費用扣除已充分覆蓋相關生活費用,同時此次稅改增加了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專項附加扣除,更減輕了家庭在教育醫療方面的負擔。

因此,個稅起徵點暫定5000元,此次修正變動的幅度預計不會過大。

焦點二:專項抵扣是否會明確?

除了稅率降低,此次個稅改革最大的看點就是專項抵扣。

業內人士表示,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將可以在稅前扣除,如果這部分改革能夠落實,實際減稅的力度將大大超過起徵點和稅率的調整。

住房貸款利息此前就是爭議問題之一。

有專家表示,將住房貸款利息納入抵扣,對於買房民眾減負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大量人群將住房作為投資品種的背景下,是否會在某種程度上刺激投資甚至投機需求?目前稅前抵扣還沒有明確方案,如何執行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中誠盈禾稅務師事務所執行合夥人陳穎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就認為,關於專項抵扣,個稅修正草案二審的時候可能更多地會考慮實際徵管手段能不能達到。

以房貸利息為例,目前我們還沒有實現家庭的綜合申報,那麼夫妻的共有財產如何扣除房貸利息,實際操作層面如何徵管。另外,單一扣除項目的真實性如何確認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此外,也有觀點認為,專項抵扣力度應該更大一些。在草案審議的時候,有部分委員提出增加贍養老人等支出。

不過,在一些專家看來,專項扣除既要考慮個人負擔的差異性,也要考慮所得稅基本原理,保持稅制公平,以免引發不必要的誤讀。

記者此前也從權威途徑獲悉,將贍養老人費用納入抵扣,暫時還沒有辦法實現。但是今後肯定會逐步納入,同時推進速度也會加快。

焦點三:能否按計劃落實?

個稅法修正草案顯示,擬於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而在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工薪所得可先行適用5000元起徵點(不進行專項附加扣除),經營所得可先行適用新稅率表。

中翰稅務合夥人王駿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如果再審意見比較一致的話,修正案很可能二審就會通過。我國現行立法法並不絕對要求所有的法律都必須“三審”才可以通過。

立法法第三十條規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各方面意見比較一致的,可以經兩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交付表決;調整事項較為單一或者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各方面的意見比較一致的,也可以經一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即交付表決。因此,個人所得稅法二審交付表決完全是有法律依據的。

在李旭紅看來,如果個稅法修正案在本月底二審通過,則將會按計劃實施。即使還有不同的意見,個稅改革也會如期推出,因為它已是當前稅制改革的必然趨勢,僅是如何完善的問題。

記者發現,個人所得稅法尚在修訂中,配套的徵管手段已經先行升級。8月起金稅三期個人所得稅扣繳系統已升級為“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扣繳客戶端”。北京、貴州等多地稅務機關也發佈了相關通知。(來源:上海證券報)

城市房租上漲 如何讓1.68億租戶“房住不被炒”

“房住不炒”正面臨新問題,在限購限價房市新政的高壓下,房租卻暴漲,可謂“按下葫蘆起了瓢”。

數據顯示,7月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武漢、重慶、南京、杭州和成都十大城市租金環比均有所上漲。其中以北京、上海、深圳的租金漲幅最猛,北京7月份房租同比上漲3.1%,東城區和順義區房租環比漲幅更分別達到10.5%和10.7%,部分小區甚至漲幅超過30%。

表面上看,本輪房租上漲是由中介代表的資本驅動所至,壟斷房源,哄抬租金。北京市住建委聯合銀監局、市金融局、市稅務局等部門於8月17日集中約談自如、相寓、蛋殼公寓等主要住房租賃企業負責人,以打壓炒作行為。而深層看,北京房租上升的原因,資本驅動只是助推,主要還是供給減少,租房市場的底層供應量被大量抽掉,加之“共有產權房”、“公租房”不能立馬跟上,造成供需面突然失衡,“3個人爭一套房變成了8個人爭”,房租上漲成為必然。

供給減少,資本驅動炒房,剛需不得不接盤,這個上漲邏輯在北京以外的其他城市也成立。這也與非理性炒作房價的邏輯如出一轍,無非是通過壟斷房源,過去是抬高房價現在變為炒高租金,將成本轉嫁給剛需用戶從中漁利。必須看到,打擊中介資本炒作只能解決租金暴漲於一時,卻難以建立抑制租金上漲的長效機制。

要“房住不炒”,除了嚴控壟斷炒作,還要完善法規保障租客權益,但關鍵的,還在保障供給,從平衡供求面上下功夫。

首先要保障住房供給的基本面。導致北京租金上漲的直接原因是大面積拆違及其他行政法規導致的租賃面積的減少,但同時公租房、廉租房供應不能及時跟上,供需面失衡,為炒作者提供了漁利空間。

數據顯示,目前北京租賃人口為800萬人,而租賃房源量僅為350萬間,租賃缺口達400萬間以上。炒作資本焉能不興風作浪?

只有充分培育住房租賃市場,促進房屋租賃行業快速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供需失衡問題。目前,全國已有超過40座城市多次發佈相關政策,細化房地產租賃市場的發展和監管,涉及租賃雙方權益、增加租賃住房供應以及發展租賃企業三個層面,涉及公共服務權益、住房公積金、稅收優惠、租賃權益保障等多個方面,但顯然,政策支持還一時難解剛需之渴,房源供給的結構性短缺仍是制約我國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一大瓶頸。

截至目前,我國租賃人口共計1.68億,租賃房源供給端與租客需求端的匹配性面臨考驗。推動租賃市場長期健康發展,一方面要加強市場規範整頓,另一方面還要加大市場供給。

其次要保障租房一方的基本權益。本輪上漲中,出現中介吃差價、“二房東囤房”以及房東見利肆意違反合同哄趕租客等行為。這方面必須以法律來進行限制和規範,保障租客權益。

第三要打擊壟斷炒租。不得哄抬租金搶佔房源,更不得利用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獲取的資金惡性競爭搶佔房源;不得以高於市場水平的租金或哄抬租金搶佔房源;不得通過提高租金誘導房東提前解除租賃合同等方式搶佔房源。

“房住不炒”是增加百姓獲得感的關鍵點。治理房租亂象,需要打壓炒作之風,明確租房權益,更需要保障供給,讓中國1.68億租賃人口住有所居。(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打擊這些房地產市場亂象 9省16市出臺文件了

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是最近不少城市集中火力在做的一件大事。從6月底七部委下發文件要在30個城市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到全國首例判決黑中介團伙犯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各地打擊投機炒房、黑中介的消息不斷見諸媒體報端。

媒體記者注意到,這兩個月以來,至少有16個城市陸續下發了細則,至少有9個省(市)從省級層面讓制度落地。7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到,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9省(市)治理房地產亂象制度落地

關於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的高層通知如何落地?各方也極其關注。

據記者觀察,部委文件下發後,至少有16個城市陸續下發了細則,分別為成都、杭州、寧波、佛山、昆明、合肥、南京、蘇州、無錫、徐州、武漢、宜昌、太原、蘭州、貴陽和深圳。

至少有9個省(市)從省級層面讓制度落地,分別為重慶、山東、湖北、浙江、福建、雲南、黑龍江、吉林、貴州。從整治重點來看,這些省、市的相關文件,有的與七部委下發的一致,但也有的根據自身的特點新增或細化了相關內容。

針對房地產開發企業違法違規行為,昆明市將“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後,未在10日內一次性公開全部可售房源及預售價格”納入了整治範圍。這一規定,在成都市、湖北省、黑龍江省等的文件中都曾提及。

吉林、黑龍江等省份還將監管職責履行不到位的情形也列在了重點打擊的行為之中。

如吉林省8月13日下發的文件中明確,要加大對“房地產市場監管職責履行不到位”的打擊,包括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不力,未依法履行房地產交易管理職能、房地產市場監管職責;沒有實行商品房和二手房交易合同網籤備案等。

打擊房地產領域的非法集資

據記者注意到,《湖北省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在部委文件的基礎上,新增的內容排在各省、市前列。

該省在打擊“黑中介”方面,打擊重點增加了“以隱瞞、欺詐、脅迫、賄賂等不正當手段招攬業務,誘騙消費者交易或者強制交易”“違規收取購房人房價款以外的費用炒賣房號”“以虛假房源、不實價格信息招攬業務”等內容。在打擊房企違法違規行為方面,增加了“商品房預售方案備案為毛坯房的,擅自以全裝修商品房的方式銷售”等。

浙江方面的動作也值得關注據記者注意到,7月24日,浙江省發佈了《關於在全省開展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的通知》,文件由10個部門共同下發。

與七個部委下發的通知相比,浙江也根據本地的特點新增了不少內容。

如在打擊“投機炒房行為”方面,新增了“未取得相關金融資質,利用網絡平臺及股權眾籌平臺從事房地產金融業務,或雖取得相關金融資質,但違規開展相關金融業務”條款;在打擊“黑中介”方面,新增“唆使、協助購房人偽造社保、納稅、婚姻、戶籍等證明規避限購限貸等房地產調控政策”條款。

重慶由公安部門深度介入整治房地產“亂象”

加入“司法手段”的重慶這幾天也是備受關注。各地的這些整治行動,均為不同部門之間聯合出手,當然聯合的部門有多又少,多的有11個,少的則有2個。

而重慶的整治方案,便是市國土房管局和市公安局2個部門聯合下發的,但整治力度卻絲毫不減——“重點打擊房地產領域職業化、團伙化、惡意化的違法犯罪行為”。這份文件的特殊意義在於,讓重慶成為上述30個城市中,首個由公安部門深度介入聯合執法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的城市。

重慶方面整治的重點主要有9個:編造散佈房地產虛假信息擾亂公共秩序,“炒賣房號”非法牟利,房地產領域非法集資,偽造公文、證件、證明文件,挪用、侵佔房地產交易資金,“一房多賣”,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威脅人身安全,以及涉嫌擾亂公共秩序、妨害社會管理、侵犯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等其他違法行為。

其中,在“威脅人身安全”方面的整治重點是——開發企業或中介機構採取威脅、恐嚇等暴力手段驅逐租戶、強制上漲或惡意剋扣租金、押金;黑惡勢力欺行霸市、破壞房地產行業管理秩序等行為。

“這次整治,一旦發現問題,就不是簡單的約談、罰款了。執法的威懾力,也將明顯增強。”重慶市國土房管局方面的負責人說。

“對濫用職權、翫忽職守的,堅決問責”

“房地產開發企業違法違規行為”是本次專項行動的重點之一。7月31日,住建部公佈了一批各地查處的違法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名單,涉及北京、廣州、天津、重慶、長沙、西安、吉林等地據記者獲悉,這是“專項整治樓市亂象”文件下發後的首次公開曝光。

值得一提的是,住建部下發的文件明確:“對開展整治行動不力、人民群眾投訴較多、房地產市場違法違規行為較嚴重的地方,要加大督查力度。對涉嫌隱瞞包庇、濫用職權、翫忽職守的部門和人員,要堅決問責。”

還是那四個字,房住不炒。(來源:北京青年報)

住建部盯緊房價冒尖城市 新一輪樓市調控蓄勢待發

自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以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先是於8月7日在遼寧瀋陽召開部分城市房地產工作座談會,對參會各城市未來房地產調控工作提出了進一步要求;隨後,8月17日又約談了海口、三亞、煙臺、宜昌、揚州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要求嚴肅清理查處捂盤捂地、囤房炒房等問題,大力整頓規範市場秩序,嚴厲打擊投機炒作,遏制房價上漲。

研究院智庫研究中心總監嚴躍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住建部對於上述5個城市政府負責人進行約談,政策取向比較清晰。首先,這5個城市是7月份國家統計局70城房價數據中漲幅較大的城市,且排名均比較靠前,所以,是抓典型的調控思路。其次,7月份向來是樓市傳統淡季,但這5個城市房價漲幅依然創新高,所以,必須要對其進行管控。

在國家統計局公佈的7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情況變動中,海口、揚州、煙臺、宜昌、三亞5個城市的房價環比漲幅依次為2.3%、2.8%、2.9%、2.9%、3.7%,尤其是三亞,3.7%的環比漲幅居首位。而從一線城市表現來看,北京、廣州、深圳7月份房價漲幅僅為0.2%、0.6%和0.5%,上海則是回落0.1個百分點。

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央明確表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預計房價問題將是住建部下半年重點關注的核心調控問題,這5個城市的約談只是開始,未來,只要房價出現過快上漲的城市,都有可能被住建部“重點關照”。

在7月份全國樓市調控密集程度刷新歷史紀錄後,8月份以來,各地發佈的與房地產市場相關的調控政策也已超過25次。

張波認為,隨著住建部多次強調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並對房價上漲過快城市進行約談,預計在調控升級背景下,地方政府下一步的調控手段會更多地圍繞房價來展開,如執行更為嚴厲的限價政策、為房價設定“漲停板”、對原有調控政策進行升級等。此外,在調控力度不放鬆的同時,針對市場的規範行為督查也絕不手軟,預計“邊調邊打”或成為常態。(來源:證券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