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57%!雲南電力清潔能源市場交易占比居全國之冠

做強做優能源產業,發力綠色能源發展,加速實現“三個轉變”,看雲南電力市場化改革成績單——

清潔能源市場交易佔比全國之冠

截至目前,雲南省裝機容量突破9000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比例達到82.2%。為了消納清潔能源,雲南在全國率先啟動電力市場化交易,幾年來穩步推進市場化交易工作,創新設計清潔能源交易機制和規則。其電力交易規則被國家發展改革委推薦在全國範圍內學習借鑑,為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積累了重要經驗,發揮了率先垂範作用。

96.57%!雲南電力清潔能源市場交易佔比居全國之冠

今年以來,雲南電網公司深入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建設美麗中國的總體戰略部署,落實雲南省做強做優能源產業、實現綠色能源發展“三個轉變”的戰略部署和思路,通過電力市場化交易把雲南的清潔能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1~7月,雲南省電力市場化交易電量達47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10%,其中清潔能源市場交易電量佔比達96.57%,位居全國之冠。

立足清潔能源:

資源開發型轉向市場開拓型

96.57%!雲南電力清潔能源市場交易佔比居全國之冠

雲南具有獨特的資源稟賦,全省水電資源蘊藏量達1.04億千瓦,煤炭、太陽能、風能等資源也十分豐富,開發利用前景廣闊。然而,雲南也面臨清潔能源消納困難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市場在電力資源優化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是破解雲南電力工業可持續發展難題的重要途徑。

2017年11月,雲南省出臺了《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做強做優雲南能源產業的意見》,在雲南綠色能源發展的定位上提出要建成“兩基地一樞紐”,其中之一就是建設國家重要的水電基地;在雲南綠色能源發展的思路上提出要實現“三個轉變”:由資源開發型向市場開拓型轉變,由“建設紅利”向“改革紅利”轉變,由單一型向綜合型產業轉變。

2018年,瀾滄江上游苗尾、大華橋、黃登等水電廠機組相繼投產發電,雲南清潔能源裝機總量及佔比不斷擴大,發電能力進一步增強。截至目前,雲南省裝機容量突破9000萬千瓦,達到9070萬千瓦。與“十二五”末相比,雲南裝機容量增加了14.59%,清潔能源裝機比例達到82.2%。

為了消納清潔能源,雲南在全國率先啟動了電力市場化交易,幾年來穩步推進市場化交易工作,建立了基於市場機制的清潔能源消納平臺,預測發電能力,設計了清潔能源優先交易、合約轉讓交易和結算偏差轉移等機制,激勵清潔能源合理報價和參與競爭。設計了火電長期備用機制,激勵火電積極參與清潔能源消納,實現了水火互補;設計了水電互相補償的市場機制,最大限度消納清潔能源。

今年,雲南電網公司密切跟蹤雲南電力市場動態,準確把握全省電力供應由“全年富餘”向“枯期緊張,汛期富餘”轉變帶來的不利影響,提前做好市場規劃,盡全力做好市場運營。

據瞭解,今年雲南電網還對風電、光伏電廠參與交易的月度進行了優化調整,

  • 1~5月以及12月風電、光伏電廠參與市場化交易,不安排保居民電能替代電量;
  • 6~11月風電、光伏電廠全部上網電量均安排為保障居民電能替代電量,不參與市場化交易。
  • 6月中下旬,雲南省內各流域入汛後,雲南電網公司以最大程度消納清潔能源為目標,優先調度清潔能源,水電發電能力大幅提升。
  • 7月中旬,雲南電網統調日發電量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10億千瓦時,比去年最高發電量8.72億千瓦時增長14.79%,截至7月18日,今年雲南電網清潔能源發電量達到1182億千瓦時,清潔能源發電量佔比高達97%。

雲南電網公司不斷拓展省內市場,制定了增供擴銷10項措施,密切跟蹤新增負荷超過0.1萬千瓦的用電項目進展,積極拓展增量用電市場。7月6日,雲南省內最高日用電量今年首次創歷史新高,達3.97億千瓦時。

完善交易體系:

“雲南經驗”率先垂範

雲南清潔能源比重大,水電資源集中,電網聯網特性複雜,對雲南電力市場交易規則的確立是一個考驗,雲南電網公司通過攻關,創新了水電清潔能源時序遞進、品種協同、深度博弈的電力交易體系,提出雙邊協商、集中撮合、自主掛牌、合約轉讓4種交易模式,提出了一種激勵供需雙方合理報價、深度博弈的掛牌交易新方法。該公司通過信息公示、電廠掛牌用戶摘牌、用戶掛牌電廠摘牌的3個階段,實現了交易量價有機配合,降低了交易風險,擴大成交電量。

通過基於最小顆粒度演進的自適應結算方法和體系,避免市場模式發展、交易品種增減、價格機制改進、營銷業務變更等引起結算系統重建和大量改進的問題,降低市場建設成本,提高市場效率。在深度博弈的掛牌交易機制設計及電力市場交易自適應結算方法和體系、分層結算軟件系統設計研發等方面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在組織市場化交易方面,幾年來,雲南省內電力市場化交易不斷拓寬交易範圍,先後把雲南省內重點行業用戶基數、居民用電等納入了市場化交易範圍,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形成了多週期、多品種的交易體系。2018年,雲南電力市場化交易繼續按照年度、月度、日為週期,採取雙邊協商、集中撮合、掛牌等方式組織市場化交易,維持市場連續穩定,但在實際操作層面上,優化完善了組織流程,設計了更加合理的交易品種、偏差處理機制,簡化和規範結算方式和流程,更加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提高了市場效率。

通過鼓勵電力市場主體簽訂中長期交易協議,靈活運用多種機制確保協議執行,有效穩定市場,電力市場化交易量價始終趨於合理空間,雙邊合約履約率達99%。目前,雲南電力市場發用雙方逐漸尋找到合理的價格區間和利益平衡點,雙邊交易佔比持續提升。自主形成了強強聯合、多能互補等一系列互利共贏的合作方式。雙邊交易電量佔比達到94.7%,成為市場最為主要的交易品種。

釋放改革紅利:

降低工業企業成本57.2億

雲南電網公司自主研發並在雲南電力市場全面應用基於“互聯網+”的電力交易系統,實現了與相關係統互聯與交互,實現了中長期電力市場的全流程、全業務、全要素電子化交易,提升了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

截至2018年7月底,雲南電力市場註冊的市場主體共6495家,比年初增加681家。其中,售電公司達99家,較年初增加19家,服務的電力用戶達6021家,較年初增加648戶。市場在電力資源優化配置中的作用顯著增強,電力市場“電量穩步增長,電價趨於合理”的態勢日益顯現。

雲南電網公司通過不斷完善市場化機制,做好電力市場運營,持續、充分釋放改革紅利。

據統計,一方面通過電力市場化交易撬動了企業擴大生產,促進雲南省主要行業開工率不斷攀升:1至5月,促進雲南省主要行業開工率維持在55%左右,6月份增長至61.98%,7月份進一步增長至66.46%,同比增長4.25個百分點,為近5年來同期最好水平;另一方面,通過電力市場化交易為雲南省工業企業節省了電費支出,1至7月,累計為工業企業降成本

57.2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