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視的「甲黑線」

不可小視的“甲黑線”

在剪指甲或日常生活中,不經意間發現一個或幾個指(趾)甲上有條狀的黑線,有些人往往並不在意,而很多人卻會很擔憂。可出現甲黑線的疾病,包括一組以甲黑變為臨床特徵的疾病;甲黑素斑、甲下色素痣和甲下黑素瘤等不同性質的疾病,均可表現為甲黑線。

不可小視的“甲黑線”

甲變黑色或灰黑色,或稱黑甲,可呈帶狀、全部或部分變黑,單發或多發。有縱形帶狀或線狀色素沉著者,稱為縱帶狀黑甲,即“甲黑線”。如發現甲黑線,首先要排除是否汙染所致。但最常見的是甲母質中的良性色素痣,又稱“甲母痣”。外傷所致的甲下出血也可引起類似的改變,但往往不一定能記得起明確的外傷史。有些藥物如乙雙嗎啉或鉛、砷、銀中毒,或長期接觸某些焦油製劑也可引起黑甲。真菌感染也可引起黑甲。

不可小視的“甲黑線”

甲下色素痣,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大多在20歲以下,可累及任何指(趾)甲,無明顯傾向性,這與黑素瘤好發於拇指及食指不同。甲下色素痣是發生在甲母質和甲床部位的良性損害,因怕變為黑素瘤或影響外觀,常引起患者及家長過分擔憂,但迄今尚未發現甲下色素痣轉變為甲黑素瘤的報道。對於兒童縱行黑甲是否需要活檢及切除,可依據顏色、寬度及其變化來綜合判斷。甲母質在活檢後常造成甲的永久性破壞,因此對於小於20歲的甲黑線患者通常不必活檢,但要長期隨訪觀察;而對於30歲後出現的甲黑線,通常代表早期甲下黑素瘤,應予以擴大切除治療;二者之間的,應做充分分析。

不可小視的“甲黑線”

甲下黑素瘤,早期也多表現為甲黑線。由於診斷延誤,往往預後不佳。有專家提出ABCDEF診斷方案:A(age)年齡為成人;B(band)皮損寬度大3 mm,顏色不均一,邊界模糊;C(chang)皮損變化很快,在充分治療後甲的毀損情況無好轉;D(digit)受累甲為拇指、食指或第一趾;E(extention)甲周皮膚被累及,Hutchinson徵陽性;F(family history)黑素瘤家族史。診斷甲黑色素瘤最可靠的方法是對甲母質恰當部位進行病理檢查。Hutchinson徵是指黑色素擴散至甲小皮,對甲單位黑色素瘤的診斷有幫助。色帶近端比遠端寬,多提示腫瘤的淺表播散。

不可小視的“甲黑線”

30歲以上,甲上新發的單一的無法解釋的色素帶,即應該進行活檢。活檢範圍應包括色素帶起始部分的甲母質。特別是,如出現色素帶進行性增寬、色素沉著邊緣不規則或伴發甲皺色素沉著等情況,應及時作活檢,不可延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