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我都懂,可我還是想尋死

1

懷襄為主子蘭卿,何必逢人話獨醒

公元前278年的一天,一位煢煢老者步履蹣跚行走到江邊,久久凝望著江水滔滔。

一位途經的年老漁父一眼認出了他,便問他:“你因何在此?”

老者形影孤獨,神情蕭索,似答非答:“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聽此知他憂慮滿心,便有心勸慰他,“聖人不過於古板,能隨世道而變化。世人都骯髒的話,為何不攪亂淤泥揚起濁波呢?眾人都迷醉的話,為何不既吃酒糟又喝其酒呢?何必想的太深又自命清高,落得流放的下場呢?”

你說的我都懂,可我還是想尋死

老者搖搖頭,對此同流合汙之說不甚同意,便反駁道,“我聽過一種說法,剛洗頭的人一定要撣去帽子上的塵土,剛洗澡的人一定要抖淨衣服上的泥灰。誰又願意讓汙濁的東西弄髒乾淨的身子呢?我寧可以清白之名聲投身奔騰浩蕩之江河,葬身魚腹,也不願在這骯髒渾濁的世道里沾染塵埃苟延殘喘而亂己皓皓清白之名。

漁父見勸他不動,也不再勸他,只慨然一笑,揚起竹篙,架舟而去,臨行看對方孤獨的身影立於江邊,像座腐朽的石雕,又不禁高聲唱道,“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滄浪的水如果清澈,可以拿來洗我的帽子。如果渾濁呢,也可以用來洗我的腳。採用不同態度來對待不同事物,人生一世,轉眼百年,何必太過拘泥執著,苦苦與自己較勁?

岸邊的老者聽聞漁夫的歌聲,知他仍是在勸慰自己,心雖甚慰卻也不作應答。只道是自己一顆赤誠之心已然破碎,君無能,國已頹,自己身擔重任,本該為國效力,此時卻受小人所害,流亡至此,面對即將走向滅亡的家國竟束手無策,心中慚愧伴隨著憂憤,思慮夾雜著苦悶,十分痛心。

他從來不怕孤苦無依,不怕貧寒困疾,此生唯一怕的只有國家傾覆,百姓受苦,而自己對此竟無力去阻。

你說的我都懂,可我還是想尋死

此前聽聞國都已被秦軍攻破,君王逃逸流離,自知以一己之力已經無力迴天,國之滅亡已成定局,自己終究成為亡國之奴。思及此處,心之一顫,淚涕齊下。

江流湍急,水浪騰湧。

老者孤身呆立於江畔,衣角飛揚,口中不停,向著江水訴說自己報國無門的哀愁憂慮。身為楚國後人,國家將亡始終有他一份責任。

他自小嗜書成命,博覽群書,為的便是報效國家為民造福,而今他無法擋住敵軍的錚錚鐵騎,無法守住先祖的蕩蕩家業,也無法護住百姓的安寧生活,他還有什麼顏面留在世間?即便苟存於世也不過一無心之傀儡,倒是不如就此離去作罷,一了百了,倒也乾淨得很。

終於是抱了一旁的石頭入懷,一步一搖行至臨江之畔,江風吹起他的銀髮揚揚,他的衣帶飄飛,江水點點濺落在他的衣襬上。

他閉了眼,身體一傾,“噗通”一聲,瞬間冰涼縷縷滲進衣衫和皮膚,彷彿直入骨髓,直入心臟。

江畔的風仍舊吹拂,江面的水花仍舊跳躍,只是江邊那位老人已然不在……

你說的我都懂,可我還是想尋死

2

長恨忠良多坎坷,頗傷辭語太丁寧

說到屈原,也許大多數人都知道他是一位詩人,他的《離騷》以其獨特又誇張的表現手法而聞名,他以神話傳說為基礎來諷刺當時的社會背景,表現自己對家國的憂思和自己無能為力的苦悶。《離騷》的出現對中國詩歌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猶記得小學時候老師課堂上對他的評價總是愛國詩人、被小人所害抑鬱不得志之類,在課本上也一直是以一位鶴髮老叟形單影隻徘徊在江邊的形象出現。長大後才知道僅僅以愛國詩人來將他臉譜化標籤化,其實對他並不是很公平。

他曾經鮮衣怒馬上陣驅敵——公元前321年,秦軍進攻楚國邊境,屈原組織了樂平裡的青年奮力抗擊,憑藉機智果敢的魄力和出其不意的戰術將秦軍擊退。那時他還不滿二十歲,就已經表現出了忠君報國的一片赤誠之心。

他曾經高堂明鏡為國為民——公元前320年的春天,屈原應楚王的詔令出山進京,受命在鄂渚當人縣丞。後來逐漸升任左徒,在朝堂上與王圖議國事,宣告號令;對外則接遇異國賓客,應對各國諸侯。楚王對他尤其信任。

你說的我都懂,可我還是想尋死

他曾經出入他國建立邦交——公元前319年深秋,屈原首次出使齊國。之後忙碌於楚國的內政外交工作,與蘇秦一起促成六國君王齊集楚國國都郢都,結成聯盟,並使楚王成為聯盟領袖。在五國聯兵進攻強秦的時候,屈原作為楚國代表也隨軍一同前往。

他曾經積極變革制定律法——公元前317年,屈原開始在楚國進行變法改革,制訂並出臺了各種法令,獎勵耕戰與農耕,舉賢唯才,反壅蔽達天聽,禁朋黨明賞罰,移風易俗,與舊貴族和一切頑固勢力進行鬥爭。次年,他深入改革,在國內掀起變革熱潮,使得民心沸騰,楚國形勢大變,與此同時,舊貴族則面臨著覆滅的命運。

屈原滿腔赤誠,一心為國為民,希望建立一個有秩序更富足的楚國,在變革上毫不妥協,雖然取得了一些效果,卻也因此而格外遭人嫉恨,以至於到了花甲之年,卻不能兒孫繞膝,不能富貴滿堂,只能抱石而終,含恨而眠。

這樣一個人,如何不令人唏噓,如何不令人心疼?

3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離騷懷沙》中有一段話描寫楚國當時的國內情況,“工垂巧而不動斧頭,誰知他合乎正軌?五彩斑斕而被人暗藏,所以瞎子說它不漂亮。離婁微閉著眼睛,盲者就說他的目盲。白的要說成黑,高的要說成低。鳳凰被關進罩裡,雞鴨卻說是會飛。玉與石混在一道,好與壞也分不出來。”

這樣的時代,上下顛倒,黑白不分,伯樂既沒,驥焉程兮?

於是小人既能當道,君子註定蒙塵。

以公子子蘭為首的一班貴族,因為對屈原懷有嫉妒和忌恨之心,便常與楚王說他的壞話,說他奪斷專權,目無國君云云。

楚王聽信讒言,於是與屈原疏遠並於公元前304年將屈原流放到了漢北之地。而這時秦國便趁機拆散了六國之盟。

你說的我都懂,可我還是想尋死

而後,因為楚王率先違背了六國之盟而遭到其餘三國的討伐,楚王派太子為人質向秦國求助。太子在秦國殺害了秦國官員後逃回楚國。秦王怒,率領三國之軍攻打楚國。

4

屢戰屢敗,楚王憂慮

前299年,秦王以談和之名藉機邀請楚王赴會。適逢屈原從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人一起,力勸楚王不要去赴會。公子子蘭卻因為畏懼秦國的強大而竭力慫恿王前往。最終楚王前去赴會,被秦王所扣留,並要求割地才肯放回。子蘭不肯割地,於是秦王再次進攻楚國。

過三年,楚王死於秦國,新楚王上位,屈原再次遭遇流放,去往江南偏遠之地,長達16年之久。在這期間屈原遍覽了群山大江,寫下許多傳世之作。

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國都,新楚王狼狽出逃,在陳城躲避。

而屈原對此深感絕望,痛心異常,最終選擇長眠汨羅江,時年62歲。

正所謂是“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衝向萬頃濤”。

5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相傳屈原投江之後,楚國百姓划起船隻去打撈他的屍身,但是卻沒有找到,於是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吃他的身體便將食物投於江中,後演變成為賽龍舟和吃粽子的習俗,流傳至今。

美麗的傳言自然未必真實,屈原本身卻的確值得尊敬。

也許有人很難理解屈原的投江行為,就如郭沫若所言,“攬轡憂天下,投鞭問汨羅。楚猶有三戶,懷石理在那?”

理在哪卻該問誰?自古人心難捉摸。

屈原性情耿直,直言不諱,不畏強權,敢於變革,曾遭兩度流放,卻始終能身處偏遠之地,心繫朝堂之上。

可聽到秦軍攻破楚都楚王棄城出逃的消息,他感到心底有什麼東西破碎了,一時間整個天空都灰暗下來。

他曾努力地進行變革和出使他國,以保證國家的發展和六國的合盟。他清楚秦國日趨強盛,有如虎狼對六國正虎視眈眈,所以六國之盟是楚國的希望,也是其餘各國的希望。可是他卻只能親眼看著自己的希望和努力一點點被粉碎,親眼見證國家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滅亡。

所以他絕望了。

你說的我都懂,可我還是想尋死

魯迅先生說,悲劇是把美好的事物毀滅給人看。

屈原他看到了悲劇,一個國家的悲劇,還有他個人的悲劇。

所以,死亡是他的選擇。

就如項將軍自刎烏江一事,有人覺得英武不屈是條漢子,有人覺得意氣用事是個懦夫,眾人對屈原的投江也有不同的理解,不求所有人都將他當做英雄,只希望有人能記得千百年前有個孤獨的老人在汨羅江邊徘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