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要不要學習藝術?

不重視藝術教育,損害的則是一代人的心靈世界,損害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創造力。——柏拉圖

馬雲曾經說過:“不讓孩子去體驗,不讓他們去嘗試藝術,我可以保證,30年後孩子們將找不到工作,因為他沒有辦法競爭過機器”,雖然這番話有些絕對,但並不是沒有道理。

孩子從小要不要學習藝術?

藝術不是藝術本身,它代表了整個人生觀

美國國家教育科學院曾做過一個調查,在對 1999-2000 學年度與 2009-2010 學年度的藝術教育進行對比研究時,做過一個有 5 萬多畢業生參與的問卷調查。其中有一個問題是“什麼知識最有用”,結果頗感意外。

畢業 1-5 年的學生答案是“基本技能”,畢業 6-10 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畢業 11-15 年的結論是“人際關係”,而畢業 16 年以上的則提出:藝術最有用。

怎樣理解“藝術最有用”?最有用,並不是以藝術為職業的專業人士的說法。這裡說的“有用”,並且是畢業16年,也就是一個人在其40歲左右時得到的結論,“四十不惑”。

這個“有用”,就並非是直接轉換成物質的有用,而是被藝術浸染後擁有的感知和思考的素養

孩子從小要不要學習藝術?

藝術協調著人的左右腦

智識教育強調的是邏輯的、理性的認知能力,更多在開發人的左腦。藝術教育則側重於直覺的、感性的認知能力,更多在開發人的右腦。

從腦科學角度來說,藝術協調著人的左右腦,使兩者既保持相互的平衡,又在相互促進中得到提升和發展。

人類天生具有一定的創造能力,創造能力的強弱也是考察一個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準。藝術思維側重於直覺,具有跳躍性、非線性的特點,因此在很多類型的發明創造的過程中,都會起到關鍵的鏈接作用。在這個意義上說,當“人轉向藝術時,就進入了創造活動的實驗室”

孩子從小要不要學習藝術?

藝術教育具有精神救贖的功能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人的心理普遍存在承受力小,調適能力差,淨化能力弱等問題。而藝術由於它直接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與人的身心關係最為緊密,並在人的理性和感性衝突之間找到平衡,使人的生活方式由“物質化”向“藝術化”轉變,這也是藝術教育所特有的精神救贖的功能。

讓孩子開始學習藝術,家長們應該首先考慮下面的問題:

1、上這個課程到底是因為孩子的興趣,還是家長的期望?

2、參加藝術課程,是因為孩子喜歡,還是因家長的虛榮或不自信而總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去比較?是為了孩子開心,還是為了家長放心?

3、上藝術課是為了讓孩子多一種體驗,還是要成就某方面的天才?家長必須瞭解:功利的目的和過高的要求會讓孩子充滿挫折感、厭學。

4、這個藝術課程的理念、質量、教學方式等適合孩子嗎?壞的教育比不教育還壞!

5、孩子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瓶頸,遇到後,我們可以給出哪些具體的幫助和支持?

6、孩子如果有一天想放棄時,我們會坦然面對嗎?如果把這些問題想清楚,那麼家長就能夠坦然接受孩子的最終選擇了。

孩子從小要不要學習藝術?

學習那種藝術門類,找準孩子的性格特點很重要

愛模仿——適宜學表演

這類孩子在人越多的場合,表現得越活躍,越希望自己是主角。當然這些孩子也有能夠吸引更多人注意力的能力,譬如豐富的表情、手舞足蹈的樣子以及高亢的聲音等。不妨在適當的時機給孩子表現的舞臺,只要能給孩子有一次在正式的公眾場合得到認可,他就能更自信地對待自己。這類孩子適宜表演、主持、舞蹈等。

愛漂亮——適宜學繪畫

最愛的遊戲:收集彩色糖紙、最愛形象各異的玩偶、橡皮泥。所以彩色的世界對於他來說非常的重要,在形象化的世界裡,他會感到舒心又開心。因此,這類孩子有這較強的審美能力和觀察能力,最適宜讓他們去學繪畫、雕塑等。

愛說話——適宜學聲樂

最愛的遊戲:表演唱、讀書、聽收音機。寶寶的思維模式是聲音帶動思維,他喜歡利用聲音,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大部分是老師通過口授進行教學,這對於聽覺學習型寶寶是最有利的。在唱歌、朗讀這樣的活動中,這樣的孩子往往能夠表現得遊刃有餘。這類寶寶比較適宜學聲樂、相聲、或鋼琴。

愛安靜——適宜學圍棋

喜愛拼圖、積木、走迷宮等遊戲的孩子有耐心的個性和細緻的觀察力,還有比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他們總是不經意地去探索和尋找事物之間的聯繫。並且以最終獲得完美的解釋和解決為快樂的源泉。

愛動手——適宜學書法

這類孩子比較有耐心,並能完成技巧較高的活動,如拆裝汽車、串珠子等,只要在正確引導,成人後都有認真、細緻的態度,這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礎。可以讓他們參加一些手工方面的興趣班,如書法、編織、珠算等,幫助他們在拓展個性的同時,學到一些技能。

喜歡打鬧——適宜學武術

這類孩子可能是被認為最有活力的,他們好動,注意力也不夠集中,常常不是在跑就是在跳,這類被稱為觸覺學習型的孩子,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很吃虧。但是他的動作協調能力較強,適當地讓他們參加跆拳道、武術和游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