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唯一敬佩的將軍,全家被滿門抄斬仍爲秦殉職……

項羽唯一敬佩的將軍,全家被滿門抄斬仍為秦殉職……

李由

01

秦始皇三十五年,丞相李斯七十歲大壽,始皇帝下令丞相壽辰要大辦。這時候丞相李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長子李由出任三川郡守,所有的兒子都娶了秦朝皇室的公主,女兒全部嫁給了嬴氏皇族,可謂榮耀無比。

丞相李斯在咸陽家中大擺宴席,長子李由從三川郡守崗位上告假回到咸陽給老父親祝壽,文武百官奉命前來給丞相李斯祝壽,家門口往來車輛超過千輛。

作為這場壽宴主角的李斯不免有些得意忘形:“哎呀!當年我的老師荀卿曾經告訴我‘什麼事情都不要搞過了頭。’我李斯不過是上蔡的一介平民,街頭巷尾的老百姓,皇上不嫌棄我才能低下,將我擢升至這樣高的地位。如今大臣們地位沒有高過我的了,我可以說是富貴之極了。物極必反,還不知我歸宿在何方呢!”

《史記》記載:“斯長男由為三川守,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歸咸陽,李斯置酒於家,百官長皆前為壽,門廷車騎以千數。”

02

項羽唯一敬佩的將軍,全家被滿門抄斬仍為秦殉職……

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開始了第五次出巡,李斯、胡亥、趙高從行,行至沙丘時始皇帝突然駕崩,臨終前遺命長子扶蘇主持葬禮並繼位。

當時扶蘇與李斯不合,加上扶蘇經常直言勸諫始皇帝被秦始皇派到軍中監督蒙恬的軍隊。

管理詔書的趙高聯合李斯矯詔處死了扶蘇和蒙恬,到達咸陽後發佈皇帝死訊,然後擁立秦始皇少子胡亥為帝,也就是秦二世。

誰知秦二世是一個糊塗蛋,繼位之後寵信趙高,竟然對趙高說道:“人生如白駒過隙,我君臨天下就想窮盡耳目所能及的好東西,一心安於享樂罷了。”

趙高趁機勸說秦二世:“這是聖君明主才能做到的,陛下應該清除先帝的大臣,用自己親信的人主政,陛下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隨後秦二世在趙高的攛掇下大肆誅殺有功之臣和宗室的皇子和公主,被殺和滅族的人不計其數,一時間白色恐怖籠罩整個大秦帝國上空。

陽城人陳勝和吳廣不堪秦朝暴政,流放途中在大澤鄉揭竿而起,一路上攻城奪池勢如破竹,到淮陽時有戰車七百餘輛,士卒數萬人,一時間聲勢滔天銳不可當。

陳勝在陳地自立為陳王,並聯合各地反秦勢力併力向西攻打函谷關。

使者從東邊來到咸陽向秦二世彙報各地謀反情況,秦二世聽後非常生氣,竟然將來彙報的人打入監獄。

從此之後,各地使者再來彙報情況都不敢透露實情,只是說:“不過是一群盜匪,各地郡守追捕就可以了。如今已經全部抓捕,不足為慮。”

秦二世聽後非常高興。

隨著起義軍逼近滎陽,這時候李由見援軍遲遲不到,立即派人飛報李斯:“叛軍十萬已經逼近滎陽,我軍只有兩萬五千人,正抓緊修繕城池日夜戒備,但是兵力懸殊並且糧食只能堅持月餘,還請朝廷火速派出援軍。”

李斯收到兒子奏報不敢耽誤,立即進宮奏報秦二世。

忙著享樂的秦二世還認為天下無事,聽聞奏報立馬嚇得魂飛魄散,六神無主。

話說李由派往咸陽給李斯送信的人走後,李由一刻也不敢耽誤,組織維持滎陽城內秩序,安排軍隊和百姓們修繕城池,對城內開展排查防止奸細混入,擺開了全副戒備的樣子。

就在第二天日出時分,起義軍到達滎陽城下,由於李由早有準備,所以沒有出現混亂的情形。

隨著鑼鼓喧天,起義軍如潮水般湧上滎陽城頭,弓箭就像雨滴落入城中,李由組織滎陽軍民勇猛還擊,吳廣指揮起義軍使用雲梯等攻城器械,雙方死傷無數,護城河水也被染紅了。

儘管雙方實力懸殊,但是由於李由沉著指揮巧妙應對,滎陽城始終屹立不倒,吳廣連續攻城數日不能攻克,被迫撤軍回淮陽。

《史記·陳涉世家》載:“吳廣圍滎陽。李由為三川守,守滎陽,吳叔弗能下。陳王徵國之豪傑與計,以上蔡人房屬蔡賜為上柱國。”

03

李由保住了大秦帝國的門戶滎陽,隨後帶領三萬秦軍東出雍丘,與章邯大軍匯合。

二人共同擊破鄧說帶領的起義軍,隨後連敗起義軍,直逼起義軍主力聚集地淮陽。

陳勝的張楚政權已經步入窮途末路,陳勝親自上城樓督戰。

秦軍在李由、章邯精妙的指揮調度之下勢如破竹,陳勝手下的上柱國蔡賜戰死,陳勝獨自逃跑至城父,最後被自己的車伕殺害。

隨後章邯帶兵到泗水城,被項梁、項羽連同劉邦的聯軍擊敗,放眼秦軍只有李由的部隊百戰不殆。

04

趙高作威作福殘害大臣眾多,唯恐有人向秦二世彙報,於是向秦二世建議:“天子貴重,只要讓大臣們聽到聲音就可以了,不能讓群臣見到面。如今陛下年輕,如果有政務上的差錯就可以歸罪於大臣,不會被天下人知道,而大臣們也不敢徇私妄法。”

秦二世認為建議很好,從此不見大臣。

趙高知道關東動亂是李斯告訴的秦二世,從此記恨在心。

由於趙高這一建議,李斯從此也見不到秦二世。

趙高便鼓動李斯面見秦二世,並希望其直言勸諫秦二世以國家為重不要安逸享樂,李斯闖宮三次,徹底觸怒了秦二世。

趙高便從旁挑撥:“丞相長子擔任三川太守,陳勝等盜匪路過就不入侵他的治所,李由也不出兵攻擊。我發現他們之間有文書往來,判斷他們父子已經叛國。但是李斯是丞相,權威比陛下您還高,我不能審查,應該先審問他兒子。”

秦二世甚為贊同,並派王明、陳宗正到滎陽嚴查三郡守李由與義軍相勾結之事。

《史記》記載:“丞相長男李由為三川守,楚盜陳勝等皆丞相傍縣之子,以故楚盜公行,過三川,城守不肯擊。······欲案丞相,恐其不審,乃使人案驗三川守與盜通狀。”

李斯得知被趙高陷害,於是向秦二世申辯趙高的所作所為,但是秦二世卻先入為主只相信趙高,怕自己被李斯殺害,便告訴了趙高,趙高說道:“李斯懼怕的只有臣,如果臣死了,李斯就會效仿田常弒君的。”

秦二世大為驚慌,下令抓捕李斯和他的家族。

《史記》記載:“於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獄,治罪,責斯與子由謀反狀,皆收捕宗族賓客。”

李斯在獄中多次上書秦二世進行申辯,希望秦二世能夠醒悟,但是都被趙高扣押。

公元前208年5月,李斯家族被腰斬棄市於咸陽。

李斯走出監獄的一刻,對兒子說的:“我想跟你們一起牽著狗在上蔡山上打獵,恐怕再也不能實現了!”說罷父子大哭不止。

《史記》記載:“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

05

一個月後,項羽、劉邦聯軍攻破城陽、定陶,直撲雍丘。

李由只有三萬兵馬,無法阻擋楚軍的進攻,於是一面組織堅守,一面向章邯大軍求救。

李由身先士卒,拼命堅守,手臂中箭後血流不止也不休息,繼續指揮作戰。

終於在第四天下午,雍丘城被攻破,李由率秦軍開始巷戰。

最終三萬大軍僅剩李由和十幾個親兵護衛。

在撤離路上,與劉邦手下大將曹參遭遇,被曹參斬殺。

起義軍趕到只見李由怒目圓睜,身上戰袍沾染鮮血,手中緊握長矛屹立不倒。

起義軍紛紛向李由下跪,為之哭泣。

派去調查的王明、陳宗正聞聽此事,不顧趙高以性命威脅,向秦二世上奏道:“三川守李由忠心為國,從無通寇之事。雍丘一戰為國捐軀,忠烈可嘉。”

項羽進城後看到李由的屍體站立,三萬將士無一人投降,戰事慘烈程度讓人心寒。

項羽對李由非常欽佩,下令將其屍體入殮好,派親兵護送回其老家上蔡厚葬。

只得一提的是,李由死後趙高完全掌控了秦朝的政權,事無大小都取決於趙高。

趙高為了試探群臣的立場,命人牽著一頭鹿到皇宮,聲稱獻給皇帝一匹馬。

秦二世笑著說道:“這是鹿。”

趙高嚴肅的說是馬。

秦二世問群臣,群車都說是馬。

秦二世真的害怕是自己的問題,趕忙找太卜來驅鬼。

趙高見秦二世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不久便命人將其殺了。

趙高最終被登基的子嬰殺了。

在下降的電梯上,往上跑,比你想象的更吃力。

在公司,組織也是一樣的道理。

李由沒有辦法,不能選擇。

你不同,可以選擇,為何不把努力放在向上的電梯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