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奇新東家落定,YC入華將開創另類創投

陸奇新東家落定,YC入華將開創另類創投

陸奇,作為科技領域最耀眼、最受關注人物之一,有了新的職場歸宿。

2018年8月15日,北京,全球知名創業投資及加速器Y Combinator(以下簡稱YC)宣佈正式入華,併成立Y Combinator中國(簡稱YC中國)。陸奇則擔任YC中國創始人及CEO、YC全球研究院院長,自此,他成為YC中國的 01 號員工。

此消息一經公佈,立即在科技圈裡泛起絲絲漣漪。

要知道,陸奇是美國IT界最牛的華人高管,他在美國呆了25年,從IBM、雅虎技術大牛到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乃至到去年空降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主導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可以說,陸奇堪稱AI等技術型領域的頂級專家,所謂“得陸奇者,得AI天下!”

陸奇的加入無疑表明硅谷最知名創投 YC 要在中國徹底本土化的決心。隨著YC入華戰車的挺進,必將攪動整個中國創投行業的江湖。自此,中國創投行業也颳起了新風向。

強強聯合下的最佳選擇

實際上,對於陸奇此番加盟YC,可謂是強強聯合,也是一種最合適的搭配。

陸奇新東家落定,YC入華將開創另類創投

公開資料顯示,YC成立於2005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主要致力於為初創企業提供全方位的創業解決方案,推動技術驅動型創新。

憑藉新開創的加速器投資模型,截至目前YC已經投資了超過1900 家初創公司,這些公司的總估值達到 1000 億美元,總融資規模逾180億美元。其中不乏全球領先的短租平臺Airbnb、雲儲存服務供應商Dropbox、數字支付供應商Stripe、美國社交新聞互聯網公司Reddit和開放源代碼平臺Docker等創新型創業獨角獸。

甚至在YC孵化名單上已經有諸多中國企業,Strikingly就是首家被YC孵化的中國公司。此外,還有branch8(香港)、渡鴉科技(ProjectFlow)、TeamNote 及 Grub Market 等中國的創業項目,都是從YC 畢業。近年來,YC 合夥人 Eric Migicovsky 與中國企業家和投資者也保持著密切聯繫和互動交流。

這樣一家牛掰的創投公司和中國已然發生了交集,開出如此優厚的條件(陸奇執掌下的YC中國具有足夠的獨立性,同時與YC掌門人Sam Altman保持深度的交流溝通)自然能打動陸奇。而且,YC對技術創新十分重視,擁有改變世界的壯志雄心。這一點可以說和陸奇的技術型帥才的基因很匹配。

在此說個小細節,YC掌門人Sam Altman(YC總裁、Open AI聯席主席)也和陸奇頗有淵源。2005年Sam在西雅圖成立YC研究院時,倆人相識,通過多年的相處發現大家擁有相同的理念,都認為“技術可以推動創新”,希望通過投資者對企業系統化的科研投資,助力初創企業在科技領域的前進。

正如陸奇在接受36氪採訪時說:我是用“天時地利人和”來做決定的,考慮完全部因素,YC 是我唯一剩下的選擇。

對YC而言,陸奇的光環非常耀眼,他所到之處,基本都會對所加盟公司的品牌價值起到放大鏡的效果,這點也是初入中國市場的YC 所急需的。

YC 入華背後的特有價值

核心的問題是,透過陸奇履新的背後,創投大咖YC 入華的舉措才更加值得關注。

十多年來,雖然 YC 服務的創業公司來自世界各地,但他們卻一直只在美國硅谷運營。此番YC 進入中國,是YC首次在海外建立團隊,是其全球化第一步,至關重要,所以,找來深諳技術之道、貫通中美文化的陸奇掛帥。

翻開中國創投領域發展史,其已經走過了初級階段。特別是前幾年,國內的很多孵化器還停留在掛個大牌子,扮演二房東角色,僅僅是向企業收取稅收和租金。隨後,孵化器模式經歷了一輪洗牌。

如今,國內孵化器模式大概有4類:一類是如創新工場模式,提供場地及配套服務,主要服務所投資企業;一類是創業園區,入駐企業既包括旗下投資的企業,也包括其他企業,園區提供軟件方面服務;一類是政府劃定特定區域,蓋好樓邀請企業入駐,提供一定扶持政策;一類是如車庫咖啡,給創業者和投資人提供交流平臺。

整體看來,國內真正特別牛的創業投資及加速器模式還沒有出現,但這其中醞釀著巨大的商機,因為眼下的神州大地,創業浪潮風起雲湧。這恐怕才是YC 此番入華的真正考量。

陸奇新東家落定,YC入華將開創另類創投

YC入華將在中國市場發揮出獨特價值, YC中國不僅是創業加速器,還是創業者們的黃埔軍校。它不僅會為有潛質的初創公司提供起步階段的資金支持,也尋求通過提供一系列培訓來綜合提升創業者綜合素質。最終,為初創企業提供長遠的支持,通過加大對技術與研究的科研投資,以及建立全球性共享社區來幫助中國創業者們實現夢想。

這也是YC入華的殺手鐧,以全新的創投模式來攪動中國的創投行業江湖。

具體而言,YC中國將首先推進四項核心工作:包括創業投資與加速、為中國創業者定製的人才培訓、科學技術研究、公益慈善事業。目前,YC已經在華開放創新企業申請通道,中國的創業者們可直接登陸註冊頁面提交申請(www.YCombinator.com/apply)。

從創業模式優先到技術為先

當下,整個發展大環境對YC入華後形成了天時的利好。

首先,中國在創業領域有著巨大的市場和熱情。近年來,中國經濟保持高速發展,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突出,激發了社會創業熱情和活力。在廣闊的市場、強大的人力資源和人才儲備下,讓中國擁有交易總額僅次於北美的第二大風險資本市場。

其次,政府對“雙創”發展的政策支持,讓中國的創業生態系統為初創公司營造了非常有利的環境。

最後,中國市場還有一大優勢——消費者對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適應速度快於美國普通民眾。所以,YC在此時進入中國,將為更多的中國初創企業提供系統的支持和服務,加速其發展壯大。

可以預見,隨著YC在中國市場的步步挺進,未來,YC或將成為中國創投行業的新風向標。

在過去的20-30年間,中國的商業創新更傾向於以“模式”為主,適應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環境。而如今,全球乃至中國的經濟環境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以技術積累與創新為主的創業公司才能順應目前以及未來中國的發展需要。這時候,就應當把“技術”視為創投行業的主攻方向。

陸奇新東家落定,YC入華將開創另類創投

這恰是YC中國的思路,也是它接下來所要乾的事情。

目前,國內已經有紅杉資本、KPCB、Mayfield、經緯、IDG、Plug and Play等全球頂級的投資機構。根據2018年8月,《第一財經週刊》發佈“2017年至2018年度中國創投機構排行榜”顯示,在中國創投圈,紅杉資本中國基金、IDG資本、深創投,獲榜單前三名。

YC入華後或將打破原來的創投格局,形成另一極——技術型的創投另類玩家。最起碼,可以將YC在美國硅谷的成功經驗帶到中國,從而對國內初創企業進行賦能,對中國科技進步形成利好刺激。同時也能將把中國的先進經驗分享至全球,從而起到一個連接器的作用。

不過,如今YC入華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管怎樣,最起碼方向選對了,就不怕路遠。不妨靜觀其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