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金魚檢測茶葉農藥殘留,結果金魚被毒死?專家闢謠了!

謠 言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日前,一則“用金魚檢測茶葉農殘超標,結果毒死小金魚”的視頻在微博和朋友圈廣泛傳播。

用金魚檢測茶葉農藥殘留,結果金魚被毒死?專家闢謠了!

視頻中,分別在晾涼的綠茶、花茶和黑茶內逐一放入金魚。剛開始,金魚進入綠茶和花茶後,在杯中快速的游來游去,但沒過多久就出現了翻白、死亡的現象。然而,黑茶裡的金魚比較平靜,正常遊動,並未出現任何異常。因此,視頻中有聲音稱,這種現象是由綠茶、花茶含有農藥殘留所導致的。

實 驗

視頻曝出後,為驗證其真偽,北京電視臺《生活這一刻》欄目也做了相同的實驗進行分析。經過專業食品安全檢測,農殘抑制率結果顯示黑茶是17.7%,綠茶是23.7%,花茶是10.0%,檢測人員表示:“農殘抑制率小於50%的都是陰性,即未檢測出有農藥殘留。”

專業人士

對此,茶葉行業專業人士表示,我國對茶葉農殘指定標準較高,目前茶葉的農殘合格率能達到97%以上,不合格的茶葉極少。拿金魚檢測茶水中的農藥殘留是否超標一點也不靠譜。

專 家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博導、科技處處長林智表示,金魚的死實際上跟農殘沒關係。他認為,金魚在茶水中死亡應該與茶水中含有的茶多酚有關,茶多酚會對金魚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金魚無法抵抗。相比黑茶而言,綠茶和花茶中的茶多酚含量較高,很多花茶也是用綠茶來做茶胚,因此綠茶和花茶中的小金魚反應可能會更明顯一些。

監管部門

此外,重慶一家媒體針對此事採訪了當地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相關人士稱,把魚放進綠茶、花茶會死掉是因為茶水中泡出了茶皂素,茶皂素會通過破壞魚鰓的上皮細胞進入魚鰓血管,使細胞膜通透性發生改變,最終導致金魚死亡。黑茶中的金魚逃過一劫則是因為,黑茶是發酵類茶葉,在發酵過程中,茶皂素會消耗很多,但長時間放置在黑茶中,金魚也有可能死亡。如果換成小蝦結果又會不同,因為茶皂素對小蝦基本無影響。此外,浙江大學農學院副院長、茶學系副系主任、博士生導師王岳飛教授表示,茶皂素對人不會造成危害。

點 評

用“農殘”做“茶葉”的文章一般是在每年春季的清明節前後流行。然而,這則謠言在夏季依然“橫行”,大概與商業利益有關了。 有人選擇對茶皂素非常敏感的金魚而不是小蝦等其他動物作為實驗對象,來證明自己的黑茶沒有農藥殘留,其目的已經顯而易見了。

茶商何苦難為茶商。同是茶商,“農殘”話題的殺傷力均很大。殊不知“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造謠傳謠的惡意競爭終會害人害己。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增強消費者信心才是產業良性發展的基礎。

近年來,相關部門不斷加大對茶葉質量安全監管力度,特別是對於“農殘”等群眾特別關心的問題做出了嚴格的規定,我國茶葉質量穩中向好。消費者應該避免偏聽偏信,喝自己的茶,讓“謠言止於智者”。

用金魚檢測茶葉農藥殘留,結果金魚被毒死?專家闢謠了!

相關閱讀

用金魚檢測茶葉農藥殘留,結果金魚被毒死?專家闢謠了!

就在今年上半年,一篇以《【央視曝光】你喝的不是茶,而是毒藥!》為標題的文章在微信平臺廣泛傳播。

謠言文章稱外國人不願意買我們的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農藥殘留問題。文章詳細敘述了央視記者與茶農的對話,稱我國98%茶樹都噴農藥,茶農都不敢喝自己種的茶。另外,文章還列舉了9家知名的茶葉均含有至少3種農藥殘留。此外,某品牌綠茶、茉莉花茶和鐵觀音樣本均含有農業部明令禁止在茶樹上使用的高毒農藥滅多威……

用金魚檢測茶葉農藥殘留,結果金魚被毒死?專家闢謠了!

一時間,茶葉是不是都會噴農藥?農殘超標是否真的很嚴重?喝什麼樣的茶才安全?等話題備受關注,爭議不斷。

然而,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真相提前看:

1.拿2013年的報道視頻放到文章裡描述當下茶行業現狀,移花接木,報道不屬實。

2.在茶園中使用農藥是正常的農業措施,問題是農藥的品種、劑量和安全間隔期,只要按照規定採摘,經加工製成的茶葉產品都是安全的。

3.農藥絕大多數是脂溶物,即農藥是不溶於水的,也就是說農藥不會溶於茶湯當中,因此,拿茶葉固化物的超標來講中國茶葉的農殘超標,顯然是不科學的。

2017年7月,茶語網就針對此文進行過闢謠,文章中引用的視頻是來自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的新聞節目,茶語網編輯在騰訊視頻上找到了原視頻。網站數據顯示,該視頻的發佈時間為2013年7月29日。拿2013年的報道視頻放到文章裡描述當下茶行業現狀,移花接木,報道不屬實。

《濟南日報》也就此發表過闢謠文章,記者分別在不同市場或專賣店隨機購買6份不同品種、不同價位的春茶樣品,送至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在檢測人員的技術指導下,分別對樣品進行聯苯菊酯、溴氰菊酯、噠蟎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苯醚甲環唑等茶葉常規農殘檢測,結果顯示,6種樣品均未檢出上述農殘,判定為合格。檢測人員還告訴記者,在茶園中使用農藥是正常的農業措施,問題是農藥的品種、劑量和安全間隔期,只要按照規定採摘,經加工製成的茶葉產品都是安全的。

有農藥殘留不等於有毒,只有高於標準的殘留才會對健康有風險,只要殘留量在限值之內,就是安全的。

另外,茶葉相關專家也在不斷為茶葉進行科普闢謠。中國工程院茶界唯一院士、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和國際茶葉協會副主席陳宗懋表示:“農藥絕大多數是脂溶物,即農藥是不溶於水的,也就是說農藥不會溶於茶湯當中,因此,拿茶葉固化物的超標來講中國茶葉的農殘超標,顯然是不科學的。”陳院士還稱,中國人喝茶是泡飲法,喝的是茶水,而不是把茶葉研成碎沫吃掉,因此檢測農殘時一定是檢測茶湯裡面浸出的成份是否農殘超標。然而現在的檢測方法都是把茶葉研磨成粉,檢測茶葉的固化物,這種方法是極易檢出農藥超標的。陳宗懋還介紹說,作為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目前的標準與我國現有生產條件是配套的。從質量安全角度來看,制定殘留限量有一個100倍的安全係數。因此,只要在限量值以內的茶葉,是不存在安全問題的,大家可以放心飲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