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觀念等原因,這個功能逐漸減弱也導致結婚的人越來越少

8月13日,早間新聞差不多都有這麼一條:

民政部日前發佈《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據統計,2017年各級民政部門和婚姻登記機構共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063.1萬對,比上年下降7%;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437.4萬對,比上年增長5.2%。

除了觀念等原因,這個功能逐漸減弱也導致結婚的人越來越少

這樣的新聞其實已經不新了,對於大多數特別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來說,身邊的剩男剩女越來越多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也有一個親戚快四十歲的時候才結婚的,之前她有男友但是兩個人一直沒有結婚,而是選擇自由的戀愛方式。這也暴露出一個現象,就是不僅僅是單身的人越來越多了,即便是有了固定伴侶的人,也不一定選擇走入婚姻。

除了觀念等原因,這個功能逐漸減弱也導致結婚的人越來越少

1.

導致結婚率不斷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我們大家天天都離不開的互聯網,我們不用天天坐在電腦前面,可是有了手機之後24小時聯網的人不在少數,甚至你可以一天不吃飯,卻不可以一天沒有手機,習慣了在線上聊得火熱,可是在線下往往就變得無話可說,不知道怎麼聊天,不知道怎麼交往。

2.

還有原因就是生活壓力的加大,一個人很多事情可以將就將就,可是有了另一半就不是那麼容易將就了,你要遷就對方,磨合兩個人不一樣的脾氣。很多時候並不是80、90後就有多麼的不可理喻,而是大家在城市的生存壓力都很大,我們沒有那麼多的耐心像我們的父母一樣,遇見一個不太合適的人,一輩子那麼鬥智鬥勇。走不下去,走累了,就散了。

除了觀念等原因,這個功能逐漸減弱也導致結婚的人越來越少

3.

就整個社會的大環境來說,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大家可能會忽略,就是家庭功能的下降。人們結婚之後就擁有了家庭,這是婚姻帶來的最大收益。家庭功能包括生理、心理、經濟、政治、文化。生理我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懂。而後面的幾項功能,幾乎在網絡上、公共設施都可以有所替代,經濟方面你可以外出謀生,而不用指望婚姻拿到長期飯票;文化方面各種旅遊、電影院,也不會覺得無聊。加上現代社會人口流動性的增加,你已經很難看到過去的那種“大家族”了,取而代之更多的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這些功能公共機構就承擔了一部分,是經濟發展的必然,從這個角度來看,結婚率越來越低,也是經濟發展的產物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